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大学(为了探究性行为)
人类性行为历史中,都做过哪些疯狂的实验?
这些疯狂的实验中,都得出过哪些实验结论?
本篇文章为你揭秘。
性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是讳莫如深的。
它私密但同时让人充满好奇,在《疯狂实验史》这本书中讲到的实验中,就包含了好多个性行为探究的实验。
下面为大家一一揭秘。
1、出轨女学生进行性试验
约翰•B •沃森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家,1915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
当时的社会还并不开放,很多人把性生活视为堕落的行为并由 此将其看作一种疾病。
但沃森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有必要对性行为展开心理学研究。
从1917年开始,当时39岁的沃森教授和小他20岁的女学生展开了就这一敏感话题的研究。
沃森教授详细记录了他和女学生发生关系时的身体反应。
而他也成为记录这一行为的第一人,在《认识人类的行为》一书中,第一次对该研究进行报道。
但是作为教授夫人,肯定是不能容忍这种实验,即便实验,参与的实验对象也应该是她!
一气之下闹到学校,最终,沃森教授以离婚收场,也丢了他的教授职位,转而从事了广告业务。
补充一点:后来他娶了那位女学生为妻。
到底是为了实验而献身,还是献身的情况下,顺便实验,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2、培养基中的亲吻实验——不要亲吻化妆后的嘴唇
20世纪初,人们对传染病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了防止传染病,人们提出拒绝接吻,甚至还出现了“反接吻联盟”。
可是美国人不想因此而被禁止接吻,所以美国的科学杂志《科学与创造》在1927年做了一项实验。
实验要求几位先生和女士,亲吻一只盘子里的无菌培养基。
外国人的实验可真会玩啊!
然后他们将培养基在37.5度的保温箱中放24小时。
亲吻时黏附的细菌在这段时间内明显生成了小的菌群。
通过计算得出原先的细菌数量。
可以得出原先存在的、单独无法证明的细菌的数量。
至于到底会不会传染传染病,实验没有给出明确解释,但是却意外发现,涂抹口红的女士携带的细菌要比不涂,多得多。
所以最终实验得出结论,不要亲吻化妆后的嘴唇。
3、性高潮易猝死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有位医学家,名叫恩斯特•博厄斯,他最早改进了心率计,人在活动时,照样可以测量人的心率。
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很快就被用于实验研究。
博厄斯和同事利用心率计测试了 51个男人和52个女人的生命体征。
借此确定他们在不同状态下的脉搏数,得到的数值如下:
吃饭102
打电话106
清晨洗漱106.7
听音乐107.5
跳舞130.6
体操运动142.6
而他们还想测量人们性行为时的脉搏数,好在找到了一对愿意参与实验的夫妇。
他们亲密运动时,测量记录了心率脉搏。
结果发现心率达到巅峰值,148.5,比做体操运动时都快。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在高潮时容易猝死。
当然书中,还记录了一个博人眼球的点,那天晚上从23点20到23点45分,妻子的心率出现了4个高峰。
4、颅内高潮真的存在
现在我们经常把大脑的快速思考、观点在脑海中的交锋称为颅内高潮。
但是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原来真正的颅内高潮真的存在。
1949年的一天,德国耶拿大学的附属医院迎来了一位奇怪的女患者。
对于自己的就医理由,她遮遮掩掩,好像很难启齿。
后来经过反复询问发现,这位30岁的女子,仅通过幻想就可以达到性欲高潮。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单单把双腿压在一起,就可以做到。
对科学家们来说,这是绝佳的实验对象。
他们进行了多次试验,发现性高潮中,该女士的收缩压由50毫米汞柱暴涨到160毫米,比产妇分娩承受阵痛时的血压还要高1/5。
他们又让这位女士去爬楼,结果发现即便爬6楼,她的血压也仅仅上升了 25毫米汞柱。
这个实验首先证明这种有着特殊技能的人的存在,另外证明高潮时人们的心率将达到巅峰状态。
5、面对性挑逗,男女截然不同的反应
1978年春天,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校园内,16 名女性遇到了非常直接的搭讪。
一位年轻男子径直走过去,问道:“我深深地被你吸引了。在我眼里,你美如西施。你愿意今晩跟我XXOO吗?”
所有16名女性都拒绝了。
她们回答道:“你肯定在开玩笑。” 或者:“你在说胡话?滚开!”
而遇到年轻女子搭讪的16名男性,则有12人表示了同意。
回答是:“咱们干吗要等到晚上?”或者:“今天晚上不行,咱们明天吧?”
这是心理学家拉塞尔•克拉克(Russell Clark)设计的一个实验,他想弄清楚面对性挑逗时,男性和女性的反应有何不同。
实验的结果清晰明了。
但是克拉克却一直无法发表这一实验结果,直到11 年后,这项研究成 果终于在1989年发表在《心理学与性》杂志上。
克拉克非常表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对称的生理。
“生一个孩子,男性只要忙碌一阵子,花费不了多少精力。一位健康的男性甚至可以’制造'无数孩子。与之相反的是,女性的生理构造决定她们只能孕育有限数量的后代。”
男性和女性在性生活上的成本不同,造成了克拉克实验中所观测到的两性举止行为的差异。
6、他们在核磁共振仪里亲密
科学家为了研究人类性行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被用来做检查的核磁共振仪,都被派上了用场,用于观察人们在进行性行为时的身体反应。
1992年10月24日,40岁的荷兰女子伊达•萨贝斯和她的伴侣朱普赤裸着躺在试验台上,一位放射学家把实验台推进核磁共振仪内,箱体的直径不足50厘米。
随即,放射学家离开房间。
控制室内,2位医学家威利布罗德•魏马尔•舒尔茨和佩克•凡•安德尔 在等待一幅历史性的画面。
具体细节就不做描述了。
总之,在实验过程中,这对夫妻很多时候需要几十秒保持不动,这样仪器才能完成扫描。
实验结束后,凡·安德尔把图像数据整理起来写成论文发表,但是频频被拒。
后来他又公开召集参与者,找来8对男女参与实验。
最终这一实验图像和结论1999年被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结语:
纵观各种科学家,他们的血液中都流淌着疯狂的因子。
或许正应了那句话,不疯魔不成活。
因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坚持不懈,科学界才能变得开花,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让我们开眼的实验。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