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取得成功(揭秘成功的底层逻辑)
写在前面
2022新年,我隆重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叫《跨越不可能》。这是我在2011年读过的最好的方法论类书籍之一,而且书中的内容对我有极大的启示。它不仅提出了“跨越不可能”的具体方法,还击碎了我心中的一堵曾经不可逾越的墙——原来,任何人都可以跨越不可能。我们获取这种“超能力”其实是有方法的,而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以实现。
这一本书,实际上包含了4个专业领域的问题,即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心流。这本书的内容,几乎把近几年上述四大领域的专著进行了一个整合,我们所熟知的《终身成长》《内在动机》《意志力》《坚毅力》《心流》等近十部经典书目的核心内容,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
但这本书,绝对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用或者重组,作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跨越不可能”的方法论,其实也是一份教你实现不可能的知识清单。
我把这本书作为新年重磅推荐的书籍,是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本书改变自己,跨越不可能,完成人生的Flag。
(文末附“跨越不可能”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成功,有规律和方法可循吗?
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所谓的成功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方法论的价值,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对某一个体,或者小范围相似的群体很管用,但面对全人类,就没有普适性了。
因为通往成功的旅途没有清晰的路径,而且从统计结果来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但这本《跨越不可能》中介绍的方法,是目前为止我知道的最可靠的实现个人突破的方法论,而且这种成功,有可能是一种极致的成功,当然了,它对我们平日里追求的小目标,也同样管用。
为什么说这本书提出的“跨越不可能”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呢?因为它的整个理论支撑,都不是基于个性的,而是侧重于生物机制的研究。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个性是无法复制的,能复制的是生物机制。”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空穴来风,它的理论体系非常严谨,全书引用了100多篇论文,还到处都是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科学概念,以及真实的案例。
基于上述研究,作者史蒂芬·科特勒总结出了一套“跨越不可能”的方法,也就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四大技能: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心流。
即:
跨越不可能=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心流
动机能让你投入游戏,学习力能帮助你持续参与,创造力能为你指明前行的方向,而心流则帮助你火力全开,超越所有理论标准和预期。这才是真正的不可能的艺术。
只要掌握这四大技能,“每个人都能做到远远超乎自己想象的事情。”这是史蒂芬·科特勒花费毕生时间研究巅峰表现所得到的最主要的结论。
什么是“不可能”?
书名中的“不可能”,指的是一种极致的创新,是以前从未有人做过,而且大多数人认为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超越了我们的能力和想象力。
作者又把“不可能”分为两类,即I类不可能和i类不可能。
I类“不可能”,是指极度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像马斯克那样,想要把人类送上火星的梦想;或者有其他颠覆性的突破。
而i类的程度相对比较轻,但仍然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和想象力的事情。主要是指我们主观上觉得不可能的事。比如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取得世界级成就,从一无所有到成为某领域的佼佼者,等等。
当然,这本书其实是基于I类不可能进行研究的,不过,对于i类不可能的普通人依然适用。
陈春花教授读完这本书之后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能会是一次认知与思维的重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没有边界的,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能力;而能力实际上是因需求而产生的,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拥有。”
一、动机=驱动力+目标+坚毅力
不可能之旅,往往是一段充满艰辛的长途跋涉。精英玩家从不依赖单一的燃料来源,他们会培养并校准自己的动机,如好奇心、激情和使命感,通过叠加这些精神能量来源,以备不时之需。
“动机”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术语,实际上是三种技能的结合:驱动力、目标和坚毅力。
我先说一说驱动力。
驱动力一般分为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外在驱动是我们自身之外的奖励,比如金钱、名声等等。内在驱动则相反,它是我们自身的心理和情绪力量,内在驱动力来源于好奇心、激情、意义感、使命感、自主性和掌控感。
外部驱动虽然非常有效,但它仅在我们获得生命安全和保障之前能起到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发现,美国人的幸福感会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当年收入达到约7.5万美元后就进入了瓶颈。超过这个临界点之后,幸福曲线开始大幅偏离收入曲线,幸福变得与收入无关,因为一旦人类满足了基本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就开始失去诱惑力。
不过,一旦外在驱动开始失效,内在驱动就会取而代之。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五种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好奇心、激情、使命感、自主性、掌控感——叠加起来?
答案是肯定的。
激发驱动力的秘诀,有下面这关键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你需要列一张清单,写下25件你最好奇的事情。清单要尽可能具体,不要只写对足球、摇滚感兴趣,这些类别太宽泛,形同虚设。
你可以描述得更详细一些,比如,对左内边锋拦截传球的技巧感到好奇;对草蜢在未来十年是否有可能成为人类主要食物来源感兴趣。这种细节可以为你的大脑提供素材,以供应大脑的模式识别系统在这些素材与思想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步:你要仔细观察这25件你感兴趣的事情之间有哪些交集。比如,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那么它们会成为足球运动员的最佳食品吗?
