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吧(我高考发挥失常)
你好,我是杨颖。是西安的一名律师,执业11年了。
11年间做了许多的诉讼案件,承接了许多的法律顾问工作,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这篇文章起源于一次跟小米聊天,她提到一个同事说高考发挥失常,只好去了同济大学,说好凡尔赛啊。
我说我能理解,我也是高考发挥失常,所以去了吉林大学法学院。
她说滚!我给你想好了题目《我高考发挥失常,只好去了吉林大学法学院……》,你立刻马上滚去给我把这篇稿子写出来,让我消消气。
我一个律师,立刻看出了她的漏洞,她只说让我滚,后面没有副词,没有说滚远还是滚近,也有可能越滚离她越近。
其实我真的没有凡尔赛,我一直学习都很好,高二妈妈得了乳腺癌,家里面发生了很多事情。
父母对我的约束就没有那么严了,不然按他们的期待就是,“你最差也得上个中国人民大学吧!”
我高考结束自己估分,估出来的成绩不理想,妈妈一个月都没怎么跟我说话。
你们能想象高考结束以后那一个月我每天还要六点半起来晨跑,然后背诵英语单词么……
当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去复读了,所以志愿就填写了吉林大学一个,第二、第三志愿都放弃了。
2001年还是电话查分,而且我们那个时候用标准分,满分900分,我考了698分,也算是比较高了。
这个标准分是根据每一科在全省的排名得出一个计算系数,再加成计算。
我数学的计算系数是80%多,就是比全省80%多的人高,其实很一般,但其它科目成绩都是99%,就是都在前1%了。
具体排多少名成绩单就不显示啦,不过一定是因为别的分数高才拯救了数学成绩。
这个分数其实比我自己预估的分数高很多,而且也成功被吉林大学录取了,这时候我才开始了我的暑假生活。
01没有比别人都聪明的孩子,只有比别人都努力的孩子
我是怎么考这么高分的?这就得从小时候说起了。
我步入正轨的学习开始于2岁,当时话差不多能说齐了。
爸妈有一个观点,说从小在英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说的就是英语,汉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说的就是汉语,双语环境长大的说的就是双语。
所以我两岁开始跟着电视里的一个老太太“欧阳老师”学英语。
后来比较幸运,学了四五个月就得了“百日咳”,一直看不好,这个事情就算是躲过去了。
(我记忆力真得好呀,小米怀疑我2岁记事,我给她讲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她信了。
还有,我上小学一年级,一共16篇课文,我一个多礼拜就背完了,后来24篇也就半个月,高中所有的古诗文都没太发愁过。)
但是从这个事情大概可以看出,爸妈对我学习有多看重了,妈妈高中毕业以后就下乡插队了,没有能够上大学是她的一个遗憾。
爸爸早年上过电大,后来因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所以没有毕业,但是也因为这个成了技术工种。
妈妈觉得,我们这种普通的家庭里,上学是唯一的出路了,所以我的家庭教育里有一个基本的执念:“学习好干什么都可以被原谅,学习不好干什么都不对。”
我小时候记忆力比较好,而且在妈妈的监督下养成了晨读的习惯,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先背半个小时的课文,再收拾去上学,学校的晨读是另外一个功课了。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初二,初三没有再坚持的原因是,晚上睡得太晚了,一般都要十二点以后睡觉,早上实在是起不来。
我生在80年代初,小的时候家里都是蹲便,我记得我有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居然睡着了,一头撞在面前的墙上,头上磕出一个大包。
我们那个时候流行一个说法,叫“题海战术”,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地做题,于是我的桌子上永远堆满了卷子。
学校的作业写完了,回家还要再做几张卷子,然后自己批改。
妈妈经常骄傲地跟邻居们说:“我们家女儿一直学习都好,自己特别自觉,从来没让我操过心。”可是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从来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我爸妈感情不好,经常吵架,吵了架就拿我撒气。
我两岁多学英语的时候,因为有一次没有写完作业,爸爸训我我还顶嘴。
爸爸一巴掌打过来,我半个脸就肿了起来,嘴里全是血,后来因为这个事情,我喝了快一个月的中药才好。
除了打骂,他们还有一个绝招就是让我跪着,写作业跪着写就能写得快了,成绩不好、犯了错就去墙边跪半个小时。
我忘了有一次我犯了什么错了,他们让我跪着,自己去睡觉了,妈妈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我才让我去睡觉。
别人家考到班级前十名是要奖励的,我考到前十名回来是要挨骂的。
时间长了我自己也就习以为常,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考了第五名,妈妈给我买了个鸡腿,结果我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说我考试没考好,不配吃。
而且我小时候基本没什么朋友,因为爸妈不让我和学习不好的孩子玩儿。
而别的小朋友因为回家父母就说,你看看杨颖,再看看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所以也没人爱跟我玩儿。
我就是这样靠着牺牲自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深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聪明的孩子。
而是我们的努力从来没有被看到,也无人提及,长辈给我们贴了一个聪明的标签,我们就一直被看似夸奖的枷锁束缚着。
02没有缺席的叛逆,只有迟来的叛逆
实话说我是真心不爱学习,语文历史还好,我最头疼的就是数学。
但是当年没有什么长板理论的,提倡不偏科,全面发展,哪个科目学得不好,就补哪个科目。
所以我从初中开始,每周都要补习两节数学课。对我来说,这比补习四节语文课还痛苦,因为我实在是不喜欢。
对数学的恐惧不仅仅持续在上学期间,而是几乎弥漫了我整个人生。
我都37岁了,至今依然经常做梦梦见没有写数学作业,被老师骂,可能是小时候有一个不写数学作业的梦想在梦里满足了。
我对数学的偏科和恐惧可能也来自于对数学老师的恐惧,然而我越不喜欢数学,老师也就越不喜欢我,最后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是全年级唯一一个满分的。
数学老师是这样夸我的,他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怎么搞的,我对你们太失望了,杨颖都考了满分,你们考的是什么成绩?
