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大学生 上吊(建国到现在)
今天就是大年初四了!想起一周前,我们穿越大山大海、人山人海,只是为了在最重要的日子:春节,与家人团圆!
春节是我们不老的记忆,就像蔡国庆是春晚不老的记忆,也是从我爷爷辈到爸爸辈到我,心中各有不同印象的NO.1节日!
“去哪儿玩”是现代春节的代名词,去云南、西藏越野的,去广西、福建自驾的,打飞的去日韩、马来西亚扫货的等等不胜枚举...可是时光倒退回上世纪50年代,汽车、飞机还是稀罕物,旅行对普罗大众来说还是个摩登词汇。
相比一般人,巴金先生的春节代名词就是一个字:忙!1979年的大年三十,巴金先生在日记中写道:“七点半起。上午写完《随想》(九),下午校改……济生全家和符容顺来吃年夜饭。”如果没有记载他的弟弟李济生全家“来吃年夜饭”,我们真不知道是在过春节!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换件新衣,放响鞭炮,逛次庙会,就是春节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了,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我们爷爷辈、爸爸辈,他们那个年代是怎样过春节呢?
50年代·翻身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以示庆贺,表示人民的政府尊重人民的风俗习惯。
解放了,老百姓要破除迷信,过年不再兴送灶王爷、请灶王爷。“灶王爷”一家之主的地位,变成被扫地出门的角色,神像被扔在茅厕里,后来这种情况成了侯宝林说相声必抖的一段“包袱”。
如此简单的场面却倍感温馨~
那时候,孩子有新衣穿说明日子过得好~
1956年春节,《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俄文友好报》、《北京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联欢会。图为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晚会上表演相声。
60年代·集体
1958年,“人民公社化”风暴骤起,全国普遍建起了以村为单位的集体食堂,这种状况延续到了60年代初。
那个年代过春节,典型的景象是:各生产队的大街小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贴上新春联,挂起毛主席像,大街上吊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除夕夜各生产队集体食堂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家放开肚皮,拼命地吃,想将一年来亏空的油水,都一下子吃回来,会餐之后,社员们还领了羊肉馅回家包饺子。
集体性是60年代春节的特征。城里的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
六十年代,各单位也有组织文艺晚会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各自拿出拿手的节目,倒也欢乐祥和。
70年代·革命
70年代,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70年代的开篇语是“满怀革命豪情迎来伟大的70年代”,还有一直持续到1977年的“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的口号。
到了春节,上级又是“强调”又是“要求”,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狠抓革命,猛促生产,高门儿大嗓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上再动手。这叫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
旗垌大队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举办了“破旧立新迎春节”妇女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在革命口号震天响的年代,除夕夜的城里到处冷清清、静悄悄,只有革命的红旗满天飘,没有鞭炮,没有团圆的年夜饭,没有联欢会。
典型的过节场面是:一家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吃年夜饭,桌上,一块砖用红纸包着,上面端放着一尊瓷烧的毛主席半身像和左右两根摇曳的红蜡烛,还有素菜和一盘白菜包的饺子。
直到“文革结束”后,70年代末春节的传统色彩又回来了,庙会、传统小吃恢复了,人们嗑瓜子、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互相拜年。
80年代·改革
80年代的春节,电影院里终于开演了《唐伯虎点秋香》那样的彩色宽银幕港片;高档呢子马甲、半大衣、纯毛华达呢、大纹哔叽、法兰绒的料子摆进了节日的商场。
1983年春节晚会的诞生被称为是一个奇迹。第一次春节晚会的导演是黄一鹤,主持人是马季、姜昆、刘晓庆、王景愚。晚会上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吃鸡》在文革中被批判是用一只煮不烂、做不熟、咬不动的鸡讽刺社会主义,王景愚起初是不敢演的。
不知是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市场上的彩电才紧俏,还是家有彩电的人多了,春节晚会才愈发火爆,反正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80年代的一景儿。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预备好记录晚会公布的谜语的纸和笔,还要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
上图为1984年春节前夕,居民在杭州市章家桥菜市场前排队买菜。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的消费主题依然是“排队”,要想吃一顿稍好一点儿的年夜饭,对大人小孩都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
90年代·开放
1994年的除夕,北京开始拒绝放爆竹。1996年的春节有了最长的假期,从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
90年代年饭家宴挪到酒楼吃,时兴涮火锅、涮羊肉,之后是烤鸭、粤菜、川菜、上海菜、湘菜相继而至,中间还穿插着红焖羊肉、家常菜,各家餐厅为了年夜饭也绞尽脑汁,到了1996年,连饺子城也火爆起来。
到1997年旅游过年特别火爆,1996年12月,东南亚以及海南、昆明、西双版纳、厦门、武夷山等国内路线已经爆满,那年北京春节旅游过年的人数在10万人上下。
90年代是春晚最火的年代,提到春晚,就不得不说倪萍和赵忠祥。1999年最流行的歌是《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盼个团团圆圆”。
21世纪·个性多样
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人越来越多,年夜饭的规格越来越高;旅游过节依然是潮流,只是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在国内转悠,更多的人涌向了新马泰、欧美;收红包、抢红包成了春节“新项目”。
当然,团圆还是过年的主题,年根底下,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
老一辈的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在他们心中分量依然很重。
过去“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现在是元宵节人人都可观赏的传统民俗活动。
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年复一年,媒体上充满了对年味回归的讨论,事实上,有的地方在尝试通过一定的活动,唤起人们对传统的记忆。
过去天灯对平溪而言是土匪离去的信号,如今则是平溪人元宵节必办的民俗活动。
从50年代建国初期的去陋习,经过改革开放的物质丰富,再到当下的火热气氛,春节一路坎坷而来,有人抱怨现在的年味淡了,由看春晚到吐槽春晚,说明玩转年味的方式发生了巨变,你又何须拘泥于一种方式过春节,甭管你是吃喝玩乐还是出门旅游、shopping、与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春节!
<图片来源网络,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国妇女报”>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