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在哪(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图书馆,积石堂。摄影/陈浩
-风物君语-
高校江湖
独树一帜
黄河滔滔,兰山苍苍,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在周边交汇,丝绸之路向西而去,连接世界——这里是兰州。正是在这座独一份的苍茫“金城”,坐落着一座宏阔大气的——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远景。图/兰州大学
1909年创办,111年建校史,她是西北大地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校,学术成果辈出,被称为“兰大现象”,19位两院院士,人才济济。兰州大学,堪称为“双一流”大学中的“江湖扫地僧”。
▲ 兰州大学校史馆,里面藏着多少江湖传说?图/兰州大学
山河之间,校园江湖
黄河之畔,萃英山下,坐落着兰州大学的两处校区——城关校区与榆中校区,在一砖一岩之间,凝聚了兰州大学巍巍如山岳的气质。
▲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图/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可能是离黄河最近的大学,她已然成为兰州这座城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一个符号。校徽上的兰州大学图书馆“积石堂”,便是老兰州的四大地标之一(其余分别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图书馆,积石堂。摄/陈良铭
堂虽名“积石”,却是出自兰大人的精神家园——悠悠黄河。按顾颉刚教授《兰大积石堂记》,语出大禹疏浚黄河,“导河积石”,以积石山乃黄河源头为名,饮水思源外,更寓意学人求学证道,获取真知的源头在图书馆。
国立兰州大学时期,在原萃英门旧址,有四栋当时兰州城最高的建筑一字排开,为天山堂、昆仑堂、贺兰堂、祁连堂,名称皆取自于西北名山,乃辛树帜老校长为开阔学子心胸而命名。虽然当年的建筑未能留存,但这些名称却以兰大诸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的形式传承了下来。按辛校长说法,以山为楼名,正是“为学如为山,唯质朴足以垂久远,唯坚定足以更变迁”。
▲ 天山堂、昆仑堂、贺兰堂、祁连堂。图/兰州大学
上世纪90年代兰大新建一分部,以五岳中衡山命名教学办公楼,而沿城关校区外围,有三栋高楼次第展开,分别是观云楼、齐云楼、飞云楼,取自“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也是这种情怀的承续,虽是青春校园,却藏着天地之间的大浪漫,学子们每日穿梭在这些充满侠气的建筑里,颇有纵情江湖的豪迈意气。
▲ 兰州大学不同季节的校园风光。图/兰州大学
但兰大学子更熟悉的,还是那萃英山下的榆中校区。新生从五湖四海来到兰大,一眼望去,两侧山间,铺开一片苍茫,仔细看去,却是生机勃勃,别有洞天。
▲ 俯瞰榆中校区。图/兰州大学
这山名萃英山,本名白虎山,位于榆中校区正西,常被误记为“翠英”,反映了兰大人心中对绿色生机的渴望,而如今,苍山下绿意片片,已不再荒凉。
对于兰大情侣,登萃英山确实是一堂必修课,踏着云梯直至山顶,仰望星空灿烂,俯瞰校园灯火,一起携手仰望苍茫,才有憧憬繁花的力量。而兰大人也将登山、野营、植树等活动写进日常生活,每每登山远望,晴天如碧,天地辽阔,内心则豪情纵生。
▲ 萃英山上,风光正好。图/兰州大学
榆中校区远离兰州城区的车水马龙,环境幽静,乃是适合读书之地。这其中,学霸豪杰汇聚之地,就是名为昆仑堂的榆中校区图书馆了,这里大概是榆中校区最为热闹的所在。
▲ 昆仑堂与周边的花海。图/兰州大学
每当期末考试前,清晨五点就有勤奋的“早起鸟儿”在昆仑堂前排队等候,成为令人艳羡的先入馆者,而陆续而来的同学能把蜿蜒的队伍一直延伸到500米去,一旁与这热闹场景相对的,是昆仑堂慵懒的猫咪“堂主”,它们每日闲庭信步,睥睨着上前投喂食物的学生们,彷佛在说“放下小鱼干,快去学习!”
▲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图书馆。图/兰州大学
有道是“山色横侵遮不住,明月千里好读书”,生机勃发的兰大,正是一处学术生长的沃土。
▲ 兰州大学的校猫,守望着过往学子。图/兰州大学
百年兰大,如何在中国“独树一帜”?