我改完卷子我都不能相信,我先是把她的卷子认认真真又对了一遍,发现确实是满分!
我又看了你们的成绩,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满分,所以她也不可能作弊,那你们就要好好反思下了,她都能考满分,为什么你们不行?”
我现在已经不记得我当年做过哪些题了,也很难想起还有哪些科目我曾经考过满分,但是这个满分我现在还记得。
我们人生中做过的考题无数,真正能产生影响的并没有,但是那些触动我们的评判,却可能在性格和生命里留下抹不掉的影子。
而且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没有再学习了,天天跟同学在网吧包夜打游戏看电影,出去吃饭喝酒玩儿。
只上一些特别好的老师的课,像什么思修、毛概、计算机基础我是都不上的。
每次都是考试前两周,超市弄上两大罐黑咖啡,当中药喝,突击两周,不挂科就好,我也是很侥幸每次都能刚好考个六七十。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没有考上研究生,我觉得吉大毕业的总能有个工作,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次考研之路,没有退路自然拼命,起早贪黑努力一年,我很幸运地以385分的考研成绩上了吉林大学的公费研究生。
读研期间我就收敛多了,基本不逃课,经常上自习泡图书馆。
但是因为在上学期间没有就业压力,所以司法考试还是不太复习,最后眼看着又要重蹈本科的覆辙,毕了业也没有可心的工作。
所以就又拼了一把,司法考试考了412分,据我上的司考培训机构说,我这个成绩是当年全国的前500名了。
03人人都有梦想,可却不是人人都有幸实现
我小的时候其实也是有梦想的,我一门心思想成为一个给动画片配音的,我觉得这样动画片里就能出现我的声音,而且我还能比别的小朋友提前看到动画片。
即便是那样的学习重压之下,我也依然偷偷抽空看漫画书,看电视。
当然我的爸妈也有一个全国统一技能,进门先摸电视热不热。
我呢,也有全国统一技能,凉毛巾给电视降温。
后来上了初中,我开始看各种小说,《根》《飘》都是那个时候看的,高中就开始看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所以存在主义哲学一直对我影响很深。
我依然在自己偏科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法学不用学数学也是我最满意的一点。
我现在做了律师,在长辈的眼里,相比给动画片配音,这个选择不错,是个正经工作,而且我也不一定能实现给动画片配音的梦想。
但我依然会偷偷地想,如果做了给动画片配音的工作,我眼里的应该是一个和现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那个世界会不会更美好。
我有两个朋友王思路和左刀刀是做儿童美术教育的,他们有自己的品牌“斑斓绘本美术”,听这名字就很浪漫很斑斓。
思路有一次分享说,孩子不应该都成为会上树的猴子,而是各自领域的雄鹰、海豚……
她跟我说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如果以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他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个笨蛋。”
我小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只有一个爬树的标准,我们这一代人都被一个统一的标准统一地评判着。
但是过去就是过去,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里我们的父母所背负的教育背景、人生阅历和生活里的不得已,造就了他们和他们的价值观。
再去抱怨没有好的教育我也已经成人十几年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经历。
人生是我自己的,不论怎样也要自己面对,自己生活下去,自己疗愈自己。
过去的不美好也许确实不美好,可是如果沉浸其中,那不但看不到留下的美好,也会失去未来的美好。
所以,虽然我没能当个动画片的配音员,现在也还是可以想看就看动画片的,做了律师也很好!
*作者:杨颖,律师,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办理很多各种类型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想要通过普法告诉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温度的。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