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在985中的地位(难忘2021)
时光的车轮缓缓向前,一分一秒碾下前进的印迹,转眼间,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所有人都怀揣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许,欢欣鼓舞迎接崭新的一年。与此同时,海河之畔、渤海之旁,一座名为“天津大学”的百廿学府正跨越时间的长河,迈向了它在中华大地的第127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天大为所有的天大人准备了“新年礼盒”,“津”喜多多、“津”彩不停!想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吗?本期推送,就让小编帮大家拆开看看——
一本相册送过往
忆点滴岁月年华,留“津”彩高光瞬间
时光匆匆而逝,但记忆却可以永久珍藏!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便于记录的时代,每一张照片,都蕴含着一段难忘的故事;每一个镜头,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天大人的“2021号”相册里,有卫津路、北洋园四季变换的绝美风光;有披荆斩棘、不畏艰难的感动瞬间;有成果频出、冲击冠军的张张笑颜......翻开这本厚厚的相册,往事便如洪水般涌来——
难忘2021,鼓足干劲、奋步争先的天大这一年来,天津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质量导向的教学治理体系。学校新增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2个本科专业;新增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个学位点。同时,天大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智能与计算学部入选教育部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
在国内外各大权威榜单上,天津大学的名次也是节节攀升: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天大位列全国高校第10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第9届亚洲大学排名中,天大位列亚洲第67位;在QS教育集团发布的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天大位列全球第334名,比上一年度上升53位......“天津大学”的名字一次次“闪耀”各大榜单,学校的美誉度与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难忘2021,成果丰硕、万众瞩目的天大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关键,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是必须要牢牢握住的“金钥匙”。回望过去的一年,天津大学坚持创新引领,努力贡献一流科研成果。世界首款可溶解智能手表,全球首个以中国地名命名、以中国倡议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倡议,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国内首颗商业星载GNSS-R海洋反射探测载荷,“天津大学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重大科技成果排名”中,天津大学排名全国第七位!天大人用智慧与汗水创造出众多世界与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
除丰硕的科创成果外,在“实事求是”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天津大学还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频频发力,接连亮相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在这些国家级媒体的镜头下留下道道难忘的“高光”!
......
时光留不住过往,巍巍天大在这光影变换间走过了又一年的时光。这本“2021号”相册,是天大在过去一年间不断向前发展的见证,留存了温暖与感动、定格了硬核与荣光。待到时光荏苒、岁月不再,再翻开这本时光相册,相信所有的天大人必将以今日之天大为傲!
一束鲜花献当下
赠辛勤耕耘园丁,敬“津”朝英雄风流
古人云:“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的第一聚集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天津大学自建校以来,走出了马寅初、赵天麟、侯德榜、茅以升、张太雷、师昌绪、吴自良等一个个为国为家、名满天下的杰出人物。
铁骨铮铮芳华已逝,热血难凉英雄风流!站在2022年的“起跑线”上,放眼今日之天大:从诲人不倦、培育万千桃李的辛勤园丁,到甘做冷板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工作者;从抗击疫情、奔赴偏远山区播撒梦想的青年志愿者,到身披戎装、保家卫国的戍边英雄......无数事实表明:新时代的天大人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这新年佳节,采撷一束芬芳美艳的鲜花,带着浓浓的祝福,献给这些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天大人!
这束花,献给天大园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回望过去的一年,天大坚持引育并举,努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师资水平稳步提升。
2021年火遍全网,被众多网友戏称为“最强吃冰激凌天团”的叶声华、彭一刚、周恒三位院士,虽然分属不同学科,但他们常常在学校里聚在一起,谈科研、聊教育。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展现出天大教师坚守初心、育人不倦的不朽师魂。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天津大学4位教授新晋当选院士!化工学院元英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学院王树新教授、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成山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院兼职教授赵华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研究领域作出了长久而卓越的贡献,是所有天大人的骄傲!
