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答案(职业规划)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6 21:00:01

提到“职业规划”,很多年轻人嗤之以鼻。

不仅是因为四个字很容易把人拉回现实生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合用的“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应该拥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社会状况等等等因素,都能作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变量,很难直接去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也不适合作为主题频繁出现在日常对话里,因为参与讨论的人虽然可以行使建议权,却并不需要承担建议之后的责任——说白了,更青睐可能性而不是可控性的当代年轻人,基本都是“被动”接触“职业规划”这件事的,并且大概率可以被总结为以下两个场景:

老师要求交作业了;领导要找人谈心了。

知乎上的热门话题“为什么有的公司留不住90后新员工”完整地展现了这种集体情绪,人们通过这个问题毫无保留地不断吐槽“年轻人的职业观和现行职场环境中流行的职业观所产生的天然壁垒”,几乎没有高赞答主针对问题本身想要涉及的“职业规划”这件事来展开。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但当代年轻人似乎也仅仅是在口头上拒绝“职业规划”,更多人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夯实“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在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还是在知乎B站这些能够提供长内容的平台,关于“年轻人找要怎么找工作”这件事在内容热榜上几乎从未缺位。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顶流UP主半佛的更新列表,职场是最高频的选题之一)

也可以成为快消品。一次号称“专业”“国家认证”的职业规划咨询在某宝上定价在50元到500元不等,搜索结果首页相当一部分卖家月销量能达到100+,个别在宣传文案上声称“累计咨询销量20W+”。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更能够成为热门综艺的选题——或者说因为聊到了“职业规划”才让综艺变得热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集》面试篇就靠“你未来5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出了圈,也直接影响到了第三季:有人直接指出这一季节目质量明显下降,因为节目聊了太多医生、医学上的话题,却很少分享职场知识。

总之矛盾与撕裂,“职业规划”这件事越来越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个恐怖故事:要么按照一个陌生的模板来重新定义自己,要么永远停留在校园和社会之间的断层里。

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具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有很明确的答案。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职业规划早在1908年的美国就已经成型,关键人物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为了实践自己对于年轻人失业状况的研究成果,在其担任主管的公民服务中心成立了一个叫做职业指导局的部门,专门帮助年轻人“认清自己,规划未来”,其中他提出的“职业设计三要素理论”定义了今天职业规划这门学科的精神内核,即:

第一步,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第二步,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第三步,人职匹配,个人在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借助职业指导者的帮助,选择一项既合适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

概括起来就是教一个年轻人如何通过职业发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强调的这个过程中的生涯意识以及对应的能力培养,很有前几年流行的“终生学习者”的意味。

具体到目前我们高校所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相关部门也曾经给出过明确答案。例如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就在2007年印发过一份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正文第一章节给这门课程定了性:

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所以简单来说,无论古今中外,“职业规划”都被认为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也通过长期的市场检验被证明确实是一门性价比不错的生意:

消费者通过一次性支付定量的时间成本以及精力成本,来获得长尾的消费体验,体验的好坏还可以根据地域、学历、社交技巧等变量和工具进行灵活自控,商业模型远比许多所谓的知识付费产业健康很多。

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些主打“职业规划”“职业分析”“就业指导”标签的自媒体很容易登上热搜,为什么那些对于应届毕业生价格不菲的咨询服务能够销量稳定,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理解为他们扮演着“贩卖影响职业规划最终消费体验的工具供应商”,如何提高面试通过率、如何优化简历、如何获得内推资格,对应着的就是“社交技巧”“信息渠道”。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我们很懂,我们很会”)

为什么讨厌职业规划?

