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地址(有些大学)
文/暮沐教育日记(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改名,这不仅仅能够展现自己的学科范围实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学校进行深造,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么,今天来盘点一下这些“应运而生”从而“重获新生”的学校吧。
大学改名的事并不少见,“按图索骥”找不到母校的事情,不再成为笑话
高校改名成为热潮,一个假期过后“按图索骥”找母校却“不知归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 比如浙江林学院,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努力,才勉强改为了浙江农林大学,等到改完名之后才发现,毗邻自己的浙江丝绸工学院却已早早地成为了“红人”。
▼ 浙江丝绸工学院,先是改名为浙江工程大学,再改为浙江理工大学,经过了这两次更名,这所高校的影响力可谓是今非昔比了,给大家一种仿佛除了浙江大学之外他是最具学术性高校的错觉。
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所普通类的理工院校,浙江理工大学的“改头换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同样,合并成校的例子也是非常普遍,譬如河南财经学院与成人高校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名称的改变使部分的专业达到了本科的招生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优势专业的分数线逐年攀升,有的竟远超当地的211高校部分专业分数线。
▼就连国内的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样也不能落俗,或者说这样改名的潮流,自从鸦片战争时期便开始进行也不为过。
鸦片战争爆发,洋务派开创了我国教育学的先河,让我国的教育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如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这所高校的改名开创了我国高校改名的先河,同时在20世纪初也有不少的学校也进行改名。
高校改名的历史由来已久,“以名定校”成为现在的潮流,真实目的很难说
高校改名历史由来已久,自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的改名热潮,并不会因为一朝一夕而改变。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所学校的办校实力不仅仅在于其师资力量、科研设备等硬性条件,还在于其“名称”是否响亮。
一个具有象征性和影响力的校名,实际上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相应的也会获得更多教育红利的投资,在80-90年代不少的大学便开始了这样的“改头换面”,以此作为个“幌子”。
改名的背后的动机,是否是真的只是为了功利呢?
不过,如果说改名的动机只是单纯地为了教育部直属的红利,从而吸引更多的考生来进行报考的话,这样讲也是有失偏颇的。
从实际来看,高校改名史不单单是自己主动地改变,就如上文提到的战争时期被迫改名的高校,并不是单纯为了追名逐利而“改头换面”。
在一定程度上,改名确实吸引了更多的考生来进行报考,这样不仅可以筛选出更高质量的考生,同样也可以促进高校更高层次的改革,教育设施质量的提高,师资力量的改善。
所以,把高校改名这件事分两面来看的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高校改名是否应该推崇,这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讨论出结果,并且能有多改变的问题。
毕竟,如今高校的改名是一个大的趋势,在这样的驱使下,必然会显现不少的弊端,这也需要随着时间来进行磨合和修正。
高校改名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种“卷”的恶性竞争
高校的改名,仿佛更像是高校之间的一种“卷”,争先恐后改成更具有“影响力”的名字,是大部分学校所追求的。
你改成以地方命名的大学,那我就改成以中国命名的大学,你是以农林命名的大学,那我就改为以农业命名的大学……此起彼伏的改名热潮,多多少少也反映了高校之间为了一个名字的“恶性竞争”。
认真思考,学院真的听起来很差劲吗?难道影响力就一定相比于大学低吗?
从国内来看,几乎都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国外的高校却并不是如此,如传承了几百年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却没有受到如此影响。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就说过:“大学者非谓有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评价一所学校是否真的合格也不在于其名称有多响亮,楼宇有多宏伟,更多的还是看其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科研力量是否强劲。
写在最后:
高校改名史,一定程度上也是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各个高校希望自己的学校越来越好的一种初衷与追求,也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教育的一种时代变革。
无所谓对与错,很多高校的改名虽然看起来确实“高大上”,办学层次“名不副实”,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学校是真心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以自己的名称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校办学规模,获得更多的教育部红利资金,提高办学层次。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