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对冉闵的官方评价,冉闵最霸气的一句话

麦兜
麦兜 2024-03-24 09:30:01

史学界对冉闵的评价

1、《晋书》:

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解释:曾被杀的羯人永远,也被他的类。施德总能得福禄,这样的对吗!闵从小就十分果敢,季龙抚之如孙。身高八尺,善于谋略,勇力过人。

2、司马光:

闵骁勇善战,多策略。石虎爱之,比于诸孙。

解释:闵骁勇善战,多策略。石虎宠爱的,相比于他的孙子。

3、谢采伯:

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解释:如果刘渊、聪明、刘粲、刘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叛逆伙伴,淫残酷屠杀,再也没有人理,灾难也不退缩了。

4、王夫之:

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

解释:冉闵灭绝羯胡,而说:“我们原晋人,请分别称为牧守,迎接天子。”虽然不是真的有效顺的忠诚,但是考虑赵人不忘中国而不戴己,不敢马上僭越了。有胡人睦的,称为功德,对晋人远逃江南而不能戴,然后闵不再嫉妒而僭越而成。噢!

5、吕思勉:

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解释:冉闵的百战百胜,很像项羽、孙策,与石氏余党角逐,不一定会突然失败,但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其他版本不相关的战争,带着他刚刚兴起之势,其气完,他的力量厚,“这也是他所遭遇的不幸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闵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他的杀胡令为何让人们争论不休?

冉闵,“冉魏”政权的创立者,同时也是“杀胡令”的实施者。在 历史 上,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挽救了汉人,也有人说他激化了民族矛盾,反而害了汉人。

放在 历史 上,他的存在不吸引人注意,只是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军阀之一,但是如果拿出来讲,他还蛮有争议。

那么问题来了,他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 历史 罪人呢?

从汉朝到西晋这段时间,匈奴、羌族、氐族、羌族、羯族不断往中原迁徙,其中很多匈奴人都沦为了佃客。《晋书》记载:“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

西晋统治相对来说比较残暴,很多受到压迫无法生活的人开始起义,最著名的就是“八王之乱”。经过这场战乱后,人们死伤严重, 社会 体制遭受破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少数民族就起义了,华夏族也包括在内。因为胡人更善骑射,所以由胡人来当头领。先后爆发羌族起义、氐族起义、巴蜀流民起义、荆州蛮民起义、蜀人杜弢起义、匈奴刘渊起义、羯族石勒起义、刘伯根青州起义等等。

后来,起义军汇合,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北方就进入了混乱时期。随着一些政策的不合理,华夏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越来越多。

冉魏政权没有建立时,双方矛盾没有那么离谱。就拿羯人石勒来说,完成统一后,他管理的还比较好,重视农业,大兴儒学,安定流民,减轻赋税等等。再比如鲜卑人慕容盛称霸时,他也是减少了赋税,安定了流民。

至于外界说“汉族被灭族”这一说法根本不合理。

首先是因为那个 社会 ,“汉族”这个称呼还没有,相比来说,还是叫“华夏族”比较合适。

随着西晋灭亡,羯人石勒统治北方。现如今很多人丑化了石勒,因为他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残暴,这不符合 历史 事实,他在后赵绝对算是一个好皇帝。夺取政权的侄子是比较残暴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当然了,他的侄子不只是针对汉人屠杀,就连有血缘关系的儿子都杀。

说华夏族快被杀灭绝的,简直一点 历史 都不知道。且不说东晋和前凉是汉人执政,后赵本身就有很多汉人高官,像张宾,石勒一直敬重他。

后来通过杀胡令我们也能看出来,汉人人数绝对超过胡人,因为杀了胡人20万,这些人难道是被胡人杀的?

