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哪个门可以进去(他当校长后)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6 07:21:02

蔡元培,

1868年1月11日

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今浙江绍兴)。

他曾任北大校长,

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蔡元培

蔡元培的名字中,

“元”字可以理解为“第一”,

“培”字则有“培养,教育”的含义。

这个名字或许寓示着

蔡元培与教育界的不解之缘。

今天,正值蔡元培诞辰154周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

蔡元培在教育界创造的那些“第一”

主持制定中国近代第一个高等教育法令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组建后不久,蔡元培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民国教育总长。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在任期间,蔡元培主持制定了《大学令》,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高等教育法令。该法令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这个原则在他后来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得到践行。

入主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那一时期的学生中,有很多是清政府的官员。

蔡元培在他所著的《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书中这样说:

“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有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入校视事”。入校时,他脱下礼帽向站在门口迎接他的教职工行鞠躬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京师大学堂时期陋习的革除。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时,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在阐释“抱定宗旨”时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论断,以纠正曾经许多人为了升官发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使学校成为真正做学问、搞研究的地方。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蔡元培早在1916年11月就来到了陈独秀住的旅馆对他说:“北大有许多人才,杂志社搬到北京后,《新青年》会有更多人才加入其中,一定比在上海办得更有影响力。”

之后,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社搬到了北京,还邀请了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等名家加入了编辑部。陈独秀于1917年初被聘任为北大文科学长。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1918年10月,经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并被安排在图书馆当助理员,同时旁听北大课程。

后来,毛泽东用“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八个字高度评价蔡元培。

第一次允许女性学生在北大学习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图:北大首批女性旁听生

1919年9月20日,蔡元培在回应舆论关于大学开女禁的问题时说:“即如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合之女学生,尽可报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

1920年,北大正式招收了9名女性本科生,这打破了北大不招女性学生的陈规。

第一次开设研究所、招收研究生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蔡元培认为“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自1917年底开始,北大文、理、法三科共成立九门学科研究所,并聘请诸多知名导师教学。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图: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的毕业照,一排右四为蔡元培、一排右三为陈独秀、二排左四为冯友兰

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的作者冯友兰正是那一时期北大中国文门研究所的研究生。

创办中国第一家新闻学研究团体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1918年10月,蔡元培亲自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担任会长。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蔡元培力邀曾任北京《晨报》编辑的“新闻界的开山祖”徐宝璜担任导师,讲授新闻学方面的知识。研究会还聘请了当时的著名新闻记者、《京报》社长邵飘萍为导师,讲授报纸出版、新闻采访知识。

蔡元培的诸多教育理念与实践,

比如将大学课程

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

选科制和学分制等被沿用至今。

他当校长后,北大迎来了建校后第一批女学生

图:《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的《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启事》原文

蔡元培不拘一格地招揽人才

并创办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天,纪念蔡元培先生!

编审:王海涛 赵 斌

主编:陈 曦 崔 明

编辑:马爱杰 王亭雅 王自晨

本文综合来源:北京大学校报、北京大学校史馆

视频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