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大学校长富裕灵(徽商为何想要)
“商人重利轻别离”,古代对于商人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往往会将其与功利直接联系起来,并不会将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和商人联系起来,更别说是“慈善家”了。现代许多明星或者商人都会做慈善,并且获得一个“慈善家”的名号,无论是真善还是伪善,这些商人们为公益事业都贡献了不少的财力。
在古代社会之中,很少人会有这样的觉悟,商人更是无利不图的存在,但是徽商却在中国古代的商人行列之中独树一帜,不仅仅热衷于公益事业而且还热衷于给自己一个“慈善家”的名号,那么其究竟是趋炎附势,还是真的热衷于公益事业呢?
一、覆盖面极广的徽商公益事业
1、热衷于投资教育事业
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每一个人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取知识,最终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古代人凭借读书可以获取功名,现代人能够通过读书获得各种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谋生。徽商在大的时代环境之下,对于学习和教育十分的重视,其不仅仅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还热衷于兴办教育,为各种学校能够持续发展提供物资。
宋代的文化普及以及书院的建设很大一部分的投资与徽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是宋元这个两个时期,徽州地方的书院堪称是全国之最,展现出徽州的气派以及徽州百姓对于教育的重视。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徽商在创办义学,私学,学院多方面都出了不少的钱力。比如:徽商罗元孙,为了支持教育事业,还买下了数十间屋子和百亩的田地去开办义塾,需要说明的是私塾往往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义塾就是完全的免学费了,而且其还专门的请当地有学问的人来做老师,可见徽商的财大气粗。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形成了一股行善的风气,这不仅仅影响了明代,甚至是清代也继承了这样的风气。
除了兴办义学之外,在明清时期,这些徽商还对官学的开办进行捐款。比如在徽州这个地方,之所以这里的官学学府能够修建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的徽商进行投资和修建的。
由此可见,自宋元以来徽商在教育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的发展和推动也离不开徽商在背后的出钱投资。
2、热衷于投资修路搭桥
由于在古代社会之中我国有着许多湖泊和江河,因此古代社会的人们往往会根据地形和江河来划分封地,比如江东和江左,江右等。根据这些河流来区分各地,是古代人在各国争斗之中利用地势优势来决定的。江河往往将两地隔绝,那个时候没有桥,要想过来就需要绕道或者游泳,这些危险指数都很大,所以许多地方往往会借此来阻挡敌人。因此河流成为了阻碍人们前行的一个重要障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国家开始投资修路搭桥,但是这远远不够,有了徽商的慷慨解囊,一切也都变得更加容易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明代曹显应父子就曾出资在练江上修建了一座万年桥,不仅仅如此,七都的文济石桥和延福石桥都与他们父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人看来,修桥可谓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而这些徽商往往会因为修桥直接扬名立万,而且在古代的功德桥上还会留名。
徽商不仅仅热衷于修桥而且还热衷于修路。在道路的建设上,徽商可谓是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当时修建祁门大洪岭山路的时候,在这里就对当初出资的百姓进行登记,其中就有记载大大小小的商号351家,并且大家总计捐钱 5306千文。可见当时的徽商对于修路都是十分大方的,而且根据地方史的记载,清歙县商人江演见看见家这边的山岭较多,路不太好走,还曾直接向当地的知府请奏,希望能够修路,并且自己原有捐献金银百万。
3、致力于救济灾荒
在古代社会,由于并没有堤坝建设和一些科学的救灾措施,所以遇到水涝洪旱等灾害往往是大面积的遇难,普通老百姓可谓是损失严重,因此在徽商往往会对于这些相邻进行救助,虽然这些天灾也导致自己受损,但是徽州家族都有家规,并且将善直接作为了法律规定。
因此徽商们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徽州全境就曾发生罕见的山洪,百姓可谓是难上加难,然而徽商却鼎力相助,纷纷集结抗灾资源,为百姓们运来了粮食和用具,减少了一定的死亡人数。徽商的这种精神至今都被商人们学习。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徽商,徽商的公益事业可谓是覆盖了封建社会时期的各个方面,那么如此财大气粗的徽商为何会追求所谓的“慈善家”的虚名,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二、徽商追求“慈善家”名号的背后
1、盐商的趋炎附势,追求自身利益
所谓的徽商财大气粗,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获取更好的利益罢了,借着“大善人”的名号,其能够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从而打压对手,获取更多的利益。说得好听一点叫做公益事业,说得难听其实就是一种贿赂。
明清时期的盐商就是如此,为了获取对于盐业的垄断地位,其在慈善事业上出手大方。比如在当时社会上闻名的两淮总商江春,其积极的参与慈善事业,获得了两淮地方政府的支持,于是其在两淮盐业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从而获得盐业的垄断经营权,获取巨大的利润。因此他们积极的参与修路和救灾也只是为了讨好朝廷,拿出的这笔巨款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捐款就显得十分的小头了,这样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2、光宗耀祖,为家门争光
徽商在家乡徽州这一块慷慨解囊,积极的参与公益事业,其实更多的是彰显自己的财大气粗和自己的一家荣耀,所以各个徽商都会争先恐后的参与捐款和家乡的建设之中,好像谁捐款捐得多,谁为家乡贡献得大,谁就能够获得“大善人”的称号,这样一家人都会觉得在别人面前十分的争气。
在古代社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光宗耀祖早就成为了大多数人共同的信念,能够在自己家乡声名赫赫,让自己的家族和家人留名都是一件备受推崇的事情。因此在心理上,为了光宗耀祖和展现自己的不凡作为,许多徽商也会纷纷的慷慨解囊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3、奉行儒家思想为行动指南
而另一方面,在明清时期儒学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仁义礼智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许多大大小小的徽商从小也有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因此往往会以仁爱去对待身边的百姓,在百姓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所以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这些徽商也会慷慨解囊,接济百姓,做到了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就拿当时著名的徽商瑏瑥来说,其就曾直接说过这么一句话:用经商所得来的钱,奢侈浪费,自我享乐,就是对上天的不恭敬; 如果十分小气,吝啬不用,那么就是违背了天意。因此许多徽商之所以大行善举,也正是受到了儒家思想之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4、动了悲悯之心
并不是所有的徽商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或者不是自发性的从事公益活动,有些徽商则完全是动了悲悯之心,看见他人有难处就想给与帮助,希望能够帮助百姓们度过困难,他们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自己力量不足够也会穷尽所有去帮助他人,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慈善家”。
总而言之,无论是伪善也好,还是真的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徽商都为当时的人们和当时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一面。至今慈善事业依旧存在,许多慈善家也是秉着一颗纯洁的心去接济和帮助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
三、总结
可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无论徽商是真的心存善念也好,还是徽商只是想要追名逐利也罢,都不能忽视其对于公共事业的贡献。浮世万千,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区分,不去看其背后,徽商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桥路建设的贡献以及救灾的慷慨解囊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以善良之心去揣测人心,我们也将收获一颗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