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理工大学(走出地雷大王)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1948年,为打赢解放战争的决战之战,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军工专)在沈阳这个“共和国装备部”应运而生。春梦秋云,时光荏苒,七十三载沧桑砥砺,七十三载弦歌不辍。73年来,一代又一代沈理工人共夯建国基业、共力苦干拼搏、共筑国防建设、共绘发展蓝图。百经历练,披荆斩棘,岁月的打磨沉淀出沈理工独特的气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今天,73岁的沈阳理工大学即将迎来追赶超越的全新一度春秋!而这气韵将在“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中接续流淌传承。
铁血兵工气
1948年4月,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为保证战争需要,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兵器工业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简称东北军工专。这正是沈阳理工大学的前身。
时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东北军工专名誉校长何长工告诫同学们要珍惜革命军人的光荣称号和神圣使命。辉煌的起点注定了沈阳理工大学与共和国兵工事业血脉相承之源,更锤炼出沈理工人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高贵品质——这也成为了沈理工不变的兵工魂。
1960年4月沈阳工业学院组建而成,学校成为一所以兵器设计与制造为主的国防兵器工业高等院校,并成为国家原兵器工业部下属七所本科高校——即享誉国防工业领域的“兵工七子”之一。
从此,学校身系国防安全,肩负军工事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学校经历了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沈阳工业学院、国营劲松机械厂、沈阳机械工业学校的变迁。1979年1月经第五机械工业部批准,恢复沈阳工业学院。1988年6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并入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2007年5月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沈阳理工大学兵器陈列馆”正式落成并对校内外开放。2008年3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沈阳理工大学。
70余年来,沈阳理工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应时运而生,历经坎坷而初心不改,根植共和国长子怀抱,在顽强拼搏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兵器行业、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本部分素材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沈阳理工大学官微、沈阳理工大学档案馆官网
翰墨书香气
走进今天的沈理工校园,早已没有战争年月枪炮火药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朗朗书声和翰墨书香。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460人,其中本科生1540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42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目前建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以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和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深知科研建设离不开交流合作与平台建设。今年6月23日,学校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并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签署校际协议。此外,还拥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7个省级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
如今的沈理工蒸蒸日上,而沈理工人不会忘记建校初期,那些在艰辛岁月里取得的成就。1984年学校参与研制的炮引-24引信成果获国防科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学校研制的24型航空炮弹引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9月学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条码技术推广应用新闻发布会,1993年学校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火炬型科研院校”,连续七年获此殊荣,“沈工集团”被命名为沈阳市科技十二强企业,学校成为国家经贸部批准的百家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科研所、科研院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不断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156项,其中纵向项目386项,横向项目770项,科研到款1.56亿元。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等型号及预研项目3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奖项13项。获得授权专利421件,发表SCI、EI学术期刊论文518篇。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集中接收期项目的评审结果,沈理工共获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共计208万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将继续按照总体部署,夯实研究基础、扎实稳步推进科研工作,努力以“理工速度”实现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与发展。
本部分素材来源:沈阳理工大学官网/官微、软科
桃李新生气
历经七十余载的锐意进取和不断发展,沈理工以鲜明的办学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深受社会好评。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体现兵工精神的优秀人才。
他们中有"地雷大王"林溪石,抗美援朝战士储泽英、卢占江、赵福仲、高志远。有国防科研工作者、沈理工校友许长兴、苏立航、王绍慧潜心致力于国防科研工作,曾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受阅装备的研制;有历史文化传承者、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陶瓷方向2014届硕士生孙天舒,放弃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橄榄枝,投身辽瓷事业,专注于恢复、传承辽文化;也有优秀文艺工作者、沈理工校友王端端,作为央视4套主持人,先后主持《新闻早报》《西部新闻每日资讯》《中国新闻》《环球360》《新闻60分》等节目......
除此之外,更有蓬勃成长的新生力量——
在2020年毕业的3715位本科毕业生中,10个专业就业率超90%,学校录取研究生人数为718人,升学率为19.33%(不含出国攻读研究生人数)。从录取院校的层次上看,985院校116人,211院校119人,共占录取研究生总数的32.73%。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生综合能力,开拓创新思维,大力提倡和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实践竞赛,调研科研竞赛,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沈理工学子也积极参加科技学术创新、学科竞赛、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充分展现出沈理工学子积极拼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本部分素材来源:沈阳理工大学官网/官微、沈阳理工大学校友会官网、沈阳网、央视网、沈阳理工大学新闻网、沈阳理工大学信息公开网
美食烟火气
味道,就像一把钥匙,无论隔着多远、多久,它总能轻而易举地打开记忆的匣子。丈尺厨台间忙碌的身影,烹制的是沈理工的味道,越过味蕾令身心雀跃的是家乡的味道。川菜辣、粤菜鲜、湘菜辛、浙菜淡、苏菜清、闽菜甜、徽菜重、鲁菜醇。校园食堂为满足来自天南海北学子的不同口味,特地提取八大菜系之精髓,将其融合后制成一道道“沈理工风味”。
原北门外的餐厅已入驻食堂,以其特色的口味吸引了众多沈理工学子,大部分品类都在15元以内,其中销量最佳的是酸菜五花肉板烧饭,出餐较快,还会赠送小饮料。
蔬菜、荤菜自选,不是固定搭配,米线赠送,10元起卖,量足味美,汤浓鲜美。有时会有一些抽奖活动,比如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自选米线推出抽奖活动,一等奖可得月饼一盒。
食堂有许多种鸡排饭的小店,味道各有特色,有大量配菜,以量大味美吸引莘莘学子,出餐速度特别快,鸡排饭都会有特色的土豆泥或者咖喱,还可以电话订餐,经常会有众多送餐人员在等餐。
美味的麻辣拌使众多抚顺学子想起家的味道,有着传统抚顺麻辣拌的酸甜味道,蔬菜新鲜,价格适宜,赠送米饭,大部分的选择都可以在15元以内。
自选美食,是食堂里的宝藏店铺,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通过称重来结算价格,口味适合大众审美,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更丰富的菜品。
学校里有许多家汉堡店,最贵的套餐也在15元左右,物美价廉,出餐速度特别快,是大多数步履匆匆的沈理工学子的心头好,对于大部分爱吃快餐的同学,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学校里有许多家面店,都是味道不错的小店,价格便宜,味道咸香,有多种选择,面条劲道爽滑,内有芸豆土豆配菜,服务态度良好,由于是现点现做,大约在3到5分钟内出餐。
为提高食堂安全卫生水平,学校生活部会不定期开展餐饮服务中心后厨的检查工作,并开展优秀档口与先进企业的评比工作,加强食堂内部管理的同时向校园内每一个同学展现食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大家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吃饱喝足之后,最想做的就是回到温馨的宿舍美美地睡一觉。在大学里宿舍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不仅仅是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可以写作业休息的地方。在这个小房间里,你会与新的家人相遇,搭建起温暖的依靠,成为你精彩大学生活的起点。
百年前红星首次照耀中国,那时的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中。为了解放战争的需要,沈理工应运而生。学校73年的办校史正是一部献身兵工、投身国防的历史。眺望远方,中国人民正朝着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奔跑,沈阳理工大学同样以理工速度加速前进!在“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治校、质量固校”五大发展方略的指引下,继续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不忘建校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强化内涵发展,赓续红色基因擘画崭新蓝图!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沈阳理工大学招生办
素材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沈阳理工大学官网/官微、沈阳理工大学档案馆官网、沈阳理工大学校友会官网、沈阳理工大学新闻网、沈阳理工大学信息公开网、沈阳理工大学共青团官微、沈阳网、央视网、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