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证图片(清朝末年)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11:42:01

清末毕业证,见证百年前“中西合璧”式教育

两张堪称“中西合璧”的毕业证,见证了清末传统的科举教育向近现代学堂教育的艰难转变历程。这两张毕业证是清末宣统元年、二年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学子幸邦隆读完预科、本科学业后,颁发给他的。

幸邦隆曾名幸国霖,是华亭县南川乡人,先后就读于华亭仪山书院、平凉柳湖书院。后赴兰州参加乡试,考中举人。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他被华亭地方推荐进入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学习。1911年,清政府垮台之前,他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毕业后,幸邦隆回到了华亭,他充分发挥了在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学到的知识,在华亭创办了多所学校,而且编写了《增修华亭县志》。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不久前,人们从幸氏家谱中发现了两张百年前幸邦隆的毕业证,这两张毕业证既有传统科举制的影子,也带着浓烈的现代意识,可谓甘肃新旧教育体制转变的最好见证。

幸育忠曾讲述了这两张中西合璧毕业证背后的故事。

步行半个月到兰州,考中举人,不久却传来科举取消的消息

我们华亭幸家是从四川江津迁移而来的,道光六年,我们祖先落户在陕西凤县,同治后,左宗棠为恢复地方生机,又从各地移民垦荒,我们先祖就从陕西搬迁到了华亭开荒种地。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后,有了些积蓄,才有能力供大伯幸邦隆上学。

我14岁时,大伯就去世了。小时候,我经常在他的书房中读书,他也经常给我讲他的求学经历。许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大伯到兰州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就没有回过家。那时,华亭到兰州,完全靠步行。大伯背着干粮就孤身出发了,晓行夜宿,路途非常艰难。最大的威胁是土匪。清末甘肃各地战乱不断,天灾相连,许多人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四处劫掠。大伯孤身一人,小心翼翼,经常跟着大队商旅(大多是从华亭安口往外运送瓷器的)行进。这样跋涉了半个月才到兰州。

大伯曾给我讲述过他在兰州萃英门的甘肃贡院参加乡试的大致过程。大伯说,乡试要考三天,头一天天不亮就出发赶往贡院,经过搜检等手续后,进入贡院已经差不多8点了。每人一间号舍,非常小,只能容纳一个人,考生必须面向外而坐,按题作文或答卷。考试要求非常严格,不许自由活动。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考上举人后,大伯没有回家,原因有两个:一来路途遥远;二来,科举制度很快就取消了,传说要把举人秀才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他就在省城等着。可是,在兰州干等也不是办法,总要谋生过日子。大伯就在街头摆了个小摊,白天给人抄抄写写,诸如写信、写契约之类的活,也给一些人家抄书抄、账本。晚上,回去就继续读书。

这时,清末新政在甘肃如火如荼地展开,创办了新学堂、新实业,当然,新思想也在传播中。在和同乡、同学的交流中,新思想也逐渐影响了他。

在师范学堂,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博物科

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创办的起源是科举制度取消后,为举人们谋出路,同时也为全省培养教育人才。故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允把兰山书院改造为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学生由各府县推荐选送。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在今城关区秦安路兰州市三中校园里。后来甘肃保皇派为出兵围剿陕西革命(1912年2月24日即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停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法政等学堂与农矿学堂四所学堂。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既然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是从各府县选拔,自然那些有举人秀才身份的人就优先入选了。大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到师范学堂读书的。那时,他正在兰州,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师范学堂。

他从中国传统教育的科举制度下的举人,转变成了近现代教育中的师范学生。这个过程对他而言是非常艰难的。大伯曾经给我讲过一些他在兰州求学的故事。他们师范学堂整个教育就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思想。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很有意思,既有继承了传统科举教育的国文、经文,也有从传统科举教育中衍生出的历史、地理等学科。当然最集中的还是带着西方色彩的化学、物理、图画、伦理、教育、地质、制图、心理、英文、日文、体操等,共有26门课。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来看,那时的师范教育似乎是一个大而全的教育。这也难怪,当时教育人才匮乏,一个学生毕业后,回乡就要独当一面,有些学生回乡后,甚至直接被任命为校长。

我小时候,大伯还给我讲授过英文和日文。我父亲那时在华亭一中教书,他发现大伯教授的英文和日文的发音不标准,只好不让大伯教了。现在想来,那时的师范教育也不是很正规,但至少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大门。

