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官网(法学)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18:48:02

今天是“五院四系”系列的开篇,后续还会更新

期待您的关注。

法大简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听名字就不难猜出这所高校在法学界的地位——妥妥的一哥。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中政”或“法大”。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

先是1952年,北大、清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成了北京政法学院。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任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为院长。然后在1983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把它办成我国政法教育的中心”,北京政法学院又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了昌平校区。

可以说,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法制进程的一面镜子。

中央对中国政法大学的定位是:要成为全国政法教育的中心,总结中国法制建设经验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建立完整的中国法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忠于法律、执法如山、刚直不阿的职业道德和革命情操。

学术成就‍

从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再到《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的论证、研讨,直至最终通过,都有中国政法大学的身影。

中政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

法大先后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35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三百余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

学校于2008年建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2012年至2018年1月,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

法学-五院四系之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官网界面,http://www.cupl.edu.cn/

学校文化

01--校徽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的整体图形为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橄榄枝托起的正义剑和天平,中文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

整体色调为紫禁红,与白色背景交错相间。紫禁红代表着热情、向上以及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法官袍的前襟配色。

外圆圈内上方是邓小平同志亲笔为该校题写的汉字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标志的主体部分由天平组成,天平的支撑部分被替换为尖顶圈底的剑形图案,既似捍卫公平、正义、法治的宝剑,又似开启知识大门、通往法学最高殿堂的钥匙。

宝剑剑柄上的数字“1952”代表了学校的成立时间,天平四周围绕的橄榄枝则寓意和平、友爱。

法学-五院四系之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汉字为邓小平题写。

02--校训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八字校训。“厚德”强调为人, “明法”强调为事的规矩、法度,“格物”强调为学,而“致公”强调做人、为事。

“厚徳”源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培养师生优良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人文精神的凸显。

“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意求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以法治天下、建设法治中国为己任。这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促师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有科学的思维和理性。这是科学精神的写照。

“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处“致”从“至”,“致公”也为“至公”,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意为师生要坚持和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有仁爱亲民,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是公共精神的张扬。

法大精神

即“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

03--校花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花是玉兰花,取其圣洁纯净,庄严清澈,凌寒馨香的特质,象征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严肃和人文等学科的温馨,各种学科相辅相成。

小结

中国政法大学是当之无愧的法学名校,有意报考法学的学子,是有必要了解。可以进入学校官网了解更多。http://www.cupl.edu.cn/。

想要了解往年分数线的学生和家长可以搜索“中国政法+所在省份+分数线”。再对应往年的分数得到省排名即可。一般变动不大。

这里是“法学一小舟”,后续将更新其他著名法学院校情况,普及法律常识,敬请关注。

请转发给您身边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