兰大111年历史,就是对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最佳注解,坚韧和大气是她的气质,血管里则流淌着浪漫与奋进。
▲ 兰州大学校训石。图/兰州大学
1909年,新式学堂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建立,也是兰州大学的前身。
▲ 城关校区校友广场国立兰州大学纪念柱,后为校友墙。摄影/王瑶
抗日战争时期,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兰州虽偏居西北,青年学子爱国热情却不减,渴望将一腔热血洒向碧空,1938年,《甘肃学院校歌》应运而生,响彻西北,作为兰州大学校歌传唱至今:
▲ 兰州大学校歌曲谱。图/兰州大学
学子们大踏步奔出潼关,投笔从戎,但兰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却遭受到了日军持续不断的轰炸,这也是今日兰州大学少有70年以上老建筑存世的原因之一。然而正如顾颉刚先生《兰大昆仑堂碑记》中所述,“当知屋宇可得而毁,惟此为之于不可为之日之精神,则永永不可磨灭者尔”。
1945年,西北最高学府——国立兰州大学诞生,时任湖南省教育会会长辛树帜为校长,担起从战后废墟上重建兰州大学的重责。当时大西北教育基础薄弱,是以辛校长兴建校舍、延请名师,所谓“辛校长办校有三宝,图书、仪器、顾颉老”,更是请来顾颉刚为代表的一批名教授,一时,兰州大学学者云集,声誉日隆。
▲ 上图:上世纪90年代的兰州大学校门,下图:1982年,正在做实验的兰州大学学生。图/兰州大学
辛树帜还广泛购置图书仪器设备,搜集到了十余万册古今图书,其中尤以文史类书刊最为丰富,被顾颉刚赞誉为“卓然为西北巨藏矣”。兰大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便是源于辛树帜校长之名。
兰州解放后,国立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亦随着新中国对大西北的建设而奋进。1953年,兰州大学成为高等教育部直属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为祖国做贡献”这个简朴愿望的感召下,海归学者们和来自北大、复旦、南大等高校的师生奔赴大西北,共同点亮了兰大第一个“群星闪耀”的年代:
▲ 上图:兰州大学老校长江隆基雕像,下图:兰州大学校史馆陈列。图/兰州大学
中国有机化学的开创者之一,举家从复旦大学前往西北的朱子清教授与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创建国内最早两个核物理专业之一的徐躬耦教授;想要“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中为祖国探矿”的李吉钧院士;被杨振宁赞叹“山沟沟里竟然可以研究规范场理论”的段一士教授;更有江隆基校长在混乱不堪的饥荒年代来到兰大,稳定人心,开创兰大的学术基业……兰大今日的多个王牌专业,都是源自那一代人的坚韧奋斗。
▲ 李吉均院士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图/兰州大学
“地学三人横穿地球三极”,更可见兰大人的登峰精神。1990年3月3日,兰大校友秦大河作为“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唯一的中国人,徒步横穿南极大陆,采集珍贵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而秦大河的老师,著名自然地理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则几乎在同一时期完成了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系统研究。
▲ 上图:1981年,秦大河在川西高原考察,下图:1990年,秦大河(持话筒者)和南极考察队员做报告。
秦大河的故事又激励了当时还在兰大地理系读书的效存德,他放弃了兰大保送研究生的机会,考取了中科院冰川所,如愿成为秦大河的研究生。五年以后,他成为首个以徒步方式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至此,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和南北两极上都留下了兰大人的身影,这地理科学的三代兰大人,可称是兰大人勇攀科学高峰的见证。
侠之大者,必肥华夏
高校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兰大现象”的传说。1995年,《科学》杂志评选出中国最杰出的十三座大学,兰大居于第六。近20年来,兰大校友获得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人们都在谈论,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在投入极其有限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研成就。
之后出现的化学“一门八院士”、中科院“兰大军团”,又再一次印证了,这些“兰大现象”并不是偶发事件。
▲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积石堂及喷泉雕塑。摄/陈良铭
一位位师生的坚守奋进,让兰州大学的特色课程,颇具“天地人学”的风采,有深究基础的化学、核学、磁学;有纵情广阔天地之间的地理学、大气科学;有全国独步的草业科学;也有根植于独特地理区位,坐望“一带一路”大视野的敦煌学、中亚研究、西北少数民族研究……
而兰大人的课堂,也已远远超脱了校园。如今兰大人的新生第一课,非常令人向往,学生会踏上一次独特的壮游之旅,见识到大西北的巍巍山河,无论是黄土高原丰厚的人文历史沉积,还是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壮丽风采,乃至沿河西走廊而去的丝绸之路……都是兰大人探访、学习的地方。
▲ 黄建平团队科考、草科院科学实验、张冬菊团队丹尼索瓦人科考。图/兰州大学
年轻一代的兰大学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吾校虽瘦,必肥华夏”,就连最彰显个性的学生社团,公益类社团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从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兰大绿队,到环保社团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兰大社团的根骨,是扎在学子们的热血情怀里的。
▲ 兰大绿队、达尔文协会社团活动现场。图/兰州大学
家国情怀之余,兰大人的生活也活色生香。吃在兰大,不仅有地道的兰州牛肉面,更有“芝兰苑”、“丹桂苑”、“新竹苑”等诸多网红食堂,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尝到自己的家乡味道。
▲ 猜一猜,一碗来自兰大的牛肉面多少钱?图/兰州大学
毕业后午夜梦回,兰大人也常常忆起城关校区四月漫天飘摇的樱花,医学校区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积石堂前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特别是纷纷扬扬大雪后,天地纯白,走在校园上一条条以历代兰大名人命名的小路上,仿佛能听见时光流动的声音,感受到传承百年的浩荡故事。
▲ 兰大校园操场一角,小道雪景。摄/陈良铭
在校歌中“抛却浪漫”的兰州大学,却获得了更深远的浪漫。在这所江湖中最具侠气的大学中,兰大人脚下是厚重的黄土,头顶是浩瀚璀璨的星空,胸中是永不服输的少年心气。
▲ 积石堂前,风光正好。摄/陈良铭
- END -
文丨怀瑾(兰州大学2018届校友)、苹果
编辑 | 苹果
图编 | 王家乐
参考资料
兰州大学博物馆官网
兰大积石堂记 顾颉刚
兰大昆仑堂碑记 顾颉刚
纪录片《大道至公》
《坚守西部 奋斗为国——兰州大学扎根欠发达地区创办一流大学调查》经济日报
*特别鸣谢
兰州大学2015届校友 龙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