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800字大学生(以自我)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4 22:36:02

过去800天,我每天都要写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几乎把一天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每天什么时间看书,看什么书、怎样看书,其实都有一条清晰的路径,都是下意识要去完成。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当你将一项行为内化为了习惯,便节约了脑力,提高了效率,不用再思考“我到底要不要学”等问题。

然而,这种以读书笔记为手段,完成每日的学习目标,已经渐渐跟不上我学习的需求。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一、过去的收获:读万卷书是升维思想的必由之路

过去的800天,我的收获无疑是很大的:我了解了心理学的“前景理论”等知识,对认知自我很有帮助,是我走上长期主义、坚定投资自己的第一原动力。

我了解了金融学的“无风险套利模型”、“MM理论”等模型,还有经济学的“供需模型”等,对我理解市场很有启发,帮助我完成了资产配置。

我了解了生物学的“变异+选择=新物种”、“物种隔离”,对我解释创新很有意义,也是直接推动我本次学习创新的动力。

过去我认为,读书是一项水磨功夫,沉下心来慢慢读、慢慢记。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但这种速度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因为有太多的知识需要了解。

戴维•温博格在《知识的边界》里说道,知识网络化的今天,更重要的不是信息超载,而是过滤器。我需要一套方法论,一个适合我个人成长的筛选器,来帮助我看待世界、辅助决策,来帮助我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进步。这就意味着,我需要大量阅读,按照如今一年精读50本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边读边写笔记的方法已经渐渐跟不上我的知识需求,以往缺乏对社会的基础认识,缺少对职业规划的准确认知,所以在慢慢摸索中,依靠读书笔记的方法,不断升维思想,丰富知识,取得的效果十分突出。

现在,已经找到了我要深耕的领域,就需要以最大的气魄、最大的精力投入,过去的学习速度、学习质量已经跟不上需求,知识体系、思维模型的搭建愈来愈模糊,革新迫在眉睫。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二、过去为什么没有成功:什么成就我们,最终也会束缚我们

实际上我从去年八月就开始有意识地想要革新这个学习方法,为什么没有成功?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我在舒适圈内已经麻木下来,对沿着过去的方法获得进步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这种严格的时间管理方式扼杀了其他管理方式的创新。

但是,最大的原因不是舒适圈,而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想清楚:我到底该不该进行学习方法的革新,这么革新有没有作用?万一没作用,那我岂不是浪费了时间,也打破了我坚持800天的习惯?

这种思想,就像绳索一样束缚住我。

但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种革新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旧有的模式难以支撑未来高速发展的需求,不革新,就落后。

那为什么要想明白、想清楚?

我认为光想是没有用的,一方面要想得透彻,另一方面是必须去实践。我们每个人说起对未来的计划总是头头是道,有人说我看中了那家新开的商铺,未来肯定能赚钱;我发现一个价值一百万的生意,前途肯定很大••••••诸如此类,大部分人都只是停留在“想”,而且这个“想”,也不清晰。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稻盛和夫先生在创办KDDI前,就不断在脑海中勾勒未来的蓝图,甚至把通信费用、手机价格等细节都想到,这种“想”,才是真正的想清楚、想明白,再后来KDDI就变成了世界500强。

而我们很多人的“想”只是停留在想一下,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认为可以如何如何,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这么做之后,有哪几种可能会发生,这几种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该用什么方法控制风险。长此以往,变成了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之人。

当然,我也没有这种勾勒未来的能力,所以我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三、微小迭代、持续进步:新时代大概率致胜之路

埃里克·莱斯(Eric Ries)曾在《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出过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MVP的理念提倡的就是进行“验证性学习”,先向市场推出极简的MVP,然后在不断地试验和学习中,迭代优化产品

对我来说,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采用MVP法,以最小代价尝试未来创新。我可以兵分两路,一边采用过去的方法,沿着过去的路径走;一边用新的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迭代。先尝试一个月时间,再回来评估效果。

这就可以避免学习的效果不佳,浪费时间,看哪一种学习方法更好,就可以使用哪一种。当然弊端也有,那就是需要的时间更多,必须进一步压榨休息时间。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始新的学习方式:细数800天学习之路

第二,采用交替学习法,加深知识的理解。交替学习是一个认知科学的术语,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和交替学习相对应的是集中学习。

交替学习以前一直被用在音乐教育和体育训练中,比如,体育教练会让运动员交替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来保证运动员的局部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后来,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交替学习和大脑的辨认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题型掺杂到一起,会迫使我们去分辨每道题属于哪种类型,把题型跟我们已知的解题方法相匹配,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比如说,很多人都觉得应用题太难,就是因为应用题很少会明确指出应该用什么概念,哪个方法来解题,总搞得人措手不及。这时候,交替学习的好处就凸显了,它能让我们的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快速分辨出这种情况应该用什么方法应对。

第三,坚定做长期主义者。长期主义的底层算法,是贝叶斯更新,追求大概率胜算,而且时间越长,胜率越高。因此,长期主义的本质,就是自我成长。

在未来,我还会不断迭代我的学习方法,因为长期主义是对求真的信仰,而对于“眼前一手”,则敢于随时调整自己的信念。

只有如此,才可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实现时间的复利,空间的复利,资金的复利,以及自我的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