第三步:在交集处下功夫。每天花20-30分钟来看视频、阅读文章和书籍,或者做任何与交集相关的事情。
我们的目标是每次都给予那些好奇心一点点满足,并且每天都满足一点点。在创造力研究领域,这个过程被称为“孕育”。我们的大脑会在已经学习过的旧信息和正在学习的新信息之间寻找联系。
第四步:与外界互动。
到这个阶段,你需要通过他人的积极反馈来增强激情。这就需要去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和不同的陌生人聊天。
第五步:将激情转化为使命感。对在激情中积累的所有激励性能量给予一定的额外刺激,它们就会转化为使命感。
使命感可以提高积极性、生产力、复原力和专注力。
最后一步:将使命感付诸实践。
在确定人生使命时,要志存高远,也就是去寻找你的“I类不可能”。
为了找到宏大目标,首先,你需要用笔写下你想要解决的宏大问题,也就是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问题。
然后,在最能激起你激情的事物中,找到与这些全球性重大挑战的一个或多个交集。
激情和使命感之间的交集,正是你要去追求的。
把好奇心转化为激情,把激情转化为使命感,最后把使命感转化为对收益的耐心——这是最稳妥的成功之路。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如何设定目标。
早在两千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设定目标——一个理想的结果或指标——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动机之一。他把目标称为世界变化的四大基本“诱因”或驱动因素之一。
那么我们该如何设置目标呢?
书中作者提出:
首先,你要设定“宏大的目标”,也就是你一生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其次,要设定“高且有难度的目标”。
高且有难度的目标可以同时提升注意力和毅力,而这两个因素对于持续保持巅峰表现至关重要。
高且有难度的目标虽然需要有挑战性,但必须是可以实现的。
第三,你还需要设定“明确目标”。
高且有难度的目标是我们的长期任务,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它是我们朝着伟大梦想迈出的一大步。
而明确目标则是完成高且有难度的目标所需的最小的日常步骤。
我们可以在每天清晨拟定这一天的“待办清单”。
明确目标是一种重要的心流触发器。进入心流状态需要集中注意力,而明确目标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在何时何地集中注意力。
最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坚毅力。
《跨越不可能》中介绍了精英具备的六种坚毅力,分别是:
1.不屈不挠的坚毅力
要培养不屈不挠的坚毅力,你需要培养意志力、成长型思维,并且拥有激情。
由于意志力像肌肉一样会被消耗,那么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就可以从最难的任务开始,然后按照重要性和难度降序排列,最后做最容易的工作。
2.控制思绪的坚毅力
第一个控制思绪的办法是从积极的自我对话开始。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芭芭拉·弗雷里德克森发现:3个积极的想法可以抵消1个消极的想法。3:1这个比例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积极情绪的全部影响就会释放出来。
让自己振作起来的最佳方式,就是记住那些你确信的事实。
第二个控制自己思绪的方法,是要学会感恩。每天做感恩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消极偏好。
最后一种控制思绪的方法,就是正念。
研究表明,每天只需要5分钟的正念就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焦虑;如果你想获得专注力、乐观、适应力和情绪控制,则需要每天坚持12-13分钟。
3.克服恐惧的坚毅力
恐惧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我们要做的是把恐惧视为一种需要应对的挑战,而不是一种需要避免的威胁。
其实恐惧也有好处。所有强烈的情绪都会提高记忆力,尤其是恐惧。研究表明,我们更容易记住不愉快的经历,而不是愉快的经历。这就意味着,把恐惧作为一种动力,无须做其他努力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能力。
而且,恐惧是巅峰状态中的常态。如果你不学会带着这种感受工作,这种感受肯定也会想方设法与你共存。
为了克服恐惧,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对恐惧的觉知。然后接纳它,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它,问它想要告诉你什么。这样做,你就可以恢复安心,恐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令人不快。
书中还提到,与恐惧建立联系的最佳方式是练习定期冒险。
对于顶尖高手来说,恐惧就是路标。除非摆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个需要回避的可怕而直接的威胁,否则高手中的高手往往会朝着让他们最害怕的方向前进。
4.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做到最好的坚毅力
让自己在最糟糕的时候做到最好,唯一的方法是,在你感到最糟糕的时候进行训练。
5.针对弱点进行训练的坚毅力
想要认清自己的弱点是很困难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寻求帮助。
你可以找三五个好友,让他们帮忙指出你的弱点。然后寻找他们答案之间的相关性。如果在五分不同的清单中同时出现了某一个弱点,那就可以从这个弱点开始训练。
6.恢复元气的坚毅力
恢复策略主要有两种:消极恢复和积极恢复。
