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当年为什么会从清华大学退学,高晓松当年为什么会从清华大学退学呢

麦兜
麦兜 2024-03-23 09:09:01

高晓松家世父母背景资料 全家都是清华大学高材生

曾经有人问高晓松“你全家都是清华的啊?”高晓松霸气回应“对,我全家都是清华的。”这让无数人对高晓松家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晓松父母和爷爷外公比起来相差甚远,高晓松是书香门第,搞音乐属于特例,但都在专注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一、高晓松清华退学

高晓松家世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童年生活在上海。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北京四中,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住宿被分配在26号楼614室的下铺。1991年大三那年高晓松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加上那时出现高校学子退学热潮,因此决定从清华退学,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二、高晓松爸爸高立人

1956年出生,曾任广空某部参谋。系沅江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民国七○年代初期高晓松父母移民美国,定居洛杉矶,仍不忘摄影爱好,于1996(民国85年)年在蒙特利公园市长青书局成立洛城摄影学会,目前中外会员已达200余人,为美国最大规模的华人摄影学会,高学长担任会长至今已历十年,倍受尊敬。

三、高晓松妈妈张克群

出生于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现退休定居美国。生活中的张克群幽默爽朗,乐观达然,认真负责,坐言起行。高晓松为母亲张克群书写序想《红墙黄瓦》:“妈妈生在德国,长在中国,现在住在美国,读书画画、考察古建,颇有民国大才女林徽因之风。”

四、高晓松爷爷高景德

高晓松家世中最显赫的莫过于爷爷高景德,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代电能系统运行和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特级会员,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一生真诚坦荡,宽厚待人,提携晚辈,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在教育和科学事业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高晓松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1969年,高晓松出生于北京市清华大学里的清华大院,显然这里是中国最有知识味道的大院。住在这个院里的好处就是,当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父母给写了一纸条,让去找谁谁谁,而这个谁谁谁就是周围住着的各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据他在节目里透露,他当时的隔壁邻居都是开国大将,国家级院士之流。

高晓松爷爷。高景德, 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奶奶:姜惠茹,网络上几乎没有她的资料。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是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的筹建人之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 科技 人才作出了贡献。

爸爸: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妈妈:张克群,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舅舅: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高晓松1988年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学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虽然高晓松的学历并没有非常的高,但是能考入清华大学想来学习成绩也不会差。比较让人难以想到的是,高晓松的家世是非常显著,甚至直言在他们家硕士都算“文盲”。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还师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原清华大学的教授,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非常的优秀的。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克群一直在从事建筑设计实验,很有才气,编著了很多作品。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就这几个身份,随便哪个都让人佩服。在科学研究方面,张维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科研成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国籍博士。她的个人成就也是让人钦佩,她的学术论著《流体力学概论》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著的成就,在学术理论上、实验室的建设上陆士嘉博士都有自己非常显著的成就。

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在学术上有自己的成就,作出了很多贡献。发表的 科技 论文就达到85篇之多,在微波电子学、声学显微镜、光导波等等学术研究上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拿过很多的国家奖项,科研类的,教学类的都有,很优秀。

高晓松的外舅公,施今墨,是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政治上蒙在医学上都有非常高的贡献。高晓松的家世当真是非常显著的,父亲也是教授级别的,自己的妹妹也是有着博士的学位。

高晓松是1969年出生在北京,但是祖籍是浙江杭州的,是名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制作人、导演、主持人。早期的时候以音乐创作为主,他的民谣歌曲传唱度也是非常的高,代表作品有《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等。

您好,我是 娱乐 号博主:大风仓

码字不易,大家记得给个赞,耶!

高晓松,如今被人戏称为“矮大紧”。说到他的家庭背景,用网友的话来说,两个词“显赫”“惊人”:

高晓松出生在北京,但其祖籍是浙江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杰地灵之处啊!

