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吧(山东的迷之操作)
说起山东高校,总是给人一种大而不强的感觉。从山东高校的领头羊山东大学到山东各大省属高校,多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校。即使有些学校冠以理工、工业、科技之名,也多半能在招生门类中找到经管类和艺术类。因此山东高校的大而不强,一直是萦绕在山东籍学子头上的一把达尔摩斯之剑。
迷之操作下的山东高校
做强做大山东高校,是山东从上至下的心愿。虽然山东方面积极行动,先后出台了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和学科筑峰计划等。但出于均衡各方面的思想,一些决策迟迟没有落地。如在2016年就要出台的一流大学,直至今日尚未公开发布。这就导致山东虽然也出了大把的钱,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与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甚至还有一些决策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像今天我们要说的——抛开其他更强的理工类高校反来做大籍籍无名实力较弱的齐鲁工业大学。
2017年,山东方面宣布由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进行整合,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同时保留山东省科学院牌子。这一措施在山东高教圈内可谓一记惊雷,不解之声纷起,主要原因是齐鲁工业大学的实力在彼时的山东省属高校中并不突出。放弃实力更强的理工类院校,转而选择实力并不突出的齐鲁工业大学来打造本地区的旗舰大学,这种行为本身就令人感到迷惑。
除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2013年,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刚刚完成改名为齐鲁工业大学的壮举,由原来的名字大概可以推知齐鲁工业大学的特长。实际上,齐鲁工业大学在造纸、纺织等轻工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合校前荣获过两次国家科技奖。但齐鲁工业大学只是硕士授予权单位,在山东省属高校的各项排名也远在十名之外。这意味着山东意欲打造本地区的理工类旗舰大学,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从山东省属高校布局来看,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青岛和济南为双中心的两个科教基地,其余地市基本上有1-2所省属大学。2017年以来,山东打造强省会战略升级,这也是山东选择齐鲁工业大学的最主要原因。自从山东工业大学被山东大学合并后,济南就没有一所较强的工科类院校来支撑其产业发展。于是在本地区选择一所理工类院校进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从理工类院校的综合实力来看,在2017年合校之前,综合实力超过齐鲁工业大学的理工类院校有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以上四校全部有博士点(山东建筑大学为特需博士点),在人才引进,资源集聚方面拥有更为突出的优势。而寄予山东厚望的新齐鲁工业大学在2017年首次申博出师不利,也证明了这次合并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从学科布局来看,合校前齐鲁工业大学的优势类专业主要以轻工类为主,这与要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样板的山东并不高度符合。举例来看,山东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是矿业,但近年来其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方面走在了省属高校前列,并引进了周东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准院士)等大牛。山东理工大学则在汽车、智慧农业、化工等山东亟需升级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布局。因此,原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科布局并不满足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而新打造的新兴类学科成长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从打造强省会战略来看,齐鲁工业大学也并非是必须的选择。山东科技大学主校区在青岛,但其在济南设有校区,完全可以打造双校区模式。山东建筑大学的主校区在济南,本身是齐鲁工业大学最大的竞争者,无疑是这次合并最大的遗憾。而伴随着济南淄博一体化,处于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参考位于泰安的泰山医学院)。
能否完成成立时的目标?
在成立之初,齐鲁工业大学喊出了十年内打造成为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工科类大学。但是从合并之初申博失败,到如今尚未见到其他突破性成果。当年成立之初的目标,如今看来仍觉得道阻且长。
根据省委省政府规划,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大学,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国内工科大学前十位,轻工、食品、材料、机械、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进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学科行列。
虽然齐鲁工业大学在合并之初也许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相信,齐鲁工业大学会上下同心,努力拼搏,完成当年的志向。我们也衷心的祝愿齐鲁工业大学早日完成自己的目标,为山东学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去处!
后序
2019年,原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院合并,成立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济南打造北方健康医疗中心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但为了避免申博失败,重复齐鲁工业大学的悲剧,山东将原属济南大学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五个硕士点转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行使。只是可怜济南大学,忙了那么多年的医学,到头来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上一篇:郑州大学研究生好考吗(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