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法学院(我们的2019)
【编者按】2019年,南昌大学紧扣“本科教育年”“一流学科年”“基层组织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书写高水平大学建设奋进之笔。学校各单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即日起,官微将根据各单位报送材料,推出“我们的2019”系列,展示各单位2019年度主要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支部建在学科团队,思政凝聚奋进力量学院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和部省合建的工作任务要求,凝练学科方向、将现有教学科研队伍整合组建为"超高温材料与装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信息材料与器件"等3个学科方向团队。各团队承担学院下达的建设任务,实行有组织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在资源分配及引进人才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团队内在活力得以激发。
学院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职工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党支部建在团队,实行“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人”制,团队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和推动思政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高度融合。
聚焦部省合建任务,着力产学研用融合坚持围绕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开展科研,成效显著。张萌教授的抗菌材料获得社会资本的投入,创建江西赣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启着江西抗菌产业发展的引领之路;陈伟凡教授以纳米钨青铜涂层玻璃技术入股,在赣州市经开区创建了江西善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促进玻璃隔热行业的蓬勃发展;孙润光教授的Micr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研制的0.42英寸蓝色Micro-LED投影显示芯片在SID国际显示行业会议上展出,这是国际上首次在现场演示视频的Micro-LED投影微型显示器,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并开始给国外某大型汽车电子厂商出货。
探索由服务企业向融合企业,再向引领企业/行业转变的校企、校地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校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关系,与南昌市、鹰潭市、江西省国资委、江钨等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谭敦强教授与江钨合作开发高品质钽铌靶材技术、汤昊副教授与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都是比较成功的融合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打造一流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集中力量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复评,并入选国家一流专业。进一步打造金课,工程力学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签订“3+2”联合培养协议,邀请了包括1位院士在内的4位乌克兰专家给本科生授课,并组织资助3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了34项奖励,其中国际级奖励2项,国家级奖励18项,201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8%,升学率达45.2%。
深化国际交流,推进科研合作2019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材料学院承办了超高温材料、信息材料2个论坛4个分会场48个学术报告。邀请海内外近100余名专家,其中外籍专家40人,乌克兰和俄罗斯院士7人。
紧密围绕超高温材料制备技术与装备,与乌克兰科研院所进行深度交流合作。获得国家外专局项目资助,派送青年教师赴乌克兰科学院进行专业培训;柔性引进了包括1位院士在内的4名乌克兰的超高温材料与装备的专家,并与江西钨业、恒吉铜业、广信铜业等企业合作,共同利用乌克兰专家的技术进行合作科研。
法学院
以“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法学院党委发挥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抓实党支部工作新的发展路径,打造“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旨在融合各方人才,实现多元发展;熔断师生意志,加强教育管理;容纳多种思想,促进协调沟通。
法学院倡导党员利用法学专业走向社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和校内、校外普法实践活动。法学院党支部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重点围绕“普法基地建设”、“学生社团组建”、“志愿队伍培养”、“法律诊所设立”等四项工作。
法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赴江西吉水“产业振兴花开吉水、暑期实践落地乡村”、赴福建省福州市“脱贫攻坚,产业振兴”的两支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事迹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平台报道,成功入选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精彩作品。学院倡导党员学生以法律援助的形式服务社会,和青云谱区司法局开展“红色1+1”活动;协助2019中国建设工程法律高峰论坛;利用周末坚持为新建区凤凰山社区儿童开启法律课堂的“大手牵小手,法治春风育新苗”的活动;组织“筚路蓝缕七十周年成锦绣,孜孜以求法治建设开新篇”国家宪法日暨主题教育文艺汇演,通过晚会的形式展现学院主题教育成效。
办论坛、作报告、勤送学大力承办各级会议、专家论坛。法学院承办了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新闻出版机构的近300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出席,会议圆满开展,得到了中国日报、中文网、江西网、央广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承办五部委依法治理“校闹”文件专题调研座谈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法部、全国部分省市教育行政法制机关代表受邀出席会议。学院党员师生积极参与此次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高度赞扬。
展开专题报告,党员教师志愿送学。法学院教师党员宁立成教授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党委、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医学部、科技学院、共青学院等单位作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共九场。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开展“鹰潭市纪检监察系统名师大讲堂”活动,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就“刑事实务中的理念与实践”和 “关于违纪、违法与犯罪界定的认识”专题为鹰潭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现场送学。
药学院
“本科教育年”谱新篇章专业建设新突破。积极申报教育部“双万计划”,药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Z14高校中2个入选),继学院201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又一里程碑。
课程建设新成效。《药用植物学》新增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药理学》《药剂学》获批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获批校级教改课题1项。
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提升。16级药学专业袁富山同学在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16级药学专业徐霖霖同学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荣获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优秀论文奖各1项;15级药专业陈敬煌、王文燕在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在浩瀚杯“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7级药学专业谢根明同学在“我爱共青团之五四薪火代代传”主题海报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
“一流学科年”出新成效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药学院引进了药物化学方向高层次人才1名(熊小东博士);新增2名赣江青年学者(刘方兰、何欢);青年教师梁德胜博士、黄世博分别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后和访学;青年老师彭易安、胡建华考取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何欢、周颖两位教师在南昌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药学院教师课题实现新突破,为地方及医药行业增添新活力。药学院凌云老师中标的省卫计委课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万安县,吉安市青原区)》,资助金额达40万元,为江西省中医药资源的区域分布、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大数据建立、动态监测系统与预警体系奠定了基础,为江西十大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的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学院麦曦老师承担的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半边莲质量标准》,资助金额12万元,首次承担国家医药行业质量标准制订工作,拓宽了参与制订行业规范的新路径。
博士点建设与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药学院签订了南昌大学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协议。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原沈阳药科大学校长毕开顺教授等一行6人来校指导药学博士点建设工作并成功举办了药学前沿高峰论坛。
药学院主动融入和对接部省合建对口帮扶高校,邀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一行4人来院指导学科、博士点建设等工作,同时举行第二次药学前沿高峰论坛。
“基层组织年”展新面貌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期间,药学院班子成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共梳理查摆影响学院发展、师生集中反映的问题11项,立行立改解决5项,其余问题将纳入明年工作计划,持续进行整改,以良好的整改成效推动学院发展。
来源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药学院
封面 | 杨昊
编辑 | 邓钰梅、侯志扬、隋圆、万婷
责编 | 杜明琳
审核 | 饶勇、孔爱民、宋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