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带着满满的期待与欣喜,伴着父母的声声嘱咐,背上行囊,载上理想,跨越地理距离和茫茫人海,向那所梦想学府步步迈进。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矗立在长江之滨,迎接一代代新鲜血液,遇见一年年生机盎然——
同学,快递到了
录取通知书,是学校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历经千山万水,武汉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载着祝福与鼓励来到手边,这是成为一名武理人的入场券,给予新生专属的校园印象。通知书以红色为主色,封套中心圆形镂空,将学校校徽呈现其中,印上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镌刻上“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校训和“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浓浓的武理氛围扑面而来。
除了录取通知书,学校还为2021级新生寄送了英语水平测试及各类实验(试点)班选拔通知、本科生资助政策简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指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等大学生活“攻略”,为同学们报到、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为往昔的寒窗苦读画上句号,2021级小萌新在这个夏天迎来最好的结果。思绪万千,展望未来,他们将在武理打开崭新的大门,在自律的陪伴下继续努力,实现理想中的成就与美好。征途漫漫,于“理”开启。
武汉理工大学在时代的洪流中发展沉淀,吸引着广大学子来校学习知识、追求理想,带来了生机盎然,散发着光辉力量。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来,协调融合武汉工学院、国立海事职业学校等学院,于2000年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武汉理工大学,在新纪元里开启了新的征程。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眸过去的流金岁月,武汉理工大学在曲折中坚毅行走,高唱“奋进武理”主旋律,坚定不移地擦亮武理这块金字招牌。风华悠悠,征程漫漫,如今,所有武理人正凝心聚力,共同为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同学,今早有课
入学的好奇和激动弥漫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上课铃声响起,唤回远飘的思绪。朋友圈呈现着五花八门的课表,陌生的专业课名字传入耳朵,小萌新们在武理的广阔博学中寻觅着、遨游着。
武汉理工大学设有25个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与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相关的是武理传统优势专业;信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等专业发展迅速,实力强劲。
近年来,为与社会发展接轨,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增了一批紧跟时代发展、相关领域人才较为稀缺的专业。2018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生物制药2个专业;2019年,新增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工程2个专业,新设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2个中法合作办学专业;2020年,新增导航工程和应急管理2个专业。2021年,学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和大数据管理运用4个专业,受到考生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
百廿余年,一代代武理人的呕心沥血,才成就了武理今日的辉煌。他们站在三尺讲台,诠释师道之义,将毕生所学授予学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542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6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4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4人,学科首席教授64人,产学研特聘专家27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50人,精品课程教学名师139人,青年拔尖人才90人……这里群英汇聚,他们深耕科研,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在这样雄厚师资力量的加持下,武理教师们用诚挚教书育人,用知识建设国家,为无数学子的梦想助力添彩!他们化作点点烛光,照亮学生成人成才的希望;筑起座座灯塔,指引学生成功成名的航向。有了他们的“护航”,才能造就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希望。
同学,要不要做个项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武汉理工大学洋溢着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为师生科研实践提供完备硬件设施。
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66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24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1篇、Nature发表论文4篇。此外,学校还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57个。
2021年6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学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黄福志老师为该篇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该研究首次提出钙钛矿原位两步法制备策略,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难题,实现了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印刷制备。
2017年9月,Nature在线发表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教授团队研究论文“Superparamagnetic enhancement of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该研究巧妙地利用热电材料中纳米粒子铁磁-超顺磁转变产生的热电磁相互作用,大幅度提升热电性能,颠覆了此前人们普遍信奉的磁性杂质对半导体电输运不利的认知。
一篇篇论文的发表,一项项荣誉的取得,是武理人刻苦钻研的最好成绩单,是学校为科技进步作 出的卓越贡献。未来,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和专业的深入探究,武理人将为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4个。
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湖北省教育厅最新发布《关于公布“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的通知》中,学校申报的智能交通与船舶海洋工程、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人工智能、土木建筑与资源环境等5个学科群全部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数量并列全省第一。
同学,毕业以后干什么啊?
进入学校,同学们不免要忧心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自办学以来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政府高级官员、科技精英、行业精英、优秀企业家,他们成为母校一张张闪闪发光的名片!
在2020届本科生中,学生继续深造比例为41.55%。其中,国内升学主要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外升学主要为美国、英国等全球知名院校;整体就业率达95.02%,其中40.45%在建材建工、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就业,52.65%在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和战略新兴产业就业。
同学,今天秋景正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至九月,轻柔的风吹来了秋天,也送来了意气风发的新同学。他们洋溢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地穿梭在校园里,金黄的银杏叶在风中为之鼓掌,美丽的格桑花在暖阳中为之绽放,理工人将浪漫付诸在傍晚时分的漫步闲谈中,故事在风里展开、弥漫……
深绿、粉红、金黄、天蓝,世界上最美的色彩集中起来,在武理的草木上、桌椅上、楼房上涂上色彩,渲染成一幅鲜艳明丽的油画,像2021级新生,生机勃勃,明朗热情。
夜幕降临,为校园披上神秘的外衣,一席凉意涌上心头,眺望天际,找一颗最亮的星星,拍下属于你的银河。
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秋高气爽真性情,正是青春奋斗时。他们相聚在收获的秋,也将在武理收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更好的自己!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见证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武理人必将矢志奋斗、砥砺图强,秉承“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注“武汉理工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校园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官网、武汉理工大学官微、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武汉理工大学报考指南、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