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大学(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09:00:01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轻工类高校,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其创办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解决学校创办之初师资不足的问题,曾做出专门指示,为学校聚集人才。正是在这种重视下,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为我国的轻工类高校一哥。

但由于局势不稳定,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对北京高校提出了一部分外迁,一部分停办,只保留小部分的政策(即京校外迁)。彼时的北京轻工业学院正在外迁的13所高校名单之上。

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为何不继续留在咸阳而东迁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如何结缘咸阳?

这些外迁的高校还有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去何处落户。因为当时的口粮都是有指标的,在很多地方主政者眼中,一所高校是不如一个化肥厂或者一个机械厂更能创造效益。因此甚至出现了河南某个地级市拒绝了想前来落户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种在今天看来追悔莫及的事情。

根据陕西科技大学姚书志书记撰写的回忆文章可知,在国家做出“京校外迁”的安排部署之后,北京轻工业学院旋即派人四下探访。恰好此时,一位负责选址的同志在陕西出差期间,看到了当时正在筹建的咸阳轻工业学院有两栋很好的建筑物、两栋家属楼和近200亩的建设用地,然后将这个消息报告了上去。

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为何不继续留在咸阳而东迁西安?

咸阳夜景

当时咸阳大手笔建设的咸阳轻工业学院的硬件条件是不比北京轻工业学院现有的硬件设施差的。因此,为了这块风水宝地,北京轻工业学院开始酝酿搬迁到陕西咸阳。为了征得陕西方面的同意,第一轻工业部拿出的方案便是将北京轻工业学院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北京轻工业学院整建制迁往咸阳,同时改称西北轻工业学院。

要注意的是,北京轻工业学院为了能拿到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的建筑,提出与之合并。而陕西方面则省去了筹建轻工学院这一繁琐的步骤,从而白得一个高水平大学。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北京轻工业学院得以西迁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为何不继续留在咸阳而东迁西安?

迁校文件(来源:陕西科技大学官网,侵删)

为什么没有迁回北京?

随着国内外局势和缓,部分下放高校纷纷返回北京,西安轻工业学院却没有得以回迁,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原址上重建了一所高校,名字也叫北京轻工业学院(今北京工商大学)。这意味着在北京已经有一所与西北轻工业学院性质相近,专业雷同的轻工业高校。西北轻工业学院没有回迁的必要。

二则是在轻工业学院西迁咸阳时合并了陕西和轻工业部正在筹建的咸阳轻工业学院。这意味着,当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咸阳轻工业学院的任务,成为了国家对陕西高教布局上的一环。因此,西北轻工业学院不能也没有必要回迁北京。

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为何不继续留在咸阳而东迁西安?

西迁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图源陕科大官网,侵删)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北轻工业学院的发展就缓慢了。恰恰相反,从首都落户咸阳后,学校教师充分克服苦难,学校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1978年,国家共指定了78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榜上有名,这是对那段时间做出成绩的肯定。学校更是在1987年和1991年,两次获得含金量颇高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

二次搬迁西安又为何?

1998年,国家部委改革,西北轻工业学院从轻工业部被划转至陕西省管理,也是在这前后,学校失去了进入首批211工程和之后滚动进入211工程的机会。在此之后,部分人开始对咸阳的地域产生不满,认为是在西迁之后,学校失去了行业老大的位置,从而失去了进入211工程的机会。

相爱相杀的咸阳和陕西科技大学:为何不继续留在咸阳而东迁西安?

西安夜景

加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学校的确也需要进一步扩大物理空间,扩建校区。在综合比较咸阳与省会的利弊得失,学校最终选择东迁省会西安。并改名升级为陕西科技大学……

后序

尽管有人认为西迁是学校失去进入211工程的主要原因。但学校的有识之士还是认识到了事情的本质,那就是失去行业龙头地位和落选211工程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没有转型发展,而非地域。

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步伐一日千里,轻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科专业自然就被边缘化,最终陷入没落困境,学校也在彷徨迷茫中错失了进入“211工程”的重大机遇。(来自陕科大书记文章)


参考文献:

[1]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姚书志.

[2] 西迁三问.姚书志.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

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高校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高考临近,如有志愿填报问题,欢迎咨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