消极恢复包括看电视、喝啤酒;
积极恢复有三个简单的方法:
第一,保障你的睡眠;
第二,制订一份积极恢复方案,比如健身、瑜伽、打太极、泡澡等等;
第三,要养成定期恢复的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临界点,要去找到自己的这个职业倦怠的临界点,然后到达这个临界点,就要放松一次。
二、学习力:5本书就可以击穿一个领域
如果你想追求更高的成就,动机可以让你投入这场无限的游戏,但学习才能帮助你持续地追求下去。
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在关于决策的经典著作《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中指出了八种专家看得见但其他人看不见的知识类型:
1.新手不会注意到的模式
2.未发生的异常或事件,或违反预期的事件
3.全局视野
4.事情的运作方式
5.动机和即兴发挥
6.已经发生的(过去)或将要发生的(未来)事件
7.新手无法察觉的细微差异
8.新手自身的局限性
这些条目刚好是实现不可能的组成要素。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实现不可能,就必须构建包含上述条目的知识库,而开发这个知识库的秘诀就在于终身学习。
如果你想提升学习效果,加快学习进程,首先就需要准备好正确的装备:成长型思维和真相过滤器。
成长型思维,我在《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影响你人生的四种心态(2021年度推荐)》这篇长文中有所介绍,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
而“真相过滤器”是因人而定的,没有统一适用的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检验真相的方法,过滤掉那些虚假或者充满不确定性的信息。
成长型思维可以让你的大脑做好学习的准备,而恰当的“真相过滤器”则可以帮助我们选定和评估所学的知识。但只做这两种准备显然还不够,我们必须制定到底该利用哪些资源去学习。
说到学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书。
书中介绍了用五本书击穿一个领域的读书方法。
第一本书:找该领域最流行、最畅销的书,这种书一般会让我们对该领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本书:找受欢迎的书,但相对专业,这本书与主题的关联度要更紧密。
第三本书:找相关主题的半专业性读物。也就是把学术研究写得比较通俗易懂的书,这本书的可读性比较强,可以让你相对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但深度显然不够。
第四本书:这已经到了深度学习阶段,你要像专家一样思考,所以要找该主题第一本深奥的专业书籍。这本书虽然专业,却不是你读都读不进去的。它依然有一定的可读性。
第五本书:这本书不一定是最难读的,但可能比较难于理解,读来会比较烧脑。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成为了解这一主题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人,甚至可以预判其未来的发展。
也就是,仅需通过5本书,你就可以在某一领域从小白变成内行。
三、激发创造力的七种策略
创造力是取得伟大成就的起点。
Adobe公司在2016年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5000多名成年人的总和调查显示:有创造力的人比没有创造力的人更有成就感、更有动力、更成功,前者的收入比后者平均高出13%。在生活质量方面,有创造力的人的幸福感比没有创造力的人高出34%。
在追求巅峰表现的无限游戏中,动机让你开启游戏,学习让你继续玩儿下去,而创造力才是你掌舵的方式。
大多数人对于创造力的理解,都不够全面。
发挥创造力,是一个重组的过程。当大脑吸收一个新信息,将其与旧信息结合,并利用结果产生惊人的新想法时,就会产生创造力。
激发创造力的七种策略:
策略一:进入顿悟时刻的方法
好心情是提高创造力的起点;
感恩可以训练大脑关注积极事物,改变通常带有负面偏见的信息过滤倾向;
正念可以锻炼大脑保持冷静、专注,降低反应,从本质上提升执行性注意力;
冥想可以让人更加专注;
运动可以降低压力水平,并且可以让你短暂逃离正常生活,进入创造力的孕育阶段;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精力水平,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以迎接生活的挑战。
策略二:拓宽你的视野。
培养创造力同时需要你的左脑和右脑,但这两个大脑半球之间存在着真实而关键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创造力至关重要。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区别。大脑的左半边更倾向于关注细节,而右半边更倾向于关注全局。左脑会关注树木,而右脑会注意到森林。如果你要培养创造力,就需要学习使用右脑来接受更全面的情况。
在危机时刻,我们就会更关注细节;在放松的状态下,系统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运转。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更有可能开启右脑。
另外,广阔的视野能够拓宽注意力,而局促狭窄的空间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策略三:非时间及独处的重要性。
对于本书作者来说,他的非时间,就是凌晨四点(作者开始晨间写作的时候)到早上七点半(世界开始醒来的时候)之间的静谧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作者有时间享受最极致的奢侈品:耐心。
犹他大学心理学家于后,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受试者独自在大自然中生活4天后,在创造力标准测试中的得分提高了50%。