华夏族是个大民族,大民族受到少数民族的欺压,这一点很难让人难以接受。民族间有了这种仇恨之后,冉闵刚好利用上,从而煽动他人夺得政权。

从主观上说,冉闵是想凭借在石氏的地位当皇帝,因为他是被羯人养大,把自己当成了皇室成员。但是后来自己知道了,皇室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就像是一个工具一样,用的时候就拿起来,不用就丢在一边。这才让冉闵怒了,这才怂恿汉人杀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如今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冉闵的文章,最特别的就是他的“杀胡令”。其实很多都是虚假文章,没有 历史 考证依据的。 历史 上真实的杀胡令很简单:“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这里的“赵人”和胡人是相对的,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汉人。

因此说冉闵是民族英雄,这一点像是无稽之谈。

最多只能说让备受压迫的汉人站了起来,发泄出了自己的情绪。

最近,神化冉闵的文章非常多,对一些不知道 历史 真实情况的人来说,他们会把冉闵奉为民族英雄,但是对于熟悉一些 历史 的学者来说,对一些神化文章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首先很多观点都不符合 历史 真实情况,其次就是这种民族主义太过于极端。

在“杀胡令”的实施下,大多数死的人都是平民百姓。

349年,石虎病死,后赵陷入内乱,冉闵趁机灭了后赵。进入邺城后,他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于是羯人纷纷出城,看到羯人有异心,下达了杀胡令,男女老少尽数杀之,前前后后杀了20万人。

后来冉闵又立下规定:少数民族要迁出城内,很多少数民族反对,自己陷入了孤立的状态。

在这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美国强制境内所有黑人迁回非洲会发生什么?

冉魏政权建立后,就遭到了周围部族的联合攻击,本想着东晋能够出手相助,但是东晋并没有管。

于是,在前秦(氐族)和前燕(鲜卑族)合力围攻下,冉魏政权很快就倒台了。可见,他的杀胡令直接让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了,让人们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中。

杀胡令杀得最多的是平民,这样的行为不值得人们拍手称快。从他想要东晋出手相救就能够看出来,东晋根本不想理他。

再说了,“杀胡令”实行后,中原地区的统治并没有发现实质上的改变,并不是汉人当家做主,胡人都灭亡了。

最后再说一点,五胡的 历史 是我国 历史 的一部分,不要将将他们放在中国的对立面上理解,他们不是外来入侵。

总的来说,民族英雄这个称号不是很符合他,在他的政策下,只要不是自己这一派的都杀掉,这有点太极端了,只会让民族仇恨越来越大。

所以,说冉闵是 历史 罪人应该不过分。

冉闵是南北朝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冉闵是南北朝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后人评价:勇猛兼残暴。

一、冉魏政权的建立。

冉闵,小字棘奴,生于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魏冉的君主。他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冉闵和他的父亲冉亮(后改名)是胡适、汉族君主和后来的十六中赵的下属将领,成为胡适的养子,因此改姓为史。

显和三年(328年),胡适与前刘钊姚军交战,史湛在新疆被刘繇所杀。但记载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战死沙场的史湛是冉闵的父亲。349年,石虎去世,石坚在冉闵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石尊,并承诺让冉闵为皇位继承人。石坚后来没有这样做。30年间,冉闵挟持汉将李农、王基推翻并杀死石坚,建立魏国,后改名永兴。

二、冉魏政权建立后,冉闵的残暴。

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桀。一天之内数万羯人被杀,无一幸免,无论男女老少。前后大约有20万人被杀。冉闵的残暴屠杀引来了强烈的反抗,石虎的妃子石仁称帝,定都在郭襄(今河北邢台),非汉族将领纷纷响应。由此可见,冉闵的残暴 “可见一斑”。

三、冉闵在战争中的勇猛。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出道。昌黎战争后,赵的军队全部崩溃,只有游击将军冉闵的三千汉军孤军奋战。战后冉闵成名,被胡适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后赵保卫北疆的战争(当时北燕有丁玲、吴恒、傅宇等。后赵王朝的镜子里各民族都向内移动,经常有叛乱,外面有经常派兵执教的慕容鲜卑在后赵北疆保卫战中(其间两次转战外地)功不可没。