由于他在兰州待的时间比较长,接触到不少的新鲜知识,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也很清楚,所以他在师范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博物科,他认为只有这门学科才能学以致用。

民主思想悄然传播,大伯常去铁桥工地,同时还偷写对联讽刺清政府

师范的学业对大伯而言具有挑战性。他在华亭几乎没有接触过西方的教育体系,数学、英文、制图等等课程对他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制图时,他头一次接触了一种仪器叫规矩。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他们拿着规矩绘图。那时,我搞不明白规矩究竟是什么东西,现在想来,这种规矩或许就是类似圆规的一种制图工具吧。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最让大伯难忘的是,他们在课余时间观看黄河铁桥的施工过程。由于他正好学的是博物科,故而对黄河铁桥修建中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非常关注。他曾讲述了黄河铁桥桥墩的修建技巧。我在兰拖厂长期搞技术工作,也曾留心过许多写黄河铁桥的书、稿,但我发现很少有人专门论述黄河铁桥的修建技术的,大部分文章都说的修建过程。

黄河铁桥修建中难度最大的无疑就是桥墩的施工,那么在百年前条件下,桥墩是如何修建在黄河中的?大伯说,黄河桥墩的施工用了沉箱法。什么是沉箱法呢?就是用巨大的木料做成厚重的四方框,方框中间灌入泥沙之类的,然后将方框逐个沉入水中,依次排列起来,直到露出水面,出水面后用“吸水龙(水泵)”把水抽干,再把方框间的缝隙堵死,然后在方框内挖基础,挖好后,再安置钢骨,灌入水泥,铁桥基础就是这样做成的。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此时,正是1908年,各种新思潮也开始传播了,尤其是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大伯为此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二百年气运将衰,擅权三世;七十岁淫心不改,遗臭万年。”这副大胆的对联,在当时来说,是石破天惊之举。所幸,这副对联只是暗中在同学和家族内部流传。民国年间,见贪官污吏四处横行,他也曾写过一副对联:“吸髓有方,衙内尽蓄敲骨鬼;点金无术,门外难挡要钱人。”对贪官给予讽刺。从这两副对联中我们能看出他的风骨。

甘肃优级师范学堂中有不少的名人,多位老师曾留学日本、英国等国,其中有一个叫张林炎的翰林,学问很高,大伯返乡时他还专门给大伯题写了“山高水长”四个字,后来做成匾额挂在老家的堂屋正中。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毕业证中西合璧,高71厘米,堪称全国罕见

大伯的毕业证一直夹在家谱中,能完整地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这两张毕业证都是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发的,一张为预科毕业证,一张为本科毕业证。

“文革”中我母亲和弟弟为了保存家谱,在家中一破窑洞中另挖了个小洞,把家谱放进去后,封了起来。直到“文革”结束后,我们家的地主帽子摘了,才把家谱取出来。县城的何玉峰看过家谱,他回忆说,当时家谱中每一页都撒着六六粉,非常潮湿,在太阳下边晒边翻阅。我是在2004年才对家谱进行了彻底研究,渐渐地认识到夹在家谱中的两张大伯的毕业证的价值。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

大伯的本科毕业证高71厘米、宽54厘米。从尺寸上来说,堪称全国罕见。从内容上说,右侧是慈禧太后关于兴办学堂的圣旨,左侧则是英文、数学等课程的老师姓名和分数。最有意思的是,毕业证上还有大伯的籍贯以及祖父和父亲的姓名,显然这是承袭了科举制度考卷的做法,同时盖有18枚印章,防伪措施也很强。因而说,这张毕业证是中西合璧完全是正确的。

据大伯讲,他们那时的师范生不收任何费用,可以说是全免费的,但在学业结束后要履行教育服务。本科生必须在教育界干够6年,前2年必须履行政府指派的服务,后4年则是自由选择的教育服务,否则撤销教员凭照,还要缴还学费。

大伯学成回华亭后,周边四个县的贤达都来祝贺。他是那届乡试四县唯一的举人,也是受过近现代教育,融合了中西方思想的人。伯父在华亭不负故乡父老期望,编修县志,守卫县城,做了很多事情,这些就不细说了。

清朝末年,甘肃大学“中西合璧”式教育,本科毕业证半米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