辅仁大学现在叫什么(民国时期的北平四大名校)
民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时,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刚被推翻,社会上一下子涌入大量新知识、新思想,对人们根深蒂固的许多落后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正所谓人类进步的本质在于不断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的先进文化,民国时期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无数大家在这时百家争鸣,而各大高校的学生们也因为接触到不少新潮思想而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了社会的发展当中。
1919年5月4日,因为不满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懦弱、妥协的屈辱表现,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各校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史称"五四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们展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远胜同时期先辈们的远见和智慧。可见,高校的建立对人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因为各种因素,如今的北京已经很难重现十三所高校共同议事的壮观景象了。
甚至,人们提到北京高校时最先想到的只会是北大、清华,曾经"北平四大名校"的半数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那么,消失的分别是哪两所高校,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民国时期,人们将北平最好的四所高校并列在一起,称之为"四大名校",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如今,北大、清华仍然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在世界范围内也非常著名,极具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实力。但是,燕京、辅仁两所大学却已经不复存在了。
燕京大学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的燕京大学。
早在19世纪末,来自西方的教会就在中国创办了许多"教会学校",而到了1916年,经过英、美四家教会的共同商议,原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被合而为一,最初定名为北京大学。
合并之初,学校的管理十分混乱,内部责任划分模糊,由此产生的冲突也是接连不断。直到1919年,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司徒雷登就任燕京大学校长后,情况才有了改变。
首先,司徒雷登认为学校的名字和正牌的"国立北京大学"撞车,于是因为北京曾被春秋战国时的燕国当作首都而将校名改为了燕京大学。紧接着,他觉得学校的选址、环境都有问题,便向社会各界募捐,在北京西郊购买了一处前清朝王爷的宅邸,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并建造了一所近代中国环境最优美,规模也最大的大学。
日军侵华时,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并于1942年迁到过四川成都,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它才又重新复课。解放之后,燕京大学因为是外国人开办的学校而遭遇了拆分,其法学院成为了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成为了中央财经大学,历史系则变为了中央民族大学。除此之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分别将燕京大学的文理科、工科吸收合并,从而壮大了实力。
辅仁大学
接下来我们再看辅仁大学,和燕京大学相似,它也是一所教会学校,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的辅仁社。辅仁社是由《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杰出教育家马相伯所创,后来1927年独立办学,并由史学大家陈垣担任校长。日军侵华之后,辅仁大学成立了以研究顾炎武为名的"炎社",号召师生们保卫祖国。1932年,鲁迅先生还应邀在辅仁大学发表了抗日演说。
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许多出自辅仁的学子都非常活跃,曾担任著名抗日武装力量"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文立正就出自辅仁大学。另外,辅仁大学校友中,还有不少因战争而移居欧美,在海外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就。因为也是教会学校,辅仁大学在解放后也难逃被取缔的命运,比较幸运的是,它没有遭遇太残忍的"肢解",其大部分专业都直接与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只是少数几个系被别校并走。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辅仁大学刚成立不久时担任校长的陈垣先生于1952年被聘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可谓有始有终。
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1956年时,迁到台湾的辅大校友们组成团体,一同向罗马教廷呼吁复校。
数年之后,在教宗、各地校友的捐助下,辅仁大学在台北成功复校,并很快位列台湾省四大名校,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可以说是古树在宝岛上盛开的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