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有多少个儿子,康熙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康熙
康熙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嗣众多在历朝历代皇帝中也是个中翘楚了吧。正因为儿子多且很多都相当优秀,才会出现九子夺嫡这种情况,那么众多儿子中康熙最喜欢哪个儿子?
康熙最喜欢哪个儿子?
有人认为康熙皇帝中意的继承者是皇十四子胤祯,派他做抚远大将军,就是让他立军功、掌军权、树威信以备接班。
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康熙皇帝培养皇十四子胤祯做抚远大将军并不能证明皇十四子胤祯就是康熙皇帝的意中人。证据如下:
第一,这远远没有当初培养皇太子胤礽那样做得更好。
当初康熙皇帝培养皇太子胤礽的做法是他自己外出,让皇太子胤礽监国——培养皇太子胤礽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不是外出打仗,即使是外出打仗,也是带在自己的身边。
第二,做抚远大将军、掌握军权与培养接班人有着本质区别。
培养接班人是要全面培养的,更加侧重于管理国家;而做抚远大将军,掌握军权就简单多了!
第三,实际上,康熙皇帝对于每个子女都是很喜爱的。他都会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让他们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法国耶稣会士白晋写给法王路易十四的信中说,康熙皇帝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并培养其科学才能。后又让皇三子胤祉等向意大利耶稣会士德理格学习律吕知识,“命臣德理格在皇三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殿下前,每日讲究其精微,修造新书”。康熙皇帝命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皇三子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皇三子胤祉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作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
康熙皇帝对有的皇子练字,做出具体规定:每一日要写十幅呈览。在康熙皇帝的严格要求与督促之下,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祯等,都写得一手好字。皇二十一子胤禧,史载其“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征明”。皇三子胤祉和皇七子胤祐,以其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皇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
顺治驾崩前为何不传位康熙
《清圣祖实录》记载,玄烨"六龄(顺治十六年)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常宁只有3岁,不能回答;福全说长大了"愿为贤王";玄烨则告诉皇父:我长大了愿"效法皇父",勤勉尽力,"世祖皇帝于是遂属意焉。"
可是,《汤若望传》一书中说,福临去世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时,"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从皇子中选择一位继位者。皇帝使人问汤若望底意见。汤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一方面,而认(为)被皇太后选择的一位太子,为最合适的继位者。"
"皇帝最后受到汤若望底劝促,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福全),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玄烨)为帝位之继承者。"所以做此选择,"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太子,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
福临属意的这位从兄弟,很可能是指安亲王岳乐,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馀郡王阿巴泰之子。清入关初年,岳乐率军南北征伐,曾击败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参与议政,掌部院事务,具有军、政两方面丰富经验。岳乐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福临去世时,他正值盛年,是福临所有从兄弟中很突出的一位。
福临舍子传兄的想法,也同下述两种因素有关。
福临去世前,清廷内部开明派与保守派之间矛盾突出,在一系列大政方针问题上,福临同孝庄、索尼等人存在分歧,双方关系很紧张。如果8岁的玄烨继位,反对派的主张立即占据优势,福临的治国方针与举措将付之东流。他想传位于岳乐,说明后者是支持他的政治举措的。
福临亲政的第三年,即顺治十年,急于前去盛京(沈阳)谒陵,经群臣劝阻,未能成行,延至翌年七月。起程前,满汉大臣又以战事尚未结束、国帑不足等为由,再行劝阻。
"时乌金王(郑亲王济尔哈朗)亦言之。上曰,朕去后,尔即有天下可也。王曰,昔先皇顾命,以圣躬相托,非以天下与臣,今所言专欲保护圣躬耳,万一不测奈何。上曰,如欲大位者,听为之耳,若再言,即革汝仪卫。是月晦,罢行。中外称庆。"
济尔哈朗是福临的从叔父,曾与摄政王多尔衮共同辅政。福临让济尔哈朗称帝自为,显然是恼怒之下,意气用事之言,但却反映出他头脑中,还有清朝入关前军事民主制(共主国政,皇位由推举产生等)习俗的残余,而子承父位的封建正统观念,起码是不明确的。
玄烨自幼与皇父相处无多,很少得到父爱,在决定他一生命运的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又多亏祖母孝庄的坚持。得以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