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中国认知科学哲学学者未来的学术责任)
21世纪最为活跃的认知科学,是通过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人类学、教育学和对认知和心智的本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前沿科学。认知科学哲学一方面是研究认知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表征的哲学;另一方面是将认知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哲学问题。例如,认知科学的说明与还原问题、认知科学的科学实践及其基本假设的理论问题,以及认知科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等。
哲学之所以在认知科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认知科学的多学科和跨学科性质以及认知科学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是异常复杂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等单一学科不足以提供破解这一“宇宙之谜”的钥匙,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和新的科学发现,经由多种研究进路来逐步推进并适时进行必要的整合。
由于专业训练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哲学家通常无法像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那样开展精巧的受控实验研究,不能像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那样系统地收集语料或从事深入的田野调查工作,也不必像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那样建造复杂的计算或数学模型,但哲学家更长于思辨,精于概念与逻辑分析,善于提炼思维和推理过程中的论证结构,勇于提出另类思路,具有较强的历史视野和反思精神,这些专业技能和精神特质,使得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的事业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认知科学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次关于基本原理和研究进路的论战都能看到哲学家的身影。特殊的专业训练和素养,使得哲学家在概念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构造与解析,以及理论整合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能够在关于基础问题的讨论中大显身手,为其所青睐的学说或研究进路提供强有力的辩护。
推进哲学与认知科学交融的时代境遇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生命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四大汇聚为特征的科学技术新形态,正在塑造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也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人类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全球秩序的综合治理中。由新科学技术变革所催生的新观念不仅引导着人们对自我、他者和世界关系的新理解,也不断突破我们对于自然的本性、生命的意义、人类命运乃至宇宙未来的传统阐释框架。四大汇聚中最具交叉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心智本质的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这是一个由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几大学科构成的,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研究范式的多学科集群。这一学科集群正在与新技术联手,逐步揭示人类的日常认知和科学认知、自我认知和社会文化认知的多重机制,所取得的实证研究的许多重大突破也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语言哲学、道德伦理和哲学方法论构成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技术变革不仅把人们带入一个人机共在的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全新社会,也为哲学家借鉴和反思经验科学,拓展哲学发展的空间创造了重要机遇。加快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的联盟,推进认知科学与哲学的学科建制化进程,探索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实践途径,既是中国学者需要自觉担当的学术责任,也是时代境遇和国际大势所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正可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哲学家开始反思如何突破原有格局,尽早融入世界学术共同体,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和中国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在学科建制化的道路上逐渐成形,中国哲学家的创造性思想成果也有走向世界的向好趋势。此刻,我们正处在重塑哲学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转折点上,正在步入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的全面反思的重要机遇期。
借鉴国际学科交叉的建制化经验
严格讲,由于学科划分过窄过细等原因,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哲学—认知科学的建制化体系。这不仅是因为受过严谨科学训练又有较高哲学素养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匮乏,也体现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跨学科课程付之阙如,更重要的是,缺少借助跨学科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在这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
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成立之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继1982年授予第一个认知科学本科学位后,又于1986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认知科学系。其后印第安纳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罗特格斯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相继建立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1993年,哈佛大学建立了心—脑—行为跨学科平台,不仅汇聚校内百余位来自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科学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展开跨学科协同研究,还开设了全校跨学科的通识课程群,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叉研究项目,形成了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一体化的跨学科建制。领衔心—脑—行为跨学科平台的学者曾有哈佛大学哲学系主任肖恩·凯利,也有知名哲学学者苏珊娜·辛格和逻辑学家哥德法布。其后,这一跨学科平台的两位主任分别是研究语言脑机制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1993年,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设立了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迄今已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其中获得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的加拿大学者克瑞斯·艾利斯密斯是少数成功入选认知科学学会会士的哲学学者。提出意识“难问题”的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家大卫·查尔莫斯,就曾经获印第安纳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博士学位,而且是最早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工作的教授之一。提出延展心灵论的著名哲学家安迪·克拉克也曾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科学家与哲学家联手的国际范例之一是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后续的科学研究。1992年,曾任欧洲脑与行为科学学会会长的里佐拉蒂,通过研究恒河猴的前运动皮层神经元工作机理发现猴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机制,推进其后其他学者在人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机制,为研究人类如何具有同理之心、具有模仿学习的能力、如何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共享世界经验,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心理学说明。这一发现也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成就之一”。而意大利的科学哲学学者悉尼·戈利亚多年与里佐拉蒂一同出入实验室进行哲学研究并合作发表许多前沿工作成果。2006年他们共同出版的《脑中之镜:我们的心灵如何共享行动、情绪和经验》不仅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流传广远,其影响甚至波及类脑智能和机器自我意识的研究。此外,2004年前后,神经科学家诺索夫等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提出,存在“大脑皮层中线结构”是产生自我的神经相关物的假说,为哲学家关于自我意识的说明提供了新的争论空间。这一假说与1995年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尔自我的五维度说明,成为今日探索人类意识和机器意识、人类自我和机器自我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为究竟能否建构有自我意识的AMA的争论提供了新视角。
建立跨学科平台探索哲学与认知科学交融的新途径
认知科学引入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与哲学结合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认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仍然相当缓慢,2013年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成立,推动了认知科学各组成学科之间的交流。过去的30余年,国内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一批令人称道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已成为这些学科的常态。但具有独创性的实验研究的哲学探讨成果寥寥,大多数研究方法仍属于模仿和跟随性的,这与中国的认知科学家欠缺足够的哲学思维、国内哲学界缺少与认知科学界的深入交流互动不无关系。尽快搭建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跨学科创新平台,借鉴国际经验,打破文理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哲学与认知科学不同领域资源,使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应当是改变这一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未来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是社会认知与文化认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经验形成的认知特征,以及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个体、群体的信念差异,甚至不同国家间的权力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博弈等,为认知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多元视角,大量的经验证据和大数据资源有待新的说明和应用。跨学科平台一方面可以发挥“涉身性认知哲学”研究的特色积累优势,凝聚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等学科综合实力,将经验科学的成果转换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语言学、人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优势,借鉴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研究的独特资源,开辟更为开放的问题研究导向式的国际合作空间。平台还可以对当今数据化科学技术的前沿进展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机交互、数字化人类增强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逻辑、哲学、伦理与政治的综合研究等。
我们相信,如果能将哲学的前沿问题意识及批判性思维与认知科学经验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跨文化的中西比较研究,聚焦不同语境的特殊问题,中国哲学家不仅能够产出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原创性成果,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学科建制化的逐渐成熟,也将在人类心智和认知本质的真理探索中,创造出与世界各民族共享并促进理解的新知识和新思想,真正为人类未来的世界难题寻求解决之道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摘编自《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刘晓力等 著),标题和内容有调整。科学创造未来,人文温暖世界。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人文在线,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参与赠书活动,联系邮箱:houjunlin@mail.sciencep.com。
今日图书推荐
本书在追踪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前沿的基础上,首次全面阐述了哲学与认知科学在相伴相生60年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双向挑战效应”。这一判断以争论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的问题域,展现了分析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的协同共进,必将推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全书在“审慎的涉身—延展认知”的框架下建构“紧致的心智—认知架构”,面向传统哲学中的意识本体论、感知行动关系、语义学、认识论、伦理学、科学哲学、元哲学的主要问题考察了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锋和互鉴,并回应了未来超越“扶手椅”方法论的哲学究竟何为。
本书可供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及认知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