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黄帝内经)
推荐语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摘要]
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辨证的论述,分析其辨证思路。《黄帝内经》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涉及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气血、阴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思路是其创新点,将肠腹疾患与自身气血阴阳经络以及五运六气、外邪、虫疾等外在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其中有对“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运气”等诸多阐述,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肛肠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在《黄帝内经》中多有记载,《素问》中有80处有关大、小肠记载,其中4处有关痔的记载,《灵枢》149处有大、小肠相关性记载,3处有关痔的记载。
《黄帝内经》不仅从病因、解剖、生理病理等多方面论述了肛肠疾病,还形成了独特的肛肠疾病辨证思路,基于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辨证、内外因、气血、阴阳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奠定了肛肠疾病的诊疗基础。
1、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指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运气的变化影响着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因运气太过引起肠鸣腹胀。不同年份、时刻的运气对于肛肠疾病的影响也不同,例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上临太阳,则雨冰雪,霜不时降……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
岁土太过则腹痛为主,上临太阳则腹满肠鸣,各不相同。同一运气,不同强弱引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甚则……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
同一阶段的运气也可以相互转化,正如《灵枢·论疾诊尺》论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运气的变化规律时刻影响着疾病的变化与转归,把握运气辨证时机是诊治肛肠疾病的重要环节。
2、脏腑传变
中医学认为脏腑密切相关,各脏腑之间功能上相互促进,病理上可传变影响。《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肛肠疾病的脏病传腑、腑病传脏,脏腑之间互相传变的多种情况。
正如《素问·大奇论》曰:“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肝、心、脾、肾疾病皆可传变肠病,脾病及肠则自愈较快,肝病及肠则易治,肾病及肠则大便下血,心病及肠则身热难愈。脏腑虚实寒热也可波及大小肠,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气厥论》记载:“肺移寒于肾……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脾病之虚则腹满肠鸣,肺脾膀胱热胜则肠鸣、肠腹不通、癥瘕积聚。
《灵枢·小针解》曰:“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生理状态下清气归于肺,浊气下沉肠胃。当脏腑气机不利能造成肠腹变生他病,《灵枢·平人绝谷》曰:“胃满则肠虚”。胃气壅塞中焦,不能下通于肠。《灵枢·胀论》云:“六腑胀,胃胀者……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䐜胀,引腰而痛”。因清阳不得流通,肠胃之传化失度,浊壅不行。《素问·咳论》云:“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肺气宣发失司、心气不足则大小肠为之患病。
此外,其他脏腑功能异常可直接传变于肠,《灵枢·本脏》曰:“脾下则下归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灵枢·本脏》云:“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描述了其他脏腑功能状态、病理变化直接传于肠,变于肠。
依脏腑传变规律,可以预测肠病的发生发展,如《灵枢·病传》记载:“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脏腑传变是他脏他腑对于肠病的影响,通过传变后肠病的临床表现可以辨证推断脏腑病机。
3、经络辨证
经络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大小肠归属手阳明、手太阳,与全身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经络辨证是肠病辨证的重要思路。
《内经》中记载有外邪通过经络传变于肠病,如《素问·皮部论》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另如《素问·缪刺论》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经脉不利可致肠中生疾,如《素问·厥论》云:“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少阳厥逆,机关不利……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经脉盛衰对于各种肠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盛衰的状态对应不同的肠病临床症状。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膈咽不通”“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溏,则寒厥于肠”。
络脉、别络的病变也波及肠腹,正如《灵枢·经脉》记载:“足太阴之别……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足太阴脾经络脉入肠胃,脾经气机上逆时肠腹失调,发生泄泻、肠中气胀。
《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载有“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脉络血管纵弛不收则发展为肛管静脉曲张型痔疮。肠病的经脉辨证不局限于手阳明、手太阳本经,也不局限于表里的手太阴、手少阴经脉,与其他经脉及其络脉、别络都有密切关系。
4、内外因辨证
内外因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思路,是古人重视天人相应的朴素辨证思维。内外因的辨证分析贯穿于《黄帝内经》各个篇章,对于肛肠疾病也不例外。
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积滞导致肠腹气机不利,发展为痔。再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饥饱失调都会引起肠脏不安。
肠腹虽居于下焦,风寒热邪气仍可内传于肠。如《素问·风论》曰:“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灵枢·九宫八风》云:“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风为百病之长,无孔不入,穿肠入内,引发肠鸣腹泻。寒主收引,客于肠腹不移,引发疼痛。《素问·举痛论》载:“寒气客于肠胃……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者,恶气乃起,瘜肉乃生。”热炼精液,“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灵枢·师传》曰“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热病》曰“热病……寒热痔。热病,体重,肠中热”。内因饮食,外受寒热,皆可引痛于肠。
《灵枢·上膈》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正如《灵枢·小针解》云:“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肠薄气弱,易受到内食饥饱、寒热外邪的侵扰。内外病因的辨别,以及内外因素的复杂存在对于辨别肠病来说,至关重要。
5、气血辨证
小肠多血少气,大肠多气多血,气血的多寡直接影响着肛肠疾病的病理状态。如《灵枢·根结》言:“血气竭枯,肠胃慑辟,皮肤薄者,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气血枯竭肠腹不容,功能失调。再如《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气不足固摄失司则大便溏薄。
当气血过盛时,也会伤及肠道《灵枢·四时气》载有“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气血多少的迥异,直接关联着肛肠疾病的虚实状态,准确的辨证是治疗取效的关键。
6、阴阳辨证
阴阳为疾病之本,阴阳辨证是肛肠疾病最基础辨证要素。阴阳失调则肠腹气血逆乱,变生多病,《素问·阴阳别论》记载“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如《灵枢·五邪》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平衡则脏腑安定,《灵枢·根结》载:“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辨证不忘阴阳,阴阳为病之根本,把握阴阳平衡辨证才能安和脏腑。
7、其他
《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很多其他辨证。例如《灵枢·厥病》中肠腹虫瘕蛟,“肠中有虫瘕及蛟,皆不可取以小针。”再如《灵枢·淫邪发梦》淫邪导致的气机逆乱“厥气客于……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以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厥逆,《灵枢·癫狂病》曰“厥逆腹胀满,肠鸣”。
还有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素问·腹中论》云:“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对于肛肠疾患的记载,有大小肠的解剖、肠病的治疗内容,对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有较多的论述。
从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阴阳、气血等方面提供了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并详细阐述了不同辨证角度下的临床分析,从临床表现来推演病机,通过辨证来指导治疗。多角度的辨证,为临床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基础。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03500)
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责任编辑:吴素芹
@头条小助手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问题可留言,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