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21:27:02

毕业季的关键词有四个:文凭、就业、深造和“毕业即失业”。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不争的事实,网络上关于该话题的新闻层出不穷。

“三千块钱的民工不好找,3000块的大学生遍地都是。”的段子已经传了好一阵,未来还将继续在某一些特定的时刻再次出现在世人眼里。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在此之下,新的迷茫出现: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有这个困惑的大学生还比较普遍。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找工作,拿薪水,吃饭。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谈“上层建筑”。

如若工作都找不到,还要什么职业规划?毕业就面临失业,职业规划能给一口饭吗?这道题到底该如何解?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飞行中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当属“轰炸式”的信息灌输。但凡看到就业,就一定能看到“职业规划”的身影,大有“捆绑销售”的意思。

大学生们一进校,不论是《大学生活指南》,还是辅导员开班上课都会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

问题来了:对于还在象牙塔里感悟生活,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对职业认知并不深入的大学生而言,如何做出一份行之有效,贴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呢?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是未来职业,现实却要我们给它画一张写真素描。于是乎,一个全凭想象力造就的职业规划横空出世。

模版一打,框架一列,按照个人理解填上丰富的故事情节。胆大些的同学几乎可以写出一部“C位出道,在恰好的机缘里荣升高层,最后顺利走上人生巅峰”的职场小说。

架空实际的职业规划,“职场老鸟”看了,估计也只得会心一笑。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职业规划在天上飞,地上人儿追呀追

有人说,大学生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在校期间需有意识培养工作能力,以免在求职应聘时手忙脚乱,陷入一时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窘境。

好比法学生要着重培养口才,会计专业的要提高计算能力,管理学的人才需要学习有效沟通。

听起来,似乎没啥毛病,但仔细一品,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和谐感。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且不论这些技能是否与现实中的对口职业真正匹配,单说在校园理想条件下搭建的模拟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能力,算不算有效能力?

一场辩论,一场演讲,一场竞赛的成绩能不能提高求职成功率?

为未可知。

或许,当大家照着自己编写的剧本在台上卖力演出,顺着剧情哭了个稀里哗啦后,台下的评委却说:“演技失真,演员没有信念感。”

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那个大学生“回炉”学技术才就业的新闻报道。这真叫“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未来职业无法确定,第一份工作尚不可知,职业规划写了个寂寞,比窦娥还冤的是“蒙在鼓里”的大学生。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职业规划是颗种子

大部分学科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不确定的。能不能顺利就业,职业是否对口都无法断言。

迫于就业压力,抛开专业对口要求,先找到一份工作解决温饱是最正常不过的生存选择。

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应当。

专业职业不对口,第一份职业和当下从事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不计其数。保不齐回家一问,咱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情况。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职业规划不能帮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但未来的职业生涯需要它,它是一颗种子。

在毕业求职的隘口,我们通常会选择“先找一份工作再说”,或是“在第一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再另做打算”。

这里的“再说”和“另做打算”就是职业规划。

没有生存压力,对职业真相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冷静而客观地制定出的职业规划,才有可能帮助我们勇攀事业高峰。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职业规划不会当下显现成效,但它会在将来让职业道路宽广而清晰。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种下这颗种子,精心维护,等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有时候,我们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计划。该谋算的事被抛诸脑后,待需要时,却后悔没有未雨绸缪。

有时候,我们想着“借一棵树乘凉”。但“借来的树”并不稳定,依附就意味着被动受困,束手束脚,壮志难酬。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这棵树不会是其他人,只能是自己的未来规划。

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第一份工作难找是事实,第一份工作不理想也不可怕。职业规划难以为我们带来第一份工作,但它可以改变“先找份工作糊口,随波逐流,反复且被动”的循环。

职业规划是下一份理想工作,下一个高级岗位的“必需品”,别因为第一份工作的曲折之路而放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