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联合国拉响)
记者/周世玲 编辑/卢伊
“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的星球,但世界却亮起了红色的警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这句警告,日前再次得到验证。
近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称全球气温正在增高,将加剧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带来更严峻和频繁的干旱、热浪、暴雨和由此引发的洪灾等问题。一些100年才出现一次的极端现象,未来也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古特雷斯称,这一报告无疑向人类发出了“红色警报”,且这记警钟可谓“震耳欲聋”。
其实,地球向人类发出的警报早已无数次响起。
从年初的超级寒潮袭击北美,到初春强沙尘暴席卷多个亚洲国家,到以往天气凉爽的美国西部和加拿大接连出现创纪录高温,到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和中国中部因极端降雨遭遇洪水危机,再到印度、日本相继发生致命泥石流。2021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此起彼伏,引发关注。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似乎来得越来越频繁了,其强度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也在不断加剧。人们不禁疑惑,极端天气是否变得更为“常态化”?
现象背后,是不可避谈的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认为,今年多起极端天气事件均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取得成效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地出现在人类面前。
对此,我们准备好了吗?
狂风、暴雨、热浪遍及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令人担忧
今年,创纪录的暴雨、寒潮、高温天气轮番登场,酿成多起悲剧,场景触目惊心,令人担忧。
早在2月,大型冬季风暴“乌里”侵袭美国。受灾最重的得克萨斯州冰雪交加,并发生数起龙卷风,气温降至1989年以来最低值,进入“重大灾难状态”。当地因暴风雪死亡的人数超80人,数百万户家庭失去电力供应,在极寒天气中连续几天忍受断电断水,一些家庭被迫融化积雪维持生活。
2021年3月15日,受较强蒙古气旋影响,北京市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侵袭,大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公里,户外天空一片昏黄。
但短短4个月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却遭遇了罕见热浪,多地最高气温大范围打破历史纪录。
当地时间6月28日,西雅图、波特兰最高气温一度高达42℃和46.1℃,刷新当地极值。一天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莱顿镇的气温也连续三天打破加拿大全国纪录,甚至达到49.6℃。而过去,这些地方向来以夏季凉爽宜居著称,夏季平均气温通常不超过30℃。
5天内加拿大至少报告了486例猝死,这一数字比往常高出195%,美国西北部则至少有几十人的死亡与此次热浪有关。
与难忍高温相伴的,是令人窒息的大火。热浪过后,闪电意外引燃了美国俄勒冈州南部的森林,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助长野火蔓延,后者在短短两周内烧毁了相当于洛杉矶大小的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并出现火积云现象,进一步改变着当地天气。
在南半球,马达加斯加也正经历着40年未遇的大旱灾,这使本就处于半干旱气候下的岛国降雨大幅减少。加上气候变化下,当地环境退化严重,沙暴频发,曾经的耕地接连变为荒原,土地颗粒无收。2021年,当地多种粮食作物更是大幅减产,收成不足过去5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可能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大饥荒。超过114万马达加斯加人的粮食毫无保障,一些家庭数月来只能勉强以野仙人掌果实、树叶和蝗虫果腹。其中,约1.4万人的饥饿状况已达到“灾难”级别,系粮食不安全问题的最严重阶段。到10月,该数字还将翻上一番。
但在南亚和西欧,许多地方洪水滔天。
2021年5月19日傍晚,希腊科林斯辖区内的格拉内亚山脉燃起森林大火,火势一度失控,推进至距离首都雅典仅六七十公里的地方。
7月中旬,欧洲西部遭遇特大降雨,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严重受灾。世界气象组织分析认为,部分地区在7月14日-15日两天内遭遇了平时两个月的降水量。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至少200人死亡。
在受灾最重的德国,部分地区1天的降水量比往常整个7月的总量还多,“百年一遇”的洪水使道路变河道,汽车被冲走,多处房屋倒塌。莱茵河流域是洪水的主要发生地,人们在街道上只能乘船通行,农村地区也被洪水夷为平地。
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灾情后表示,此次洪灾规模“超出现实想象,极其恐怖”,“造成的破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在这场搅动世界各地的气象巨灾中,中国也未能幸免。
早在3月,蒙古国多地先后出现特大沙尘暴。由于蒙古气旋发展强盛,沙尘随气旋后部的冷高压东移南下,大范围侵袭中国北方。3月15日,北方12省市出现明显沙尘天气,这是近10年来中国遭遇的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隔海相望的韩国也受到明显影响。
5月14日晚,苏州和武汉两地也接连遭受龙卷风袭击,部分地区中心最大风力分别达12级或17级。大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扫平房屋和电线,许多当地人称“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同一天两地接连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391人死伤,这种现象近年罕见。
7月17日-21日,河南省也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
仅20日当天,郑州就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突破1951年郑州气象站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雨最大时,当地一小时降水量就达到201.9毫米,也突破了内地小时降水量的历史极值。
有专家称,此次强降雨的中心河南,也并非通常意义上强降水持续影响的区域,具有一定特殊性。多气象部分分析认为,此次特大暴雨与大气环流形势稳定、水汽条件充沛、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和对流“列车效应”明显等因素有关,当时远在太平洋上的台风“烟花”也起到一定作用。
厄尔尼诺还是“北纬40°魔咒”?
