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是哪个大学(世界语)
涉及世界语|上海外国i语大学学者宋炳辉:从弱势民族文学看中外融汇促文化交流
原创 SISU 上海外国语大学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组织评选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上外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所著的《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一书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提及世界语(Esperanto),我们似乎知之甚少且觉之陌生,但事实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包括鲁迅、茅盾、巴金、萧红、萧军、丁玲、王鲁彦、金克木等人在内的众多中国作家和翻译家都曾学习过这门语言,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参与了中国的世界语运动。而这一事实的重新发现,得益于宋炳辉多年来对“弱势民族文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发展之关系”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拓展。
宋炳辉在上外翻译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发言
▌四本书和一个问题的再阐释
“十年磨一剑,文章始能成”,人们常以此强调做学问的艰辛,然而对于学者而言,十年的时光或许只是一位学者上下求索的必经时段,学术成果的炼成绝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学者们不只一个十年的付出和沉潜。宋炳辉《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一书的集结便是如此。
宋炳辉对“弱势民族文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发展之关系”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而聚焦于东欧文学,以及大量相关资料的发掘整理则发端于由谢天振先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彼时,宋炳辉先后承担了其中“东、南、北欧诸国文学的翻译”和“亚洲诸国文学的翻译”两个部分内容。虽然涉及时段只有半个世纪,但由于资料零散、鲜有关注,宋炳辉往往要从现代文学的期刊、报纸中翻找原始材料,整理过程极为繁琐且不易。“这项工作从1998年开始着手进行,如果从那时算起,我关注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至今已过20年了。”
此后,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宋炳辉不断累积资料,持续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2007年,他的阶段性成果《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在“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丛书中。而在201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东欧卷》则是宋炳辉与北外欧洲语学院的罗马尼亚语专家丁超教授历经12年完成的学术著作,该书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欧文学交流的历史材料,对后续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随着新材料和新见解的累积,论著《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于2017年结集出版,与南大版《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相比,此次“重版”无异于一次“改写”。宋炳辉删改了近五分之二的内容,放弃了此前对日本、俄国、意大利等国家及整个南北欧地区的合论,选择聚焦中东欧地区,从而揭示以东欧文学为典型的“弱势民族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意义。
▌“从两个传统看中国民族文化的主体建构”
《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一书以晚清至20世纪末之际大量汉语译介材料的发掘、整理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东欧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影响、接受以及研究的百年历史,并在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的背景下,分析其对于中国文学现代进程所发挥的文化功能,为完整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转型、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与外来文化、文学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填补了空白。
宋炳辉尤其关注“世界语理想与弱势民族文学译介和影响”的问题。民国时期,中国对东欧文化的译介不在少数,但往往经由第三种语言转折翻译而来,其中从世界语(Espeeanto)转译者最为集中且特殊。“这种通过第三种语言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既是一种迂回的摆渡,也是一种双重的文化信息过滤,它必然会带来这种中介语言和其所在国家的时代文化思潮的某些特征”。世界语作为一种人工创造的语言,对拉丁语语法与构词方式进行了一定简化,本身隐含一种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理想,体现出弱势群体反抗强权、追求民族平等的愿望,中国的翻译家基于理想主义的背景学习倡导世界语,而这些世界语者中就包含了一大批左翼作家、左派的政治家以及与中共有密切关联的知识分子,体现出其与中国思想史的密切联系。
宋炳辉(第一排右二)与学生合影
宋炳辉认为,西方文学与非西方文学,强势文学与弱势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传统,只有结合两个传统,讨论中外文学关系对于新文学发生的意义才会更加完整。“中国文学与以西欧文学为代表的强势文学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从中国文化看西方,存在着一种既是老师又是敌人的矛盾心态,这种基于民族情感的心理扭曲和压抑,恰恰能在弱势民族文学身上得到情感的缓解。”“相对于强势的西欧文学而言,以东欧文学为代表的弱势民族文学传统包含着反抗强权、追求民族独立的思想主题,这种主题与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独立,渴望摆脱半殖民地地位的精神思想具有共通之处。”宋炳辉意在从这种镜像式的认同中反照出“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现代生成和演变之路。
▌“融汇中外,才能走向世界”
参与美美与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右二为宋炳辉)
比较文学素以语言、文化、国族、学科等跨越性研究为宗旨,自其萌生期开始便始终面临着差异与普世、多元与整体的形而上命题的挑战,在宋炳辉看来,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比较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异同、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阐发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意义等问题本就是比较文学的学科命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比较文学理应承担更加重要的学术使命。“当前比较文学面临的各种问题,既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内部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时代文化的问题。”
疫情期间博士线上答辩(右二为宋炳辉)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五大分支之一,既是上外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容,也是上外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术方向之一。宋炳辉认为,外语学科结构的这一变化与当前时代任务和命题相呼应,而结合时代语境,促进中文与外文学科下两个比较文学专业的融汇交流,对外国语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文学科与外文学科在学科背景、学科理论储备上各有不同,但同样要求一种比较视野:中文学科的研究需要在明确中外文学关系的前提下研究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研究则应站在中国立场上,基于两种文化差异的视角来研究世界文学。”他认为,以中文学科为背景的学者应思考如何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阐发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意义,以外国文学为学科背景的学者则可以从多种语言入手研究世界文学的谱系,“只有中外文学不同学者团队的融汇交流,才能更好地阐释中国文学世界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中外文学的交流,推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宋炳辉著作陆续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
来源 |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视频|ITC 文字 | 张燕姿 编辑 | 梁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