2021年12月,2021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公布,天大化工学院王世荣、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王超、智能与计算学部王建荣、机械工程学院徐健获评“宝钢优秀教师奖”。4位教师师德高尚,在教书育人方面成果显著,为学校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
2021年,天津大学众多优秀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结出累累硕果:王静康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马新宾教授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黄守莹副教授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张中祥教授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一位位优秀教师用渊博的学识与不朽的师魂点亮天大学子的未来!
这束花,献给天大英才关山千万重,需要一代代人的长征、一代代人的奋斗。在严谨治学的校风熏陶和实事求是的校训激励下成长起来的天大学子,勇敢担负起兴学强国的历史使命,传承天大品格,胸怀天大胸襟,立志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逐浪而行!
他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许全军,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偏远乡村,从小立志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进入天大后,他创业、做兼职,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经济独立。在学习上,他孜孜不倦、勤学不辍,成绩从专业排名靠后到名列前茅,并顺利保研本校。天大求学7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他是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全市仅10名)获得者叶展鹏,天大九年,拿下40余项荣誉称号,38万元各类奖助学金,13篇高水平SCI论文,与团队成员研制出全球首款性能优异的小口径人工血管。临近毕业,他毅然放弃了年薪40万、安家费160万的工作Offer,投身我国的核武器研究,立志做“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传人。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近年来“芯片”成了国民的一块心病。天津大学2018级本科生战宇便是一位追“芯”青年,还是一名本科生的他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篇、合作作者发表SCI论文五篇,申请专利六项,参与四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他展望6G,个人立项的“基于高性能锂基介质陶瓷的太赫兹天线阵列集成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推荐,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等十余家权威媒体报道。
......
新年送祝福,鲜花赠英雄!今日之青年,身处伟大的时代,正如芬芳盛开的朵朵鲜花,孕育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一位位天大英才用尚且稚嫩的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一幅画卷描未来
盼未来宏图大展,绘“津”绣壮丽河山
时序更替,岁月如歌。从189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到如今的“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百余年来,天津大学以时代为纸,用奋斗做笔,一笔一划勾勒着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精巧工笔,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一幅波澜壮阔、豪迈万丈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工程改变世界,改革呼喊创新。“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和新方向,是高等教育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作为中国新工科教育建设组长单位,天津大学持续引领新工科建设,实现了从“天大行动”到“天大方案”再到“天大方案”2.0的迭代与创新,领衔发布《新工科教育质量宣言》,推动提出了新工科教育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新命题,持续推动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天大精准把握“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相关专业。同时,学校与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新工科试验班,形成了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打破专业壁垒,改变以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建设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矢志不移为工程教育贡献“天大方案”。
为加强理科建设,天津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数学学院等理科学院和多个研究机构,增设地理学、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天津大学数学学科全面升级,由天大牵头组建的天津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式揭牌,成为首批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这是天大深度服务天津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利契机。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天大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学校近年来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又新增了全国首个获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021年11月,天津大学1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国并列第三!
而在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和热点的医科领域,天津大学自十三五以来,便将医学作为学校的重要战略支点,成立医学部、开设全国首个智能医学类本科专业——智能医学工程等。同时有机整合学校涉医的多个学院学科,与天津医科大学强强合作,开设了天津大学新医科试验班(瑞恒书院),创新开展新医科建设,实现了跨学校、跨学科、跨学位、跨学制的四大“跨越”。
......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一代代天大人不忘兴学强国的初心、爱国奉献的传统,用实干与奋斗勾勒出一幅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天大壮美画卷!
岁岁年年,周而复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百廿风云变幻、百廿上下求索,天津大学历过风雨沧桑、岁月峥嵘,见过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却始终在奔涌不息的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如今新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接到新一代天大人手中,所有天大人必将瞄定目标、砥砺奋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
新年新期许,新年新气象!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
让我们高喊一声:
你好,2022!你好,天大!
素材来源:天津大学官网、官微,天津大学教务处,新华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天津大学招生办官微,软科,天大微电子学生之家,天大学工,材料先锋,天津大学教务处,新华网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官网、官微,天津大学教务处,光明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江苏先锋,天津大学校史馆,软科,天大微电子学生之家,天津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