针对极端天气的成因,众说纷纭。
有分析认为,由于今年的极端天气多发生在相近纬度的地区,极端天气或与“北纬40°魔咒”有关。
“从自然跟人文两方面来解释,谈不上什么北纬40°魔咒。”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殷杰长期从事极端天气分析、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的研究,他认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水量充沛,从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来说,最适宜人生存居住,但“中纬度地区会受南北大气环流交汇的影响,比如北边来的冷空气跟南边来的暖气团相遇,或者因为其他大气环流条件出现异常,容易发生一些极端天气事件”。
由于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往往影响人口众多,天气叠加人口因素,导致中纬度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格外受人关注,“造成我们感觉好像极端天气越来越多”。
这意味着,所谓“魔咒”更像是选择性偏差带来的结果。
2021年6月30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地区创下有史以来最高气温49.5℃,有人赤膊前往临时喷雾站冲凉。
亦有说法认为,近期的极端天气与两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他们认为该现象出现的隔年往往是极端天气爆发的高峰期。
但多位专家均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将洪水、暴雨等极端天气都归结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并不公允,“隔年更易爆发极端天气”的说法也缺乏科学依据。
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智协飞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每2-7年出现一次。据历史数据统计,近50年来的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中国夏季主要雨带都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导致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甚至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1997年的黄河下游断流和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等均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也不少。而今年并非典型的厄尔尼诺年。
既然如此,近期极端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气象组织对此解释称,近期北半球天气受到急流影响。当大气中的暖空气团和冷空气团相遇时会形成急流,当急流变慢时,会变成波浪状,暖空气被带到北方,冷空气被带到南方,在一段时间内形成阻断模式,分别导致热浪或者洪水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强降雨事件也带有气候变化的痕迹。”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增加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随着(全球)变暖,大气层中的水分增多,这意味着在风暴期间会增加降雨,加大洪水风险。”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百年一遇事件或每年出现
很多人疑惑,极端天气变多了吗?