公元350年,冉闵率领他的军队在陵水河畔击败了20万鲜卑严俊军队。斩燕军七万余人,斩将军三十余人,烧斛粮二十万,夺取鲜卑北燕郡大小城池二十八座。冉闵是中原威震天。冉闵推翻赵洁后,称帝建国。他们带着胜利的势头,突袭各路胡军,第一次战斗,他们与韩一起骑马三千夜,攻破了凶奴大营,杀死了几名敌军将领,追了数百里,斩首了前三万凶奴。由此可见,冉闵在战争中的勇猛 。

正史中对冉闵的评价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是一段血腥黑暗的 历史 ,纯粹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不涉及现今的民族关系),冉闵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正史中对冉闵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正史中对冉闵的评价

第一,冉闵诛胡实质上是十六国时期胡汉矛盾长期积累并激化后的表现。首先,冉闵为什么要诛胡因为胡人反对他那为什么胡人反对他因为冉闵是汉人那为什么冉闵是汉人就要反对他因为胡人对汉人太残忍,胡人害怕身为汉人的冉闵报复他们。由此可见,冉闵诛胡是胡汉矛盾激化后的必然结果,反映出后赵时期胡汉矛盾的尖锐深刻。

第二,冉闵诛胡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 政治 目的,而非民族大义,目的在于获得汉人支持,同时预先消灭胡人部分有生力量,以图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这一点,我们无须讳言。冉闵的这一动机,肯定算不得高尚,但也算不得低劣,是一个中性概念,这样看来,冉闵肯定不能算是民族樱雄(审核词组),因为他没有那么伟大高尚的情怀

第三,应该承认,冉闵诛胡是受到中原汉族人民支持的,《晋书》记载显示,中原各地汉民在获知冉闵杀胡后,都纷纷响应冉闵诛杀胡人:“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意即:“对于屯据四方各地的羯人,当地的汉人都遵照冉闵的檄书诛杀之。” 《晋书》记载冉闵积极准备诛杀胡人时,结果凡是路程之内的汉人闻讯都踊跃前来,并积极追随冉闵诛杀胡人:“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可见当时汉羯矛盾早已不可调和。说的更明白一点,是冉闵的一道杀胡令把汉人积压多年的屈辱和怒火给爆发出来了,大面积的仇恨一旦被点燃,遂在社会上迅速大面积蔓延,如同开闸的瀑布一样不可遏止,导致各地汉人争相击杀胡人(主要是屠杀汉族最烈的羯人和匈奴人,即“胡羯”),可见所谓“冉闵诛胡”,其实应该叫做”汉人诛胡“,虽然诛胡由冉闵发动,但是主要参与者还是各地普通汉族百姓,所以本质上其实是民族复仇行为,是一个长期受着侵略迫害屠杀的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自发复仇行动。

第四,冉闵兵败被杀后,汉人普遍予以同情,这也说明冉闵的野蛮行动客观上反映着汉族人对胡人的反抗情绪。

第五,从个人性格上看,冉闵行事粗暴简单,逞勇残杀,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滥杀部将,缺乏长远战略眼光,这一点上他与项羽颇类似,由于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所以他盲动而峻急地发动了诛胡事件,并贸然称帝,结果又失去了东晋的支持,这是他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六,在 军事 谋略和勇力上,冉闵算得是一代名将,再世项羽,军事才能“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晋书》记载冉闵“善谋策,勇力绝人”,多次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大破胡骑,胆气一往无前,能够多次在险恶情况下力挽狂澜,化不利为有利

第七,应该说冉闵还是有一定民族观念的,这从他夺权后立即宣布“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把自己与“六夷”明确区别开来,即位时立即恢复自己的汉姓,开仓散粮救济保护汉人可以看出,特别是他在临死前的那句名言:“ 天下 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樱雄(审核词组),何为不得称帝邪!”,更是掷地有声,同时也可见冉闵同当时的其他汉人一样,以自己的中华(汉族)身份为荣,自认为比“夷狄禽兽之类”有一种民族优越感,这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认同感,或者说民族意识。

笔者认为:冉闵是一个有一定民族观念的乱世雄杰,他长于军事作战,却缺乏政治战略眼光,其行动客观上反映着汉族人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在汉族势力万马齐喑,胡汉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利历史大背景下,惟独冉闵逆天而行,领汉族孤军与强胡争衡,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