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出版社(明朝的特务机构)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03:30:01

点击标题下面蓝字,轻松关注我

明朝的特务机构

中国历史上有三朝宦官专权:东汉、唐朝、明朝。东汉宦官掌兵权,唐朝宦官也掌兵权。明朝宦官专权达到顶峰。

明朝,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并存。还有一个不见史载的六扇门,因为行事特殊,可能不便落笔。总之,缇骑四出,天下骚动。

朱元璋夺天下后,为保朱家统治,一废宰相制,二立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后,由于永乐政权的合法性遭非议,且锦衣卫在宫外行事,有所不便。

他成立了东厂(东缉事厂),由宦官执掌,可跨界宫内宫外。东厂已成为监察、特务、警察的三位一体。从此改变了朱元璋定下的宦官不准干政的原则。

明宪宗时,又成立了西厂(西缉事厂)。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当然,任由宦官领衔。

朱厚照登基后,司礼监太监刘瑾在京师荣府旧仓另设内行厂,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

明朝的特务机构

至此,四大特务机构齐全了。除锦衣卫属于宫外警卫外,余皆宫廷内卫,均由大太监负责。形成了厂卫系统。有趣的是,东厂有监督锦衣卫之责,西厂又监视前二部,内行厂权力最大,监管前三部。

说说司礼监太监。三厂提督大多由秉笔太监兼任。明朝中最具权势的是司礼监掌印(内相),其次是司礼监秉笔(批红)。这两人就等同于皇帝了。秉笔代表皇帝批红以后,掌印代表皇帝盖章,然后就成了圣旨。内阁首辅(宰相)至此形同虚设。阁臣若有不满,司礼监有权直接黜退罢免。

锦衣卫都督见了各厂提督,甚至要下跪叩头。权力一大,也就公杖私笞。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这厂卫结构,用希特勒纳粹组织来比喻,锦衣卫相当于冲锋队,厂犹如党卫军。本来是嫡系的,渐渐变庶出。身边的自然如臂使指,运用裕如。 宦官马屁无底线,武官哪是其对手。底线低胜算高。项羽不敢吃父,刘邦可以笑求分杯羮。那他只能别姬自刎了。

最后讲讲“六扇门”。因为民间关于“六扇门”的传说太多了。六扇门实际上是官府衙门的代称,因为这些地方均为三开间六扇门。唐宋以来也代指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后来,演变为介于黑白两道的一个灰色组织。六扇门人数超过厂卫,但三者不是一个级别,厂卫的权力凌驾于上。据说在万历年间,天下有着一些奇人异士,他们被招安入了官府,组成一支特殊的捕快。这个秘密组织的成员,将总部称呼六扇门。他们只接手江湖帮派斗争和官府通缉的要犯。

成员由武林高手、刺客、密探等组成。被人戏称衙门中的江湖,江湖中的衙门。但被不为朝廷效命的江湖豪杰所不齿。据闻,在查处魏忠贤的案件中表现出色,甚获上意。民间直称“鹰犬”。

大太监魏忠贤为扶植势力,党同伐异。东林党绣囗一张,指点江山。魏的税制保证了辽东军队的兵饷粮草,包括对他的政敌袁崇焕也不卡不扣。因此,朱由校临死前对继位的弟弟朱由检说:“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意即东林党势力太大,唯有魏才能扼制。

崇祯上台后,除掉了魏。从此国防开支缺口巨大,东林党腰包鼓起来时,崇祯却再三向百姓征税搜括。煤山自缢时,有太监说“忠贤若在,时事何至于此?”

东林党的口诛笔伐没有换来半文钱一粒粟,大明覆灭了。清流一样淹死人。

明朝的特务机构

魏忠贤不识字,也狡诈凶残。他权势熏天,统领厂卫。任秉笔太监,不任掌印太监。给朱由校施政扫平障碍。他收税赋对准江南的有钱人,而放过河南的灾民,还拨款救灾。河南、辽东等地许多老百姓是真心为他修建“生祠”。不然,朱由校也不可能给他的生祠题匾。

可以说,明朝五大特务机构也没有保住明朝。如同有人说,真正的安全是不带一枪一弹。即便人间私语,天闻若雷,但沉默无语呢,则雷火无迹。

世间事有时真的特别奇怪。比如有些事,事前提醒应该是成本最低的。现实却非如此。事前提醒恐无寸功,事后补过封爵领赏。《易》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先哲们,还是很有眼光的。

明朝非常奇葩的。夹在两个异族朝代之间。阉党与清流,一个党同伐异,一个结党营私,皆非善茬。皇帝制衡术好,传个代;制衡术差,树上吊。双刃剑,玩不好就不好玩了。

明朝的特务机构

明朝并不比清朝好到哪儿去。“万马无声听号令,三军奉法任招呼。”好熟悉的味道。然后缇骑天下,“锦衣血屠九千万,只因此命奉皇天。”

自古特务情治系统都是对外的,不可对内。对内容易引起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事不密则为害之乱局。比如汉王刘邦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用以对项王进行反间计。刘邦大气,恣为所用,不问出入。陈平也因此资用益饶,游道日广。终成大事。

当然,血色之后也有桃红。明朝文学家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有“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的诱惑。金钗玉枕叮当声,束髻初解。一幅“凤钗敲枕玉声圆”图画,很美。古瓷枕中空,可藏物可束发,叫枕函。这糯软轻握的名称更是梦一般的意境。

屋外,晴空排云,激情碧霄。“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哦,铁幕之下,明朝也不缺佳人美景的点缀。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转发

作者简介

明朝的特务机构

俞果 ,曾在《文汇报》等多家报刊担任记者编辑。

1987年10月12日《瞭望》周刊发表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特殊人才学的创立者俞果》。

1991年3月,俞果专著《特殊人才学论》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

1993年5月,俞果编著的教科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6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频道播出俞果的专题片《采访》。

2021年3月,俞果的散文集《流年岁影》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