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学有哪些学校(桂林高校)

麦兜兜
麦兜兜 2024-06-27 05:48:01

桂林拥有全世界发育最成熟的喀斯特地貌,也因此而山水甲天下,闻名世界,自然风景的高知名度几乎掩盖了其作为广西高等教育重地的的地位。

1、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高校(一)

七星区育才校区大门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多人。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区大门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体育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生态学、法学、美术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

桂林高校(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

广西区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社会学

桂林高校(一)

育才校区图书馆

**科研机构/平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级研究机构:

1、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省(部)研究机构:

1、 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

2、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

5、 越南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

6、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与桂林工学院、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共建,我校排名第二)

7、 多源信息挖掘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

8、 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

9、 低碳能源材料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

10、 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2、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3、 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4、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高校广西科学发展中心)

15、 广西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16、 西南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17、 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19、 广西区域多源信息集成与智能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 泛北部湾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21、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究基地

22、 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厅级研究机构 :

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2、 野生动植物生态学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3、 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4、 信息智能和数据处理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5、 科学计算与模拟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6、 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科学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7、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8、 数学与统计模型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9、 现代核分析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0、 低碳能源电化学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1、 生命过程与药物分析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2、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3、 信息系统与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4、 非线性电路与光通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5、 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6、 干细胞与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7、 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18、 广西地方法制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19、 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0、 泛北部湾区域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2、 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3、 广西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4、 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5、 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6、 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7、 广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8、 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29、 广西民族体育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0、 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1、 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实验室(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2、 光通讯与生物医药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开发平台(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3、 广西特色民族药物研究与开发技术平台(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4、 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桂林高校(一)

师大雁山校区

广西师范大学校管研究所:

1、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处)

2、 白先勇研究中心(文学院)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所(文学院)

4、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文学院)

5、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6、 壮学研究所(文学院)

7、 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8、 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9、 旅游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学院)

10、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11、 中国—东盟关系研究所(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2、 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3、 桂台合作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

14、 经济研究所(经济管理学院)

15、 产业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管理学院)

16、 东盟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部)

17、 教育评估院(教育学部)

18、 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部)

19、 女性发展研究所(教育学部)

20、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国语学院)

21、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美术学院)

22、 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所(音乐学院)

23、 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

24、 大数据统计分析中心(数学与统计学院)

25、 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科学教育研究所(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7、 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与药学学院)

28、 应用生物学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

29、 珍稀濒危动植物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

30、 湿地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

31、 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

32、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

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

34、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35、 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36、 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工程学院)

37、 体育与保健科学研究所(体育学院)

38、 工业设计研究所(设计学院)

39、 客家文化研究所(出版社)

40、 成人教育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

其它科研机构:

1、 中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

2、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3、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

4、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5、 全国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6、 国务院侨办广西华文教育基地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高校(一)

花江校区校名石,主入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600余人。

桂林高校(一)

花江校区

**学科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区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会计学

重点学科:

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计算机用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广西区高校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广西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应用统计、法律、翻译、工程(含机械工程、仪器仪表、材料、电子与通信、集成电路、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10个方向)、工商管理、会计、艺术

桂林高校(一)

金鸡路校区

**科研机构/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区级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广西图像图形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广西位置感知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云安全与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中小型煤矿采煤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人体生理信息采集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微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实验室、图像图形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数据分析与计算高校重点实验室、云计算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传感与智能仪器重点实验室、智能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微波光波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与位置感知重点实验室

3、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高校(一)

桂工雁山校区西门

桂林理工大学简称"桂工",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百校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7大学科门类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最早可溯源至1935年创办的广西省立特种师资训练所和创建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是原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学校先后隶属于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7月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更为桂林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340余亩,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区正门

**学科建设:

广西一流学科(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培育)

广西重点学科(24个):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通风及空调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旅游管理、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环境科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思想政治教育、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冶金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统计学、地球化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企业管理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旅游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冶金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物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工程硕士(地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化学工程、测绘工程11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MT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应用统计硕士(M.A.S.)、翻译硕士(MTI)、风景园林硕士(MLA)、艺术硕士(MFA)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区

**科研机构/平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 (与广西大学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联合培养基地/实验室(各一个):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分站、微波遥感卫星应用联合实验室(航天科工504所共建)、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中心、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广西民族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业废渣建材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省(区)级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友好电磁化学功能物质重点实验室、广西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西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广西院士工作站(3个):任南琪---环境科学与工程、李德仁、龚健雅院士工作站---测绘遥感 ,欧阳自远---天体科学

高校联合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巴斯大学胶体材料与界面科学联合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纳米及能源新材料联合实验室

校管研究机构:

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地质调查研究所、矿产资源勘查与经济评价研究所、陨石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南岭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所、珠宝教育与检测中心(FGA)、漓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高技术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环境检测中心、环境保护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绿色建材新技术研究所、中越绿色水泥研发中心、屏风建筑设计事务所、地质灾害勘察设计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交通科技研究所、城市规划设计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桂林文化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区级)、企业集团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现代企业管理研究所、证券研究所、经济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区级)、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区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景观工程研究所、生态规划与工程研究所、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区级)、艺术研究所、高校美育研究所、外国语言及文化研究所

后续桂林高校(二)将介绍桂林医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