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守则(两个月内频发)
一、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
文件明确了7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了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二、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发布有偿补课六条禁令:
1、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2、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3、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4、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5、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6、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三、教育部《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通知》强调,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
1.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
2.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3.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4.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5.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6.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7.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8.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9.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10.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从上面这“16条禁令”和“红七条”不难看出,校园招生腐败、学术造假、哄抢生源现象已经受到重视,禁令一出,这些行为将得到遏制!
国外院校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跟随美嘉教育一起来看一下。
美国顶尖大学防止招生腐败的制度设计
那么,美国顶尖大学到底是如何防止招生腐败的呢?答案是招生录取制度设计。它至少包含了五个要点:
一是独立的专业化决策。
具体有两层含义:首先,谁有资格作出录取决定?以美国顶尖大学为例,他们认为,招生录取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招生人员必须是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士,录取决策必须由专业人士作出。对专业人士的尊重意味着排斥了非专业人士的干扰和影响——因为你不专业,所以你没有资格来决定录取。在一些欧美国家,即使是法院,也不能决定大学应该录取谁不录取谁,招生中复杂的教育决策应当交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来决定。
其次,由上一点推论而来,招生录取权独立于任何个人和机构,完全属于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招生委员会。独立性意味着排斥 了行政力量的干扰和影响。即使是大学校长——他(她)的任务是让所有人清楚地知道,他(她)把招生录取的职责交给了专业人士——也无法对具体的招生录取进 程施加任何影响。极端情况下,他(她)或许可以针对某个特定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无法改变录取结果。
二是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意味着招生录取决策不是关起门来的“黑箱操作”,不能为所欲为。所有的招生信息和流程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例如招生委员会——毫无保留地公开,以阻止特殊利益交换。但公开透明并非意味着对全社会的公开。原因很简单,世界顶尖大学的招生录取实行“整体性评价”,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单一标准能够决定录取结果,或者说,申请学生达到了某一标准就一定会被录取。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防止学生和家长根据大学的录取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将损害学生情况的真实性,妨碍大学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是回避制度。
为了确保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世界顶尖大学普遍设立了回避制度:如果某位招生人员的子女、亲属或任何与之可能相关的人准备申请大学,该招生人员当年必须提出申请回避,或不得接触、参与、审核、决定相关人员的申请资料。回避系主动 申报。如果事先没有申报,一旦被发现将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这对任何一个世界公民来说都意味着灭顶之灾。
四是不把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具体有两层含义:首先,录取是集体决策。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是由招生委员会成员投票决定的,而招生委员会的构成则高度保密。其次,录取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流程,同一份申请材料会经历多个评审人员的多个环节的审核,每个人都必须提出自己明确的审核意见——这些意见在一个封闭环境中是公开的——都会对最终录取结果产生影响,但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可以决定某个学生的录取,即使是招生办公室主任也不行。实际上,这一机制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你也许可以搞定系统中的某一个人,但你不可能同时搞定所有的人。
五是外部监督。
上述四点都是内控机制,除此之外,在有的国家,一些顶尖大学招生机构还通过一个共同的组织来进行外部监督。这个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章程和准则——例如《招生行为标准》——来规范这个组织中机构和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每一所大学的每一个从事招生工作的人,都明确地知道这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如果哪一所大学的招生机构突破了这些底线,将受到协会的惩罚,甚至被清除出局。这对大学的声誉将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中国大学招生的过程中,这些规避条款往往不会出现,反而这些内容更有可能成为各大大学领导贪污敛财的最好工具,从而使中国的大学教育进一步走向堕落,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背后的黑幕,或许有很多还没被挖掘出来,但是,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政策,是绝对值得中国各大大学借鉴的。
留学生该如何面对学术诚信问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校,学术不诚信涉及的范围都很广,包括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篡改事实、伪造、考试作弊或协同作弊(例如对答案)、代考或代课、成绩造假、想改成绩被举报、伪造导师签名等等。
这些在学术研究中都会被视为是不诚信的行为。校方对于这些学术失信的行为非常重视。有些国内学生习以为常的“小聪明”,但在国外就是被当做“学术作弊”的大事。
关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为什么这些学生视校纪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这些学术端正的行为?有些造假、抄袭在国内似乎习以为常,可在国外却是零容忍的big deal?这场逐渐扩散的学术诚信危机,我们的留学生应该如何面对?
在学术诚信面前,我们要做到避免抄袭,真实,材料不造假、考试不作弊、不篡改成绩。
国内的教育一直以来更多的以结果为导向,我们往往把标准化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准则,进而导致剽窃,抄袭等学术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诚信行为发生。而几天前,一则新闻“两次作弊被发现,女生心里不安跳楼身亡”。作弊带来的不仅仅是学术伤害,也有导致自卑心里就像这位女同学一样。学术不诚信无疑等于自杀!然而,国外的高校对学术诚信要求就更严格,以前一段的ACT考试取消为例,疑似泄题,而大规模取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外的高校相比之国内来说,更看重学术诚信问题。
这里美嘉教育特别提醒是,“出国留学”意味着你需要进入和适应另一个文化体系。国外高校对诚信守则是非常重视的,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诚信守则,甚至需要学生签字。近几年来,媒体也频繁曝出留学生因造假,抄袭等无法毕业的情况,在此小编特别提醒各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养成批判性地读paper的思维。经典的paper也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或者没有完善的地方,而这些不足也正是我们这些晚辈可以做研究的入口。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挪用是避免学术抄袭的关键。
留学生学术造假的后果
开除、劝退,文凭没拿到,时间和金钱也没有了....
首先,学术不诚信是中国留学生被劝退的第二大原因,呈现连年上升态势,2016年占比升至32.57%。占总样本的22.98%。这种“宽进严出”的国外大学文化,加之中国留学生薄弱的学术诚信意识,导致其被国外高校开除的事件频频发生。
其次,群体性的学术诚信危机导致的直接伤害是给中国学生留学机会的减少以及留学成本的增加。
比如:海外名校对中国学生的挑选越来越谨慎,录取几率越来越小;各类国外考试机构则被迫用上了最先进的反作弊技术和极其繁琐的审核程序,来尽量降低考试弊案的发生,却屡屡临时取消考试、延迟成绩,让大部分正常考生的申请利益受到损害等等。
美国大学不会争“状元”
美国大学的数量和质量都傲视全球,他们那儿有没有抢生源的事儿呢?
美国顶尖大学云集,在2018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大学在本次排名中依旧抢眼,在世界排名前100大学中有43所为美国院校,并有6所大学进入前10。
大学竞争很普遍,也很正常。但在本科生招生的时候,美国大学没有抢“状元”的说法。
美国的高等学校标准化入学考试SAT和ACT等都只是招生参考的一部分,优秀学生中能够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可能很多,很难对其做一个排名,也就没有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其他评价材料还有高中成绩、个人陈述、小论文、教师推荐信等,因此各个学校在考查学生的时候,“高考(精品课)”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参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参考。
美国的大学录取施行申请制,大学只能从申请本校的学生中选择,如果学生没有申请本校,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能录取。否则,其公正性就会受到怀疑,引发严重后果。
而很多美国学生都自有主见,一般都有意向学校,不会因为某个名校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好的专业、更多的奖学金就改变自己的选择。
“在行”App预约央视阿丘专访留学专家,BTV留学生节目金牌留学规划师陈华老师咨询,为你解答留学疑惑!
上一篇:长安大学校长(登上央视)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地址(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