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三迁校址)
作为山东高等教育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山东科技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在去年年底遴选出的7所“冲一流”高水平大学中,山东科技大学以第四位的成绩入围,跻身山东省属高校排头兵之列。此外,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省属高校,培养出了宋振骐院士和蒋宇静院士,引进了周东华教授、张焕水教授等顶尖人才。在这些顶尖人才的引领下,山东科技大学四个学科强势入围软科世界学科排名前100强,17个学科跻身全球前500强,其中矿业工程高居全国第9位,控制科学与工程跻身全球前50位。
作为一所以煤炭能源为特色的行业类高校,山东科技大学的转型不可谓不成功。而奠定山东科技大学成功的一大基础则是学校成功由泰安迁校至青岛,破解了地域劣势。而反观以阜新煤矿学院为代表的煤炭类高校,由于地域劣势,已然失去昔日全国重点大学的光环。因此,山东科技大学由泰安迁校青岛,成为学校发展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在山东科技大学70年的发展历史上,学校共在济南办学13年,在泰安办学33年,在青岛办学17年(其中还在淄博和淮南等地办学多年)。因此,山东科技大学在泰安办学的历史最长,是学校承上启下,稳固办学实力的30多年。但对于山东科技大学来说,泰安并非是其首选,在此之前学校先后选择了肥城和兖州办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最终没有留在这两个地方,而是选择泰安办学。
留不住的济南
在淮南煤矿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后,学校实力大为加强,国内影响力大大增强。但是到1969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包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被先后下放,山东煤矿学院也不能免俗。此时大学调整搬迁所遵循的一项主要方向是把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中的高校搬迁到三线,文化相对落后并且靠近生产基地的地方。
作为以煤炭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山东煤矿学院搬迁的主要地点为靠近矿区的三线城市。1970年9月,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宣布了学校迁往肥城办学的决定。令行禁止,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经过简单准备后,便于一个月后踏上了肥城的土地。之所以选择迁往肥城,是因为肥城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在当时,煤矿还是肥城的支柱性产业,符合煤矿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但是由于搬迁仓促,肥城并没有供煤炭学院师生开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在全校师生到了肥城以后,仅有不到2600平方米的房子。500余名教师也只能挤在不到100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和一个仓库中。且肥城的物质缺乏,全体师生无法过冬。无奈之下,学校只能再次搬迁。
经过学校层面的会商,并报请山东省同意,学校决定迁往兖州办学。兖州人杰地灵,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且兖州煤矿是山东最大的煤矿之一,同样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尽管兖州比肥城的条件有所提高,但兖州方面同样没有适合学校的校舍。最终,山东煤矿学院决定将采煤系留在肥城杨庄矿三号井,其余院系迁往兖州办学。
尽管兖州有7000平方米的临时工棚作为临时校舍,但这些工棚大都过于简陋,年久失修,很难直接使用。此外,兖州煤矿尽管煤矿资源丰富,但是学校迁往的地方既无矿山,又无工厂,并不适合办学。因此,学校只得再次搬迁。
最后的归宿——泰安
在一迁肥城和二迁兖州之后,学校师生的志气备受打击。因此,学校最终决定迁返济南。但遗憾的是,学校在济南的校舍已经被其他单位占用,无法迁回。因此,经过学校和相关单位协商,山东决定打造一所以培养“大矿业”人才为目标的高校。鉴于山东煤矿学院无法迁往济南,因此决定将学校迁往山东中部城市,且拥有矿产资源的泰安。
1971年11月,山东煤矿学院校本部最终决定迁往泰安,并与泰安煤矿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矿业学院。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泰安煤矿学校的校舍已经几近空置。在三迁校址的几年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被破坏。学校更是长达五年没有招生。但是学校也因祸得福,成为山东的矿业最高学府,得以合并了泰安煤矿学院和江苏煤矿专科学校。
尽管学校在三迁校址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损失,办学历程也有一定程度的中断。但是在迁往泰安后,学校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成绩,为接下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
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本频道,带给你好看的高校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