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中国传媒大学)
坐北京地铁八通线出四惠,过东五环,“列车运行前方,是传媒大学站”,伴着报站声,隔窗望见一幢浅橙红色的方形大楼,中国传媒大学,到了。
地铁传媒大学站,再往前走几步就是学校南门
摄影/王佳辉
这几乎是所有大一新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现在,刚入学的“小白杨”们,在军训基地刚刚开始馒头配榨菜的军训生活,而数月前,他们或许还和外人一样,抱持着下面这些困惑:
——是不是专门培养央视主持人?
——学生颜值是不是超高?
——是不是能经常见到明星?
——是不是经常举办演出晚会活动?
——竟然还有理工科专业???
萌发这些困惑,其实正常。中传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我国最早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院校。学校里每天六七点,一阵清朗的“练声”总能唤醒早晨——“嘿”“哈”“八百标兵奔北坡……”“调到敌岛打特盗……”
央视主持人、广院校友康辉、白岩松、敬一丹
图/视觉中国
学校外,康辉、海霞、李梓萌、白岩松......这些熟悉的央视面孔全都毕业于此,如果打开新闻频道,大概一天从早到晚都能见到中传校友。录制校歌MV,国脸、名嘴抢镜头;举办校庆晚会,主持阵容堪比春晚。
可是,中国传媒大学从来不叫作播音主持大学,二十年前它也曾有旧名——“北京广播学院”。如今,这所学校的学生无论哪级哪届,他们默契地坚持并传承着旧校名的简称——“广院”。只将其视作培养央视主持人的学校,估计所有的广院人都不会答应。
中传主楼,想不到吧,它是工院大楼
摄影/杨晨
地铁传媒大学站下车,走进学校南门,眼前这幢地标式的方形建筑,主楼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东西配楼分别是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与戏剧影视学院,与此对应的是中传三大龙头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校里面,除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还分布着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告学院等23个教学单位。工、文、艺“三足鼎立”,播音主持纵然担当“门面”,也只是“冰山一角”。
校歌墙上的五线谱
摄影/杨晨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传媒大学被广泛誉为中国 “广播电视人才摇篮” ,从主持人,到新闻记者、制片、编导、导演、摄像、工程师……从台前到幕后,偌大的传媒圈,处处都能看到广院人的身影。
中国传媒大学
到底有多“不正经”?
远离“海淀学园都市”的中国传媒大学,如果校内外有一致的评价,大概是——这里,不太“正经”。
有“中国活动大学”之称的它,平日里讲座、演出、晚会多得数不过来,“填场”成了同学之间情谊的证明,另一个社交礼仪,是友善接受路边的街采:“同学您好,我能采访一下您吗?”在广院,要时刻准备好应对千奇百怪的问题。
大阅城前的主题雕塑
摄影/杨晨
学校里是街采,出了学校回宿舍的天桥上,则是“珠江绿洲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回到宿舍,跨楼串寝想都不要想,因为楼妈认脸之神速与精准永远是个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校友,玩“扫雷”玩出了世界第一;逃不掉的计算机中心英语上机,暂停时对话小姐姐的表情总是很有趣。
学校面积并不大,里面还容纳一所小学,学生就调侃广院是“定福庄二小附属大学”;新图书馆刚建成,学生对比朝阳大悦城说这是定福庄“大阅城”,结果学校真刻了个大石头写上“大阅城”,立在图书馆门口。素来传闻男女比例三比七,学生说梆子井食堂,连筷子都是弯的;你以为广院工科生缺乏艺术细胞,他们却可以拿下多届校园合唱比赛的冠军......
钢琴湖前,能看到大阅城的倒影
摄影/林军
为了完成一个限选课的作业,一群学写代码的工科生,和学摄影的、学导演的一起扛着摄像机满校园拍片子。毕业了,还有很多学生不干专业事——学主持的跑去写书,学新闻的去当主持人,焊电路板的做了新媒体......
