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专业(牛)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6 03:54:01

有这么一群人,愿意把大把的时光和精力放在博物馆里,喜爱研究里面陈列的每一件展品,小心翼翼地修复、摆放,不厌其烦的向来访者讲述着展品背后的故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就是这样一群人的聚集地。作为百年名校,南开大学早在1980年就设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专业,四十年来,南开文博专业的毕业生为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文博领域担当重任。本期推送,和小编一起了解南开大学“博物馆”——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历史悠久,课程完备

追溯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培养博物馆急需的管理和研究人才,在国家文物局的建议下,1979 年11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筹备博物馆学专业,为大学培养文博人才开创了先河。1980年2月25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新设博物馆学专业——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学专业。此后,南开历史系的强大师资和文物博物馆界的著名专家,共同撑起南开文博专业的教学科研,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博物馆学专业的建立与郑天挺先生的经营密不可分。1952年担任南开历史系主任以后,他强调历史系学生,除课堂学习之外,应该到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处参观,增长见识。博物馆学专业也是在郑天挺先生的大力倡议下顺利成立,从此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冯承柏先生也是南开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1985年,冯承柏出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此时正值博物馆专业创建不久,博物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刚刚起步。借助于对西方博物馆的了解,他对博物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博物馆专业的学科体系,壮大了博物馆专业的力量。

在2000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后,博物馆学专业在2011年更名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南开文博,桃李满天下,成为中国文物博物馆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今,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课程完备,有中国通史、博物馆陈列艺术、物质文化史、古器物学等20余门。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群英荟萃,校友云集

岁月流逝,一代代南开文博学子走出校园,投身文物博物馆事业,贡献才智,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更有文博校友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员和世界许多博物馆的研究员。南开文博这一创新型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为南开百年历史,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在众多投身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南开学子中,总有人在南开与故宫之间往复流连,编织着二者相遇相知的往昔、今朝与来日。张荣198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是第一批进入故宫工作的南开人,现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她说,“在故宫工作,要发扬我们南开这种踏实、朴素、认真的精神。”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淑娴也毕业于南开大学,她进入故宫的历程曲折艰难,付出了不少努力。在她心中,南开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面对着故宫卷帙浩繁的史料档案与包罗万象的学术领域,南开“允公允能”的精神是她攻坚克难的不二法宝。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近年来,南开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重视实践性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生实习活动,让南开学子更好地掌握专门技术。2016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刘云起,专业保研综合排名位列第一,保研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南有嘉鱼”团队打造虚拟仿真课程,项目参加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举在天津市斩获金奖;天津高校首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也是全国高校五家传习所之一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南开大学传习所”在学校揭牌成立,首期3名学员拜师学艺……推动下一代对文物的正确了解与保护,是南开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收藏丰富,展览多样

一流的大学,应该建设一流的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自博物馆专业开设以来,就筹建了文物陈列室。此后,学校在国家文物局和各地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南开大学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都曾调拨馆藏文物给南开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用于教学标本。截至2014年,南开大学博物馆已拥有国家一二级文物的藏品总量近三千多件,其中既有原南开大学的部分藏品,也有社会各界人士捐赠。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其中,著名历史学家刘泽华教授作为有名的“教授收藏家”,就曾将他数十年来悉心收藏和研究的数百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南开大学博物馆”。如今,位于八里台校区范孙楼一层的博物馆文物展厅,面积约300㎡,以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展为基本陈列,共展出馆藏精品文物200余件,包括晨光初现、武功外悠、礼乐内辑等9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从石器时代至于明清的社会物质生活面貌。

同时,博物馆的发展也广受关注。自对外开放以来,时任新加坡总统、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英国驻华大使、教育部副部长、周恩来总理侄女等有关领导,著名艺术家范曾,著名学者叶嘉莹,南开“校父”严修曾孙女严文苓,以及学校历届校友等都曾先后来馆参观。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如今,释放文物资源潜能,挖掘文物资源价值,使博物馆事业发展成为促进南开大学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新亮点。

2017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共同承担了汉十高铁(武汉到十堰)文物保护工程,先后完成了9900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工作,揭露遗迹67处,出土文物728件;

2019年,博物馆根据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特策划了名为《把历史留给未来—南开大学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的图片巡展,以图片加文字介绍的形式展示了南开大学博物馆和八里台校区内具有历史意义、承载百年南开品格的建筑、雕塑、纪念碑等建筑和设施;

2021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外交思想图片文献展通过大量珍贵史料、纪实照片再现了新中国大国外交历程,旨在引导南开师生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使命担当;

……

牛!南开大学“宝藏”专业:坐拥“全国第一”美名,毕业生在故宫任职!

斩获中国史学界最高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物馆馆长刘毅曾表示,“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学术要求,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规定动作’。”相信对于南开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的学子而言,纵使不能“行万里路”,也必然可以在丰富的馆藏文物中“读万卷书”,翱翔历史书卷,缔造未来辉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南开大学官网、官微、明清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