但“职业规划”有很明显的先天不足。首先,由于“职业规划”背后的经验学科色彩远远大于理论学科,而经验学科的理论基础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让“职业规划”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件“虽然无法证伪,毕竟得出的结论都来自于真实案例,但很容易过时”的事——尤其是对于将“职业规划”定位为公共大课、又远离职场氛围的大学校园来说,太容易沦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鸡肋课程”:

仅在某学习开设数周、由学生处等部门的行政老师任教、没有统一的教材或教辅资料、课件可能连续使用好几届……

在这样的设定下,作为课程的“职业规划”显然很难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在知乎、虎扑等年轻人为主的平台上,很多人把这个常常被要求自我介绍和自我分析的课程,形容为学生们的破冰活动,“难免会成为相亲课”,积极意义是能帮助很多人发现了彼此有趣的灵魂,至于职业不职业的问题,没人关心。

人们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职业规划”也是有争议的话题。

在这门学科的发源地美国,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十二年级,各学段均有特定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财务意识、体验不同的工作、培养语言技能、参与职业兴趣测试、参加财政资助研讨会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度。

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这样的教学节奏安排,会比我们进入大学后再来安排“职业规划”课程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从大洋彼岸现在乱糟糟的经济形势来看,这种没有“年龄仪式感”,把“职场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的策略说不定还更糟糕。

但在大学期间才开设职业教育相关课程这个策略必然将面对两个棘手的问题:一群刚刚逃离“高考模式”,从小被灌输“上了大学就解放了”的学生们愿不愿意那么快就接受要工作的事实;一群被“应试教育”连续训练12年的学生们,是否能顺利地将“职业规划”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区分开。

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让当代中国年轻人所接触到的“职业规划”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自救”:主动寻求帮助,合作寻求方法,独立承担结果。

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标配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就是“自救”的典型场景。学生们通过还原职场场景,设置情景剧等方式,提前练习自己的职场技能,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职场技能的熟练度,最后修修补补拥有一份相对于同龄人优秀的职场观。

——这似乎是老师们也有意无意认可的结果。知乎用户王镇雷就根据自己的经历认为“创业大赛”的本质其实就是“创业计划大赛”,强调的是“规划”,绝大部分参赛作品可能都是利用老师或者前辈的科研半成品来进行包装和加工,提出的创意或者专利未必是自己团队的,学生们最能获得参与感更多的是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所还原的流程化办公、压力面试。

寻求职业培训机构等第三方帮助是“自救”的另一条路。

新精英、向阳、北森等职业规划培训机构就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问答社区投放了大量推广,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佐证“职业规划”的作用。例如三巨头之一的“北森生涯”就在其官网首页声称“2020年拥有双证(生涯规划师专业能力培训证书、新职业产业联盟颁发的认证证书),26%副业收入超过主业”“服务2000万人实现晋升”。

这些机构服务的群体也非常有针对性。除了处于择业阶段的应届毕业生等“职场困惑者”,HR、企业管理者、教育机构从业者也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生涯规划培训”的群体,并且拥有一个相同的学习目标:打造优秀团队。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只是这也是一条充满“试错成本”的路,有购买过课程的学员就认为这些“职业生涯培训”和“成功学”本质上并没有差别。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部分的课程里,以“生涯”为主题的预热课程就被安排了一个月的课时内容,接下来是自我分析以及职业分析等涉及到实操层面内容,全部在三天之内跑完,并且采取的是线下集中训练营的模式。

职业规划:年轻人的当代恐怖故事

有网友购买了据称是新精英的最资深的职业规划师赵昂老师的著作《Answer人生》,总体感觉是“心理按摩”味道远远大于“知识梳理”。

不同职业规划机构之间似乎还有“路线之争”,不同的品牌在教学理念上师承不同的流派,导致所擅长的领域以及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学员想要通过学习更好地择业之前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择校”。

这些机构还拥有一个“悖论式的业务”:职业生涯规划师培训,鼓励对现有收入不满或者自认为职业发展不好的人,学习职业规划,然后继续帮助规划职业发展不好的人。

显然,对于在市场部用户画像里经常被形容为“风险意识弱、抗风险能力差、信息茧房效应严重、消费观念开放”的年轻人来说,这并不是作为个体的他们能够承受的,也就更谈不上喜欢了。

所以准确地说,“职业规划”类自媒体的繁荣,或许也并不是这些自媒体作者们提供给了观众们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是这些自媒体作者就来自于“年轻人”,然后在共情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完成“焦虑情绪的消解”。

