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800字大学生(由中科院博士的)
这两天被中科院博士的一封《致谢》信给刷屏了,大家无不为他的艰难求学路而倾倒,纷纷点赞加发自内心的好评。
1
我也认真读完了这封《致谢》信,除佩服他对“读书才能让他走出大山”的无比坚定的信念外,还让我想到了同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我老公的一个要好的同学。他是全国胡琴类乐器专业考评员、浙江省某学院的副教授,也有着这位博士一样的求学经历。
这位博士年过半百,跟我老公的同学年纪也是差不多大,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80-90年代的时候,大山里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唯有读书高”,所以穷怕了的他们一门心思只有读书,吃不饱穿不暖在他们看来都是无足轻重的,只要能让他们进学校听课就比顿顿吃大鱼大肉还要香。
我老公的那位教授同学当年也是家徒四壁,母亲早年病逝,他就一边读书一边想办法挣钱,有时候是读半学期的书再去外面挣半学期的钱,所以读了一年又一年,等考上大学的时候,比同班同学都要大了好几岁,也就成了同学们眼中的“老大哥”了。
考上大学了,没钱交学费,也没有衣服、裤子和鞋子穿,也管不了那么许多,就算一分钱也没有,就算打着补丁的衣服裤子一层又一层地补过,也没关系,这都阻止不了他的求学之心。
进到大学里没钱交学费就四处求助,那个年代的友谊是真的很纯,虽然大家都很穷,但是也会抠抠挤挤,省了再省地寄钱给他,还有个考上军校的同学把自己的黄衬衫、黄裤子,黄胶鞋都寄给他,就这样他才得以坐在大学的教室里饥一顿饱一顿地听课。
就前几年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内容跟这位博士的差不多,也是感谢这一路走来帮助过他的所有人,其中还包括我老公一个。
2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我老公家在他读书的十几年寒窗岁月里也是穷得叮当响,他常年穿着打着补丁的单衣和单裤,寒冬腊月里穿的一双单布鞋还是脚趾头露在外面的。苦不堪言的他心里只装着一个目标“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因为心里有目标,所以什么困难也难不倒他。
那时候每周回来带去学校的米都不够吃。后来高中的时候,常常是他要好的同学(红星哥)带米给他,两个人睡一起,一个人带褥子,另一个人带棉被(因为家里没有更多的可以带去学校了)。初三暑假的时候,为了挣学费,又瘦又小的他还曾跟着哥哥跑去西安工地上下过苦力。
那个时候,跟我老公一样穷困潦倒的寒门学子们为了走出大山,真的是拼了命地学习,真实地诠释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现在的孩子啥都不需要考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可那时候的他们是必须在干完农活之后才能抽空学习的,所以更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在我老公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公公不但不想办法凑学费,还因为为了供我老公读书,家里又要债台高筑了,而骂他:“家里饭都吃不上了,还读个p的书”。婆婆却想着: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不能因为钱而耽误了学业。所以就厚着脸皮四处去借钱,去到娘家,哥嫂一看就知道她是来借钱的,还不等婆婆开口,嫂子就开始诉苦了,结果婆婆也只能空手而归。
有个给我老公代过课的孙老师,得知我老公考上了大学,却没钱交学费,特意走了好远的山路下来给我老公送20元钱,他说:“我就是文化少了,走不出大山,才吃了这么多的苦,娃有出息,考上了是大喜事啊,以后不用再窝在这山沟沟里了呢!”
堂哥、堂嫂还有堂姐们也是想尽办法帮助我老公凑学费,已经开学两天了,可学费还是没凑够,正在我老公万分着急的时候,已经在厦门打工的要好的同学(红星哥)拍电报跟他说:“你先去学校报名,学费我来想办法”。待我老公到了学校,红星哥寄过来的学费也已经到了。
之后每年的学费基本上都是红星哥出的,所以这些年我们两家一直很好,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比亲兄弟还亲”。雪中送炭容易,可数年如一日地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情况下却一心只为兄弟着想的,这种人品,这种感情,实在是让人钦佩吧。
自从跟我老公在一起了,我老公常常讲起帮助过他的同学、朋友还有一些亲戚,我来到婆家后,婆婆也时常会跟我说起很多感人的事情,哪些人有恩于她们等等,所以现在就会无怨无悔地对人家好。是啊,只有真正穷过的人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才能深刻体会到“雪中送炭”的弥足珍贵!
3
那个年代的大山里有太多跟这位博士、二胡教授还有我老公一样的穷学生,他们为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地挺了过来,其中的酸甜苦辣是生活富足的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的。
正如很多网友对《致谢》信的点评“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一样,当他们经过艰难险阻方才成功之后,回首过往,心里除了感恩还是感恩,会尽其所能地报答帮助过他们的同学、朋友和亲人,虽然自己的日子并不算富裕,但是只要感恩的心还在跳动,他们就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上一篇:南通的大学(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