“如果能在广院小礼堂的舞台上站一分钟,那么你就能在人民大会堂站上一个小时。”要说最“不正经”的,还是广院悠久的传统——哄(hòng)台。
小礼堂里的毕业演出,与哄台必备的纸飞机
图1摄影/马欣然,图2摄影/范绮梦
广院的舞台,绝对是全国高校里最“难熬”的舞台。无论是校内外的何方神圣,只要没让观众满意,就要准备好应对全场的嘘声,和满屏的纸飞机。早年玩得开的时候,球鞋、卷纸和从西街买的便宜蔬菜瓜果生菜叶,甚至期中考试卷,都有可能从观众席角落里向舞台飞去。就算表现不错,底下的广院人也会想尽办法实施“干扰”——
台上唱歌,底下就集体喊口号,喊得歌手根本找不到调;台上朗诵读诗,底下有好几百人就跟着“啊——”;录音艺术学生专业“带节奏”,3/4拍的歌愣是被他们喊成6/8拍,轻易带偏演出者。
校友康辉的哄台回忆
图/《你好生活》节目截图
哄台不是散乱地起哄,碰上像“广院之春”这类大的演出,组织团队拿到节目单的第一件事,就是总结历年经验,针对每个节目苦心设计哄台手段。哄台也不是简单地对表演者戏谑和否定,而是广院人对舞台较真、苛刻的理解:每个演出者都要敬畏舞台。传媒圈的人深知,多登一登广院舞台,保证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强,台风越来越稳。
“不正经”的背后
是特!别!正!经!
香港作家梁文道曾在书里说,到了内地才发现主持人也是大学可以选修的专业。当播音主持在中传成为一门必修专业时,最看重的无疑是过硬的专业能力。毕竟,干播音、做主持,就是要尽可能严谨规范、避免出错。这一面的中国传媒大学,特别正经。
明德湖旁,静谧的至善亭是看书练声好去处
摄影/杨晨
早上六七点,吃完广院肉饼的播音系学生,早早就在明德湖畔占好位置,伴着水声、鸟声开始练声,“八百标兵奔北坡”等绕口令,还有各种生僻字数不清重复了多少次。校友里的优秀代表,是1993年毕业的康辉,被称作央视“行走的字典”。
明德湖边,正在专心练声的同学
摄影/申皓文
这还只是基础的训练方式。“齐越节”朗诵比赛、“舞动中传”等全校大大小小的演出、晚会,三大校园媒体——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报,都是学生实践的舞台。有的学生还会被直接送到央视主播台前,进行新闻采访和播音的实践。有的老师则安排口语作业,让学生用手机直播 APP 做外景报道。所以,广院学生玩短视频,有可能是在做作业,老师刷短视频,则有可能是在打分。
“舞动中传”演出现场
摄影/杨晨
这还只是播音系。从新闻到设计、从录音到摄影、从Pr、Ae到Flash、Maya,学生们不是扛着摄像机到处拍作业,就是在宿舍通宵剪片子,一句“片子剪完了吗”,是广院学生的日常问候。
中传电视台转播车内景
摄影/杨晨
中传演播馆,国内首个大型的4k演播馆,摇臂猛刷存在感;专业摄影设备凭学生卡就可以借,几千万的电视台转播车停哪播哪,哪怕一场足球比赛也能现场直播。
动画专业毕设作品展和央美毕业展一样,都是“神仙打架”;当综合楼黑匣子剧场表演专业的学生正在演出时,楼上的工科生正在实验室焊收音机电路板......
2021年中传动画毕设展中的作品
图/中国传媒大学微博
就算学生再不正经,学校的关怀和服务也一直一丝不苟,还因此喜提“海底捞大学”的美誉。生活在广院,幸福指数有多高呢——
学生:从学校去中蓝公寓绕路太远了!
于是,教学楼旁边架起了通往中蓝的天桥。
学生:学校教室和宿舍太热!
于是,全校宿舍有了空调,48教有了中央空调。
中秋将至,校徽月饼吃过了没?
摄影/章晨辰
学生:学校女生厕所太少!
于是,48教近一半的男厕变成了女厕。在广院,女厕所旁边还是女厕所。
学生:校园里没有网络,上网不方便!
