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大学生)
你有社交恐惧吗?
当大家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时,显示的相关话题可达上百个之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有数十万,仿佛“社恐”无处不在。
近日,中国青年报针对“社恐”话题,面向高校大学生展开了一场调查。结果显示,有80.22%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轻微的社交恐惧,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惧怕社交场合、和陌生人交流会紧张、不敢找别人帮忙,甚至会想办法躲避认识的人。这些再日常不过的场景,却会让“社恐们”感到困扰。
不止大学生,去年12月份,中国青年报亦曾联合中国社科院、社交平台探探,针对当代18至35岁年轻人的社交现状发起调研。事实上,有40.2%的人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社恐”。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表示,“社恐”其实是很多年轻人的一种自我设限。换句话说,他们很多时候太关注自身表现、太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所以认为说错话、做错事非常丢脸,甚至会把社交场合的尴尬当作“社会性死亡”。
“社交恐惧症”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交焦虑失协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个亚类。表现是对一种以上社交情形的强烈恐惧,当水平异常时,会让患者深感苦恼、维持日常生活的至少某些部分的能力受损。
当下很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社恐”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有区别的。
据迟毓凯介绍,有些年轻人说自己‘社恐’,其实是一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效应,只是觉得这个现象很多时候反映了自己的日常状态。
在迟教授看来,如果“社恐”不影响生活,年轻人可以不用在意。但据调查结果,71.24%受访大学生认为“社恐”给自己带来了一定困扰,7.5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其对自己的生活有较大影响,也就是说近八成的受访大学生是希望彻底摆脱“社恐”。
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多尝试、多适应,以及说服自己来克服恐惧,有10.63%的学生会求助心理类知识科普或心理医生,剩下16.76%的受访大学生通过多独处,减少和别人来往来解决“社恐”。
一位接受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向北表示,其实“社恐”的出现与其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她小时候因为体型偏胖,曾遭到过身边同学的嘲笑,再加上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造就了她如今对个人能力和形象不自信的状态。在与他人交往时,尤其是出现冷场时,她就会不自觉地认为是自身的问题,“若是自己再美一点,是不是会更容易融入大家”这样的念头时常会冒出。
其实,任何人的性格养成都与少年时期的经历和心理状态脱离不了关系。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可想而知,等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又怎么能和别人正常社交呢?
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日前,教育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表示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将包含抑郁症筛查,并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随时关注孩子心理是必要的,但切忌只流于形式。
例如:近日上海长宁区部分学校给学生发放的一份有关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共120多道题中,与自杀有关的不下30道,包含“最近一周,为了自杀,你的准备行动完成得怎么样?”、“你是否让人知道自己的自杀想法?”、“你已经手写遗言了吗?”等等诱导性极强的问题。
据悉,问卷中有关“自杀”这部分的问题来自于《beck自杀意向量表》,其目标人群为13岁以上、有自杀风险的病人。这些学校却直接将其“复制”过来,用在四五年级的普通学生身上,明显十分不妥,甚至会产生非常不好的效果。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喜刚表示,若是家长和学校细心一些,有异常的孩子其实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可以通过一些反映生活状态的问题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比如厦门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调查,问题都是“做事时提不起劲或只有少许乐趣”、“时常会吃不下饭”、“入睡困难、很难熟睡或睡太多”等等十分日常的,如果通过这些问题发现孩子有抑郁的倾向,则需要联系家长,及时带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11月19日,上海长宁区教育局回应了“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不适当”相关情况,表示该局将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管理,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每一个孩子,未来都会成为大人。他们所感受的、所经历的,都会对其成人后的性格造成影响,且难以改变。既然想要保证他们的心智健全,那就要进一步端正教育的本质和导向,将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放到切实重要的位置。
浙江师大附属笕文实验学校校长助理李茜表示,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与劳动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有关系。但现在最可行的是从学校教育来进行干预。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专业师资和心理课时的保障。
“在选择教材时,学校需要将心理科目选上,并配备专业老师开展专业的心理课时,采取督查的方式保证孩子们学习心理课程。同时,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社会舆论、学生的成绩,以及和家长的沟通都会对老师造成心理压力。所以,社会也应当给予老师更多的关心,一个心理健康乐观的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就会有积极的影响。”李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