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为什么不能二次上太空,为什么宇航员不能第二次上太空

麦兜
麦兜 2024-03-31 06:18:01

为什么宇航员不能两次上太空?

航天员有能力的话,上多少次都行

你说的情况是我们国家的特殊情况,美俄的许多航天员都交替上空间站,

我国是一个实现了载人航天不久的国家,极需有航天经验的人来带新的航天员,教授经验。神五带神六,神七又集五、六之长,国家是不会嫌有航天经验的人多的,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起步阶段,精固然好,但多也很重要。

为何多数宇航员只去过太空一次,就不能继续上去了?

在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消息被报道后,许多人露出羡慕的目光,感叹杨利伟是个幸运的人。他不仅能欣赏太空之美,还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这种巨大的荣誉是大多数人一生都享受不到的。

然而,事实上,成为宇航员是非常困难的,进入太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和美好。如果进入太空真的是一件简单而美妙的事情,为什么很少有宇航员重返太空?一般来说,当宇航员凯旋而归时,人们都希望他或她能进一步努力,重返太空收集信息。然而,多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宇航员,包括杨利伟,都只有一次太空飞行经历。原因有很多。

首先,进入太空需要许多风险和挑战。更不用说暂时进入太空,即使乘坐飞机到离地球表面约8000米的高度,人们也不得不面对气流和风速等挑战。轻微的粗心大意可能会导致飞机失事和死亡的悲剧。然而,进入太空甚至比进入高空更危险。进入太空后,一方面,一个人必须适应完全陌生的真空环境;另一方面,人们还必须忍受强大的气压、强烈的辐射等。这是对人体和身体的非常严峻的考验。

其次,太空环境不仅考验宇航员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在现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会给宇航员带来一系列后遗症。据有关人员称,分散在太空中的强烈辐射能穿透厚厚的宇航服,直接击中宇航员。通常,宇航员需要休息3年才能完全康复。然而,三年后,宇航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比以前差得多。如果他/她想再次进入太空,他/她需要再次接受严格的训练。宇航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允许他/她再次进入太空。

杨利伟只有一次飞天经历,他为何再也没重返太空?

目前,我国共有12位执行过神舟飞船任务的航天员,分别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陈冬、刘洋、王亚平、汤洪波。

但真正执行两次及以上神舟任务的航天员并不多,只有聂海胜(神舟6号、神舟10号、神舟12号)、景海鹏(神舟7号、神舟9号、神舟11号)、刘伯明(神舟7号、神舟12号)三人。

可能有人在想了,既然景海鹏、聂海胜、刘伯明能多次重返太空,为何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却不能再次重返太空呢?况且聂海胜的年龄比杨利伟还大1岁,这就说明了杨利伟的年龄并不是他无法重返太空的主因。

那么杨利伟无法重返太空的真正因素是什么呢?

第一:杨利伟首次升空时身体受到一定伤害,不符合二次升空的条件;

在经历了4次无人神舟飞船发射任务之后,到了2003年才决定神舟五号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时年38岁的杨利伟有幸成为我国第一位升空的航天员。

不过,神舟五号仅仅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就急忙返回陆地,这实际上是一次载人航天的初次尝试,为后续真正展开载人太空科学实验打下基础。毕竟那时我们都不知道首次载人航天会出现什么状况,肯定得为杨利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

果然,无人航天和载人航天的数据确实不同,杨利伟在太空执行任务过程中身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根据杨利伟的回忆,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让杨利伟的心脏产生了严重共振,痛苦感越来越强,用杨利伟的话说就是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甚至觉得自己即将要牺牲。

当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飞船飞行速度非常快,在遇到空气阻力时,使得飞船急剧减速,再次产生了共振,使得杨利伟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后来,杨利伟把在飞船升空和着陆时遇到的情况做出了详细总结,国家对照问题对飞船进行了技术改进,从此载人飞船不再出现剧烈共振现象,有效保护了航天员的身体,为部分航天员重返太空奠定了基础。

而杨利伟的身体,尤其是内脏因剧烈共振受到一定的损伤,已不符合航天员升空的标准,不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毕竟航天员的选拔要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比选拔空军飞行员还严格,其中内脏检查又是重中之重,不让杨利伟执行任务,也是为了照顾他的身体。

第二:杨利伟升空归来后,已出任航天事务的重要领导职位;

在杨利伟执飞的神舟五号返回陆地后,基本脱离了航天员的训练工作,而是转入了领导岗位。2005年,杨利伟被任命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纵观各航天大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现役航天员会担任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这就已经说明了杨利伟从此以后不会再回归到现役航天员的行列。

