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9月备考)
十月底的古城西安,秋天的舒适惬意渐渐远去,随着气温一天天降低,寒冬的肃杀已然开始显现。去年此时,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杨娜才刚刚结束考研备战的第二个月,相比许多进入冲刺阶段的考生,她似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然而几个月之后,杨娜的名字却顺利出现在了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上。这位西科姑娘究竟是如何实现短期逆袭的?在2022年考研到来之前,不妨跟随小编的介绍一探究竟。
考研,任何时候都不晚
想要成功考研上岸,充足的准备必不可少,然而具体的备考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人擅长持久战,从大三或者更早就开始,也有的人在考试前几个月才进入状态,杨娜就属于后者。
去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杨娜的整个春季学期都在家中度过。她坦言,“我是一个自制力非常差的人”,因此,前半年她都没有开始正式的复习。一直到8月返校,看到同学们的复习进度之后,她才终于在9月开启了正式的考研复习。
杨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她要报考的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二者虽有一些交叉科目,但复习起来仍旧要从头开始。短暂的时间遇上繁重的复习任务,顶着巨大压力的杨娜最终决定静下心来,用细致入微的计划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她将考前三个月的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看着计划一步步被落实,杨娜逐渐摆脱了茫然无措的焦虑,复习心态好了很多,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掌握方法,调整心态
经历了一次“急行军”似的考研,较短的复习时间让杨娜对如何高效率复习颇有心得。在她看来,现在的考研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单纯死记硬背专业知识已经不足以达到考试要求,考生们最需要做的是理解知识,形成体系,真正内化于心。在平时的复习中,也不必过多关注他人的进度,找准自己的节奏。
除此之外,备考期间的心态调整也很重要,不然很容易因为一时受挫,就后劲不足,早早放弃。杨娜对此的建议是为自己设置小奖励,形成正向的反馈机制,例如偶尔的休息,听听音乐,或者去喜欢的地方放松心情等。当时杨娜常去的地方是西安科技大学的砚池,她喜欢在那里背诵专业知识,累了就看会儿池里的鲤鱼,心情会好很多。有时候复习到烦闷的时候,杨娜也会去学校食堂买甜点或奶茶,在多巴胺的“治愈”之下,重新满电“复活”。
临危不惧,稳定发挥
考研的过程像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但最后的决战仅仅只有两天,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对于如何在考试时稳定发挥,杨娜也有自己的一套策略,那就是“考一门,忘一门”。在她看来,考试时不用纠结于一科的得失,应该着眼于考研大局,不必在乎上一门考试的情况,在结束之后,抓紧时间复习下一科,不让之前的考试影响自己的状态,始终保持最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杨娜表示,在通过初试之后,也不能就此放松,要时时复习,保持知识的热度,以应对接下来的复试。这时候,初试时形成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就显得极为重要,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重点,随着框架背诵与回忆,复习的效率也会更高。此外,备考时也要特别注意英语口语的练习,这部分可以在寒假完成,以为专业课复习预留充足的时间。
从2020年9月开始备考,到今年4月接到拟录取通知,杨娜用7个月的自律与坚持换来了理想的前路。如今再来回想考研时的点点滴滴,她已经记不清当时吃了多少苦,曾经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偶尔想起冬天漆黑的早晨,想起走廊背书的孤独背影,她才会更加确定,“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在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中,她表示希望大家踏实努力,为梦想而坚持!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西安科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于:人文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