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占地面积(全国第四)
1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公告,在前两批遴选建设19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确定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历史学2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截至目前,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达到11个,位列全国第四。
地理科学
武汉大学地理学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图学、地质地貌与水文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全覆盖的学科与专业体系,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与2011协同创新建设学科,是国际上最大的高层次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形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国土规划、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主要学科方向。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武大地理学位列51-75,并列内地高校第一。
历史学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而在各高校设立的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10月,教育部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拟在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2019年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定位、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模式,发布了基地建设规划,明确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实施拔尖计划2.0的具体载体,推动计划全面实施。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理念,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适应基础学科发展需求、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具有武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弘毅学堂”作为“拔尖计划”具体实施单位,推行“二制三化”(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科研训练,并突出探究式与研究型学习模式。
下一步,武汉大学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探索,形成具有武大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力求选拔和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世界胸怀的杰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大新闻网、软科、武大资环官微、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官网、武大招办官微
下一篇:大学数字(短短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