当然了,无论杨利伟是否还会重返太空,但他作为中国首个太空人的身份已经名留史册。

第三:按国际不成文惯例,各国首位航天员返回后通常执行培训工作;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与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以及美国首位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一样,在首次飞天返回陆地之后,基本都是从事宇航员的培训工作。

杨利伟在执行任务归来的第二年就担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专门主导我国航天员的训练工作,因为他经历过首次飞天任务,掌握第一手经验,能及时纠偏,实行更实际的训练计划。相比他奋战在前线继续执行飞天任务,还不如杨利伟在后方训练出更多的优秀航天员的价值大。

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也是一样,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太空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并成功着陆。随即在第二个月,加加林就担任苏联宇航员队长,没多久晋升为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从此再也未能重返太空,一直主导苏联宇航员的训练工作。

稍微特殊一点的就是美国首位宇航员谢泼德。他比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晚飞天一个月,1961年5月谢泼德执飞自由7号翱翔太空,因耳朵受伤一度失去了重返太空的机会,担任美国宇航员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航天员的训练和选拔工作。然而,在他修养了十年之后,1971年他努力恳求重返太空终于获批,乘坐阿波罗14号成功登月,艰难地实现了他重返太空的愿望。

因此,从以上可以看出,各航天大国的首位航天人基本都不会再重返太空,一方面他们首次航天没检验,对航天员会带来一定的身体损伤,从而不符合再次执飞的标准;另一方面,首位航天员在执行完太空任务之后,已经掌握了更多的航天经验教训,可以教授更多的后备航天员。

这就是杨利伟作为我国首位航天员没有再次重返太空的缘故。

杨利伟犯什么错误了

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球之后,便一直在为中国航天做贡献,但更多的是提供技术,并没有二次进入太空的机会,甚至连飞行器都不能驾驶,这主要是因为在航天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杨利伟也同样被巨大的撞击导致受伤,而图片中嘴角的鲜血便是最好的证据,也幸好有宇航服的保护,不然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在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工作人员在看到杨利伟时都是一脸惊讶,因为杨利伟的嘴角的血迹太明显了,显然是受了伤,可为了不让全国观众担心,于是便先擦拭了伤口处的血迹,清洗好伤口之后才出舱门,而杨利伟被禁止二次进入太空,这也是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因素。第一:年纪过大。杨利伟于1965年出生,到现在已经56岁,已经是老年了。杨利伟时于2003年登上太空,当时年纪在38岁,这样的年纪已经不算年轻了,而且中国航天器的建设需要时间,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间隔里连续登入太空,而杨利伟的年纪也偏大,显然是不适合再次上太空了。第二:太空辐射强,对身体有损伤。虽然杨利伟身上穿了宇航服,但是也不是完全能够隔绝宇宙辐射的,所以依然存在危险,如果连续进入太空,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再者每一位宇航员都是“宝贝”,毕竟他们最宝贵的就是有实战经验,能够给将来上太空的人一些经验。综上所述,杨利伟被禁止二次上太空其实是正确的,毕竟培养一名宇航员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尤其是有实战经验的宇航员更是难得,所以所有国家的宇航员上太空的次数都是一次,与其让他们置于危险之中,倒不如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为航天事业做出更杰出地贡献。他并没有犯什么错

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不再让杨利伟第二次上太空?

首先是因为杨利伟第一次从太空回来,降落时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这股巨大的冲击力划破了杨利伟的嘴角,幸亏有航天服作为保护,否则这股冲击力极有可能会损伤距离嘴角不远的大动脉,这是非常危险的。其次,杨利伟的身体肯定也受到了影响,没有第一次那么健康了,可能部分和条件了。

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个一人,杨利伟在中国自然是有着非一般的地位的,当时他作为中国第一个人进入了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航天员,代表了中国航空实力,与此同时,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很大一截。

其实在杨利伟之前,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教训。那就是苏联第一位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尤里加加林,他在返回地球后,在一次驾驶米格15在飞行时,发生了坠机事故。这位功勋卓著的宇航员就这样牺牲了。加加林的死亡,直接导致苏联损失惨重。正是由于这个人的教训太悲痛了至今回想起这个事情,还令人十分害怕。中国正是为了宇航员的安全着想,才不允许杨利伟再上太空。

虽然杨利伟现在事后已经退出了一线航天员的位置,但是杨利伟的功劳不可磨灭,他代表了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荣誉。杨利伟在退出一线航天员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那就是担任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副总指挥,他将自己在太空中的最真实的体验传授给随后的航天员,这是一个只有杨利伟才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