2021年7月16日,德国北威州,航拍洪水侵袭后的埃尔夫特施塔特-布莱瑟姆镇。洪水冲刷下,当地一采石场矿坑周边出现滑坡,大量房屋和道路被毁。
如果仅看2021年,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如此断言为时尚早,但若把时间尺度拉长,极端天气在近一两百年中开始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后者已被诸多研究和数据佐证。
如据《经济学人》报道,包括地震、风暴、洪水和热浪在内,自1970年以来,全世界的灾害数量翻了两番多,达到每年400次左右。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亦显示,过去60年里,我国高温、强降水等极端事件增多增强,其中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登录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增强,中国气候风险水平呈增高态势。
对此,来自全球150多国的1.1万名科学家,于2019年共同签署了一份要求宣布“全球气候紧急状态”的倡议书,并发表在《生物科学》杂志上。此后,科学家们通过滥砍滥伐、温室效应、冰川厚度、海冰范围等31项指标测量地球健康状况,结果发现至少18个已达到历史极值。
而自该倡议发表以来,地球上与气候相关的极端天气和灾难性后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增”,或带来更多疾病与死亡。
科学界普遍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是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之一,否则一些极端天气甚至完全不可能发生。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发出警告,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将变得频繁和剧烈。
世界气象组织信息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此前10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C,从未来 20 年平均温度看,全球升温幅度或将达到或超过1.5℃。
“近十年来,全球变暖在加速。”古特雷斯称,温室气体浓度处于创纪录水平,世界目前已接近1.5℃气温上升控制上限,面临“迫在眉睫的风险”。
IPCC报告显示,上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0.2米,且这一进程仍在加快。这可能导致海岸受到侵蚀,沿海洪水更频繁和严重,大量珊瑚礁消失。到本世纪末,一些以前百年一遇的海平面极端现象,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多份研究亦显示,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全球降水将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更多变,灾难性洪水可能将更频繁地袭击欧洲。
7月3日,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突袭日本静冈县热海市,瞬间吞没沿途多栋房屋和车辆,一些来不及逃生的人不幸被污泥掩埋。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陈迎分析,极端天气加剧不仅带来更多直接损失,如生命、财产损失等,还可能会带来间接损失,造成一连串的连锁风险。
除极端天气本身,应对气候变化同样重要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未来,许多国家和公众并未做好准备。
殷杰用“黑天鹅”形容这类极端天气事件,它代表一类罕见而突发极端的现象,由于往往超出常人想象,导致当地难以应对。今年7月河南暴雨和2008年南方冰灾就属此类。
“我们现在要有应对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准备和能力,需要有这个意识。”殷杰举例称,如沿海地区会受台风影响,不代表内陆地区台风不会过去,后者也要做好应对台风可能带来的降水和其他极端情况的影响。未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预防灾害预案中,都需规划考虑这些问题。
陈迎更关注的是极端天气下,城市系统的脆弱性或使灾害被放大,触发系统性的风险。
一个典型例子在于,对百万千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一旦极端天气事件触发停电,将不知道要引发多少问题。
陈迎认为,许多城市可能没有足够的应对准备,“这是城市治理的新课题”。
多位专家分析,应对极端天气的关键点在于预警、基础建设、应急和市民培训教育。
但,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是全球公认难题,在时间、空间和定量上都无法做得那么准确、精细。
智协飞分析,受目前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水平所限,提前数天预测极端天气这种小概率事件比较困难,但对特大暴雨的短临预报和预警尚可实现,只是准确预报暴雨落区和时间仍有困难,很多时候会出现空报和漏报。
但他建议,对可能产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极端天气,“宁可空防,不可防空”,以提醒社会做好防灾准备。
就基础设施建设,智协飞指出,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有些是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但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却往往只能达到20年或30年一遇级。即使做到50年一遇,仍有一些极端天气会突破人类设计,造成严重后果。
陈迎建议,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足够的预见性,以抵御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强度增强的情况
“科技的进步相对来说会慢一点,但管理应急预案包括防灾减灾教育是可以提高的,往往问题是在后面这一块。”殷杰分析,不管是德国还是中国,面对极端天气,政府的管理应急响应预案、防灾减灾教育和自救意识能力等方面,均体现出许多薄弱环节。
不过,极端天气为人类应对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经验教训。
殷杰举例称,2012年飓风“桑迪”侵袭纽约曼哈顿岛。由于当地仍是一个开放式海岸,没有堤坝,很多地方被淹得一塌糊涂,房子都被冲毁了。但当年灾害过后,纽约马上在曼哈顿岛周围建设各种防洪工程设施。
“北京经历过7·21暴雨的惨痛教训后,也及时改善了预警预报措施,“(如设置)地下通道积水厚度标识,超过多深的积水就不建议走这个地下通道了。”陈迎说,近几年也有暴雨发生,但北京应对比较到位,对其他大城市有借鉴意义。
除应对极端天气本身之外,遏制其背后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更为关键,但近几年进展并不乐观,古特雷斯为此多次强调称,“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赶不上气候变化发展的速度”。
智协飞据此建议,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个人也要践行低碳绿色生活,学会节约。
但殷杰指出,即便大力践行低碳减排,气候变化的趋势一时仍难扭转,需要慢慢缓解,但“再不加以行动,(未来天气)可能变得越来越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