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体育大学在哪(奇缘)
近日,东京奥运会激战正酣,我们感受到了运动员拼搏的激情,更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具魅力的那一面。其中,来自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在风云竞赛场上奋勇拼搏、捷报频传,更是迎来一个个荣耀时刻,圆梦奥运。
追溯中国与奥运的渊源,从百年前穿越时代的“奥运三问”,到如今逐渐迈向体育强国过程中交出的优秀成绩单,中国人的奥运梦从南京起源,更与伫立在此的百年学府东南大学有着悠久且深厚的不解之缘。本期推送,就带你走进东大与奥运之间的故事——
奥运三问为:“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
缘起六朝松下会,托举中国奥运梦
1924年7月4日和5日,在国立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化学教室里,全国体育人士聚集在此召开了首次“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大会。会议主席张伯苓在化学教室宣布:“全国合法之体育总机关,即于今日正式成立”。机构暂定名为“中华体育联合会”,之后又改称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作为那一时期的国家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组织中国运动员参加了1928年、1932年、1936年和1948年四届奥运会。虽历经战火侵袭,但中国人的奥运梦却在烟尘炮火中愈发闪闪发光——
1932年,中国第一次派出奥运会代表团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短跑选手刘长春“单刀赴会”,成为中国参赛奥运会的第一人,解答了“奥运三问”中的第一问。而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校园里的运动场,也成为了托举起刘长春奥运梦的备战场地。
1935年9月,刘长春来到国立中央大学田径运动场(现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运动场)刻苦训练。彼时国立中央大学的体育专业的师资这时候很发达,校园运动场每天也常有一批学生在锻炼。刘长春改在这片场地训练,对于提升成绩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在国立中央大学运动场经过近一年的训练之后,刘长春又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1936年8月柏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并且于1936年6月9日当选为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田径代表队队长。他的奥运生涯得以重现辉煌,与东大校园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独有偶的是,东大的这座运动场在刘长春之后还迎来了第二位中国奥运短跑明星黄两正,他曾作为中国运动员代表参加了1948年伦敦奥运会。
在1948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创造了57秒9的男子400米栏全国纪录的黄两正,来到东大训练之后,又在这里登上了运动生涯的新高峰,在学校田径场举行的男子400米栏成绩测验里,以57 秒8又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他在东大校园里创下的这项全国纪录,直到1953年才被打破。
百年时光匆匆而逝,当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诞生的旧教室早已不复存在。后经考证,其原址范围在今天东南大学校园建筑金陵院的西半部分位置上。2014年,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特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处的原址范围内立碑,作为对于南京与奥林匹克历史渊源的永久纪念。
安静伫立在东大校园内的纪念碑,记录着历史,承载着百年前的中国奥运梦,更见证着中国逐渐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而今,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以非凡的勇气和傲人的战绩不断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升起,而东大与奥运的故事却从未止步。
奥运赛场多骄子,东南雄风助国威
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百年奥运梦得以实现,更让“奥运三问”中的又一问有了答案。以此为契机,若干与奥运相关的重大活动也先后在东南大学举办——
2007 年10 月18 日晚,在东南大学大礼堂举行了“联想中国08 奥运火炬护跑手”全国公开选拔活动江苏赛区决赛。八位在东大校园里选拔出的江苏奥运火炬护跑手,在奥运期间以亲身行动为奥运圣火安全、顺利地传递做出了贡献;
2014年,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青春南京·奥运梦想”主题活动在东南大学大礼堂前广场举行,学校获得了 “青奥小伙伴俱乐部东南大学站”旗帜,全世界关注青奥会的目光,汇集在东南大学这座中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发祥地之上。
如果说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是中国奥运之路的起跑线,那么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的东大人更是奔跑在前沿的奥运追梦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的谭淼,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005级旅游管理专业校友;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得主郝运,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校友;
2018年里约残奥会男子100米仰泳S8级比赛金牌得主、东南大学2007级人文学院校友周聪,打破世界纪录,并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34分)接力中,周聪再接再厉,以第一棒出场,和队友一起以4:06.44的成绩再获金牌,并打破残奥会纪录;
在多届残奥会上先后已获五金一银的雷丽娜,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校友……
从东大起跑,在国际赛场上斩获佳绩,他们以拼搏奋进的姿态,展现了东大人的奥林匹克精神。而进入奥运会赛场的,还不止是这些运动健儿,还有这些守护着公平与正义的裁判——
1936年柏林奥运会男篮决赛中,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的副教授舒鸿任裁判员,他还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裁判员组织——“中华运动裁判会”;
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男子项目主发令的国际级田径裁判陆建明,是东南大学体育系副教授;
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上,也有一批东南大学老师担任了裁判和技术员的工作。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出现在奥运舞台上,是东大与奥运长达九十年的历史渊源里值得纪念的篇章。
建筑无声诉热爱,钢筋水泥写浪漫
建筑,被称为是“凝固的音乐”,而东大又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在这里,人们表达浪漫的方式从来不是直接说出口,而是亲手创造它。一代代东大人用钢筋水泥的浪漫奏响了东大与奥运的壮美乐章。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体育馆,这座建造于1922年的体育馆,曾在1948年成为中国奥运篮球队的训练场地和宿舍,作为南京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体育馆,不仅为奥运贡献了一份力量,更成为了百年东大校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
在北京奥运会筹办期,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校友马林,作为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就参与主持了第29 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的总体设计。
南京青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东南大学段进教授担任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总规划师;
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并提振冬奥经济与崇礼旅游度假经济,北京延庆至张家口崇礼高速公路太子城立交景观桥作为进出崇礼赛区的门户,景观要求高,经过多轮竞争。东南大学团队创作的“冰雪五环”方案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确定为最终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正式开工建设。方案以奥运为主题,冰雪为意向,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成后将成为标志性工程。
从遥不可及的奥运梦,到如今国歌一遍遍响彻东京奥运会赛场,一枚枚奖牌背后是我们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迈向体育强国的坚定信心,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均有了完美的答案!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北京冬奥会,中国的运动健儿们也将再次书写不凡传奇!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人民网、东南大学研究生、东南大学校报、中国环境、东南大学官网、新闻网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