因此,我们要远离干扰,每天留出90-120分钟的独处时间来集中注意力,以此开始新的一天。
策略四:从陌生处着手。
面对一项任务时,从不熟悉的地方着手,可以迫使大脑扩大搜索参数,激活远距离联想技能。
策略五:在盒子里思考。
如果你需要创造力,不知道目标方向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所以,限制条件可以让你驱动创造力,而毫无限制会给你过多的自由,让你无从发挥。
策略六:给大脑添加“弹药”。
当大脑识别出一个模式时,就会释放少量的多巴胺。而且多巴胺也会调节信噪比,帮助我们注意到更多模式。
策略七: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每当你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时,最终找到解决办法的,往往是在一个极其放松的时候,或者你根本无意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刻。
因为在这些比较放松的时候,我们的思考会进入创造力的“孕育阶段”,它会把问题从意识转移到潜意识。而依靠潜意识解决的问题要高效得多,而且速度更快,而且潜意识有无限的内存——也就是说,有意识的大脑一次可以处理大约7比特的信息,而潜意识可以处理的信息量似乎没有限制。
四、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心理学家米哈利·契克森米哈赖创造了“心流”这个词。
他发现,心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只要满足一定的初始条件,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包含六个核心心理特征:
1.完全专注
2.行动与觉知的融合
(接近万物合一的感觉)
3.忘我
4.对时间的觉知改变
(就是感觉到了“时间膨胀”:时间要么变慢了,好像定格一样;要么变快,明明已经过去5小时,却像5分钟一样。过去和未来都消失了,我们陷入了一种被延长的当下,也被称为“深度的现在”)
5.控制的矛盾
6.自成目的的体验
(这种体验是一种强烈的内在奖励,也就是我们感觉到体验本身就是奖励)
契克森米哈赖发现,心流体验并不是进入心流的那一刻,而是一系列体验。微心流状态会表现出所有六个核心特性或其中的大部分,只是程度最低;而宏心流状态是另一个极端——在宏心流状态下,不可能不仅会变成可能,而且会变成像吃早餐、系鞋带这样轻松简单的事情。
那我们该怎样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呢?
书中列举了22个心流触发器,并将其分为四类:
(一)内部触发器
内部触发器,指的是我们的心理条件,也就是创造更多心流体验的心理环境。
内部触发器包括:
1.明确目标
(指明具体该做什么)
2.即时反馈
(指明改进的方向)
3.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当挑战稍微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时,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如果挑战难度过高,我们就会被恐惧吞噬;而挑战过于简单,我们又会心不在焉。所以,心流其实是出现于无聊与焦虑之间的情绪中心点附近,但并非恰好处于这个中心点,科学家将其称为“心流通道”。当我们的情绪处于这一区位时,任务的难度就足以让我们拓展能力的边界,又不至于让我们崩溃。)
4.注意力完全集中
(90-120分钟不间断地集中注意力是最理想的时间段,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进而进入心流状态)
5.自主性
(投入15-20%的自主时间)
6.“好奇心-激情-使命感”组合
(二)外部触发器
外部触发器,就是环境触发器,它可以驱动我们进入深度心流状态的环境特征。
外部触发器共有三种:
1.严重后果
(即潜伏在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威胁。从挑战与技能平衡的角度看,这里的风险更多是一种应对挑战的方式,而非外部环境的特征。)
2.丰富的环境
(丰富的环境是由三种独立的触发器构成的组合:新颖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3.深度具身
(深度具身产生于内部触发器与外部触发器之间的临界点上。深度具身是一种生理意识的扩展,这意味着当我们的多重感官共同参与一项任务时,我们会在最大限度上把注意力集中于这项任务。)
(三)创造性触发器
想要获得创造性触发器,必须做到以下三件事:
第一,要不断给模式识别系统加载其找到事物之间联系所需的原材料。这就是为什么每天要读25-50页与你从事的专业不太相关的书。
第二,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你不要总是站在熟悉的角度解决问题,而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风格去解决问题。努力发挥你的想象力,大量增加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新环境和新体验往往是建立新想法之间联系的开始。
第三,让创造力成为一种价值观和品质。你要把生活变成一种艺术。
(四)社会性触发器
由于社会性触发器是激发团队/组织等集体心流的触发器,这里就不细说了。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教你实现“不可能”的方法论,不如说它是一个跨越不可能的知识清单。
很显然,这份知识清单并不那么有趣,甚至其中的很多项训练都会大量消耗你的意志力。
不过,这也是我们渴望改变、寻找突破的一个关键入口。
只要你能按照这份知识清单去学习和改变,你就会取得更多成就,轻松实现人生的逆转。
2022,加油!
让我们一起跨越不可能!
光尘自营 跨越不可能 ¥45 购买(此文及思维导图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