B站上就活跃着很多以HR身份出道的UP主,他们用最简单的手持被拍摄画面模糊的视频,也缺乏剪辑,但播放量可观,六位数的数据随处可见。

人在焦虑的时候是会病急乱投医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网民,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筛选信息都是基础必备能力,但是在这条视频下,飞扬跋扈的年轻人不见了,全部成为了自我反省的好青年,迫切的需求与市场的给予之间没有搭配和平衡,这些不清楚具体工作背景、职业标签只模糊为了HR的UP主成为众多观众的治疗师,开启了包治职业百病的好大夫。

只是UP主也似乎逃脱不了市场规律。在短视频主导的传播规律下,能得到较高的点击量的视频,呈现着严重的两极化,要么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翻身励志经验,通常标题会特别注明“学历低”、“经验少”等,要么就是高校毕业、实习经验丰富的优秀高材生的金光闪闪的职场履历,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优秀的人不需要观看,平庸的人一辈子无法到达。

把职业规划还给自己

尽管前有众多专业学术的解释,但很多职场的问题回归到本质并不只是职场的问题,而是更广泛的更社会性的议题——我是谁,我这一辈子要实现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必经之路,当然这个问题不受年龄的限制,尤其是在机会和选择如此爆发的时代,每个人想干什么都不在具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拥有一份事业,获得薪水和经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始终是人类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明朗的阳光大道。

在他救与自救都无法自洽的过程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变得很迫切,愚蠢的人选择继续寻找,聪明的人早就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上,以前这个人叫上帝,现在这个人叫互联网。

在职业规划最迷茫的时期,人人都爱的网络玄学小程序——测测你到底适合什么职业横空出世。

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注定要粉墨登场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意,比起只是输入名字就测的出你是未来总裁这种无脑自嗨的不良商家行为,谢霆锋成为你的老公几率可能还要更大一点。

后来的职业测试变得五花八门,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测试倾向测试、PDP性格测试、map职业性格测试107题等,其中MBTI性格测试被认为最具有权威性,因为传说中80%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会在企业招聘和管理中使用MBTI性格测试,同时也是根据1921年心理宗师荣格提出人格理论发展而来,属于庙堂和江湖双重认证的靠谱。

把答案交个样本和数据,多少给人一点信心,每个迷茫的大学生都曾悄悄点进去并祈祷自己答案一定要是律师、医生、检察官等风光体面的工作,跟寺庙里求签的心情一样,网络也总会给你上上签,无论你是一个成绩多么垃圾的学生,只要你敢于在测试题里承认你是一个敏感但是善于倾听的人,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建筑设计师。

年轻人苦于有时间但是没有方向,有工作经验的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老油条们却苦于年龄的焦虑,职业规划可能并没有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清晰,更有可能随着社会责任不断地增加而随波逐流。

随着00后开始进入职场,“前辈们”开始不自觉感觉到惶恐,“内卷”、“996福报”、“三胎”、“离婚冷静期”,生活的压力不断加重,工作多年依旧没有职业规划的人比比皆是,这就不难看出带有“裸辞”标签的视频会持续在网上火起来,无论屏幕那边是否离职,在职的打工人都会下意识点进去,寻求一点虚幻的快乐。

最近22岁女孩孟羽童入职格力成为董明珠秘书最近上了热搜,她在一场活动中被董明珠赞赏“我希望她能够在我身边,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这是一档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的后续,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孟羽童在参与职场综艺的录制后入职格力,节目录制期间的种种优秀表现为她赢来了第一个也超过了绝大部分人起点的offer,虽然有“德不配位”的舆论开始集中攻击她,但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和羡慕,得到前辈的赏识和提拔甚至钦点,虽然多少有种封建的意味,但是现实版的大女主爽文惹起争议也不再是少数。

更多的普通人需要更多的职业机会,前提是要有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上端和下端的联合才能使得职业规划这门课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行之有效。

如徐志胜的段子所言,“年轻人的机会是无限的,年轻人也是无限的”,在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普通大学生如何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薪水、同事、领导、上升空间、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实打实的社会真相,一边祈祷自己不要变成郭敬明笔下那个当初自己最讨厌的人,一边在网上搜索五险一金到底是什么。

年轻人不再相信鸡血和鸡汤,这肯定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