于是,学校建设全校wifi全覆盖,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上网。
“5.20”当天,校园内的应急玫瑰
图/视觉中国
不正经,是广院的外表,正经,才是广院的底色。它并没有多么沉甸甸的历史,但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在见证中国现代广播新闻事业的变迁。
“中国传媒黄埔”
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7年,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它在最开始并不是培养主持人的学校。
一教门前的孔子广场,“摆台”胜地
摄影/章晨辰
广院的前身,是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没错,这是一所以工程技术起家的学校,这也奠定了它注重实践的风气。
1956年,刘少奇建议创办培养广播人才的高等院校,两年后的1958年,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创立,当时仍旧只设立3个工科专业——发送、传音、电视。不过,校园广播台也在这一年设立。
1958年的北京广播大厦(右下),新中国第一座国家电视台开播
图/视觉中国
在中国新闻广播发展史上,1958年同样格外重要——“华夏第一屏”,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紧接着,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创立,并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行业在中国的起步,口播新闻也在这一年开始。
之后,新闻广播事业快速发展,1959年,中国第一部调频广播发射机试制成功,同一年,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设立新闻系、无线电系和外语系共11个专业,成为我国第一所培养广播电视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
入学第一站:传媒博物馆
图1/视觉中国,图2摄影/杨晨
1960年,北京建成第一座彩色电视实验台,之后,培养专业的电视播音主持人也提上了日程。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置中文播音专业,到了1975年,增设艺术系,广院学科大致成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广院的灿烂年代。1980年,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在杨絮纷飞中诞生,悦耳动听的旋律让它流行出校外,传唱至今。1983 年,广院学生凭借对足球的热爱,创办了第一届“广院杯”足球赛,至今仍是中传的体育盛事。
“广春”比赛,为选手打call!
摄影/杨晨
1985 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同年的另一件事显得更为重要:广院学生首次举办“广院之春”大赛。起初只是简单的吉他大赛,到了今天,已成为全校最隆重盛大的歌唱比赛——
艺术学院的老师担任评委,每个晋级的选手要包装宣传、拍摄短片、组织拉票,决赛现场星光闪耀,邀请明星校友回校担任特约嘉宾,灯光、舞美、音响、摄像等水平堪称一流,都是由对应专业的学生承担。
广院之春,要不给室友报个名?
摄影/应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院发展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1992年,校电视台正式建成。十年后,广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并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有了今天广院的模样。
主楼前的建校50周年鼎
摄影/杨晨
2004年,建校50周年之际,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六十多年来,时代在发生巨变,广院,也在巨变中。
变的,是大时代
不变的,是广院情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巨变期。时代在变,大学也在变。”
这是今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廖校长说的一句话。校长谈“大学是什么”,谈新的时代的变与不变。讲得诚恳,讲出的是广院人共同的心声。
钢琴湖边,每年都有荷灯节
摄影/杨晨
传媒人不论台前幕后,都处在社会第一线,无时无刻不在把握时代脉搏,面对新的冲击。关注变化、讨论变化,应对变化,是中国传媒大学长久的主题。
这里不仅是理论的“象牙塔”,更是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广院人相信,学习绝不仅仅在课堂上就能完成,所有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才能直面变化,应对冲击。广院认真又活泼,张扬又内敛,始终处在巨大的张力之中。正因为如此,学校也一直在快速迭代变化。
梧桐树下,又一届广院学子毕业了
摄影/杨晨
不过,这也不免让已经离开学校的广院人感叹:几年不见,学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白杨校歌”依然,但学校里的白杨树已少了很多,现在担任主力的,是银杏与梧桐;尽管核桃林依然,它却不再是老广院人口中BBS的名字;尽管六毛钱的广院肉饼依然,不锈钢盆里的“广院水煮鱼”早已不见踪影。
装修后的南苑食堂;北苑食堂的广院肉饼
图1/视觉中国,图2摄影/刘尔琳
每次碰到师弟师妹,“老广院”们总是忍不住会问:
大阅城的闭馆曲目又添了哪些新歌?传媒博物馆里是否还有老电影在放?南苑餐厅是不是还被叫做艾利斯顿?教务在线抢公选课是不是还要拼人品?现在解决问题,还会不会艾特田书记……
人生有很多四年,但在广院的四年,总让人念念不忘。
年轻的“小白杨”一排接一排地肆意地生长,“广院”的称呼一代又一代执着地传承。变的,是不同时代交给中传人的使命,不变的,是“珍惜春光”的歌声中不断延续的广院情。
下次回校,别忘了去文化广场打卡
摄影/杨晨
“传媒大学站”到了,这里是终点,也是起点。
文 | 李亦(中国传媒大学2019届校友)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封图摄影 | 杨晨
头图摄影 | 申皓文
※特别鸣谢※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摄影部
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图片组
参考资料
“白杨网”网上校史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哈艳秋 主编
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回望中国传媒大学65年教育历程,陈继东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下一篇:大学什么时候实习(医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