高晓松的爷爷高景德是电机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期间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校长。高景德出生在陕西佳县,1945年在国立西北工学院(即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51年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得技术科学博士学位,为第一位获苏联博士学位的中国人。高景德还曾是民盟中央第五、六、七届常委。

高晓松的奶奶叫姜惠茹,公开资料没有她个人的其他信息,想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中国著名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张维出生北京,15岁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6岁考进唐山交通大学(即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张维作为第5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留学英国,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之后又留学德国,获得柏林高工(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张维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 科技 教育基金会会长。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出任首届校长。

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航空学家,她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陆士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北京航空学院筹建人之一。张维和陆士嘉在1941年二人留学德国期间结为伉俪。

高晓松的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曾出版过数本力学及建筑学方面的专著,在制定青藏铁路的冻土层解决方案方面,高立人功不可没。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克群在德国柏林出生,后随父母回到中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现已退休定居在美国。

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张克潜出生在北京,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3年的毕业生。先后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专门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高晓松真正是出生书香门第,教授、院士扎堆啊!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还真如网友所说的:显赫!惊人!这么说,叫“矮大紧”实在是太低调了,应该叫“高大上”嘛!——真正名副其实的“高大上”啊!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1996年推出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1996年高晓松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后发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麦田。1999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那时花开》。2002年自编自导并作曲电影《我心飞翔》,该片获得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和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时常担任各大选秀比赛评委。2011年9月9日自编自导电影《大武生》上映。2012年3月主持脱口秀栏目《晓说》开始播出。2015年7月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2016年9月高晓松出任阿里 娱乐 战略委员会主席。 娱乐 圈很多明星都有很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说到高晓松家庭背景,那简直就是吓尿了。并不是说高晓松家族多有钱,而是他的家庭才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高晓松家庭背景

高晓松爷爷:高景德, 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奶奶:姜惠茹,网络上几乎没有她的资料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是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的筹建人之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 科技 人才作出了贡献。

爸爸: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妈妈:张克群,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舅舅: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高晓松呢?高晓松并没有给家族抹黑,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虽然现在从事音乐,影视等 娱乐 事业,但并不阻碍他也是清华的一份子,真的是校庆日就是全家团聚日,到时候高晓松一家就能坐一桌。

虽然高晓松一家如此牛掰,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成就都是高晓松一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取得的荣誉,这样一个传奇一般的家族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或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现如今高晓松女儿也有12岁了,高晓松给女儿取名Zoe代表着生命,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殷切期盼,他将民主,自由的观念从小灌输给女儿,他并不希望女儿一定是名校的毕业生,像自己的家族一样声势浩大,万众瞩目,他说他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快乐开心的长大,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对于教育高晓松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对于父爱,高晓松可以说愿意把一切的爱都毫无保留的送给女儿。不知道这个回答你还满意吗?以他那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很多人都知道高晓松是清华的高材生,却不知道高晓松的基因那么强大,家庭背景也是杠杠的,全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高晓松爷爷高景德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学家

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

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

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流弊的不要不要的,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高晓松考上清华也是情理之中的。

考上清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但是高晓松却主动退学。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1991年大三那年高晓松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加上那时出现高校学子退学热潮,因此决定从清华退学。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也只有高晓松这种流弊闪闪的人才敢傲娇的从清华退学,转战 娱乐 圈,而且凭着毫无优势的颜值,在 娱乐 圈站稳脚跟,没有拼爹,没有靠脸,完全是凭实力说话,这才是底气。

说到高晓松,应该很多朋友是很熟悉的,高晓松是1969年出生在北京,但是祖籍是浙江杭州的,是名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制作人、导演、主持人。早期的时候以音乐创作为主,他的民谣歌曲传唱度也是非常的高,代表作品有《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等。

高晓松1988年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学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虽然高晓松的学历并没有非常的高,但是能考入清华大学想来学习成绩也不会差。比较让人难以想到的是,高晓松的家世是非常显著,甚至直言在他们家硕士都算“文盲”。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还师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原清华大学的教授,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非常的优秀的。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克群一直在从事建筑设计实验,很有才气,编著了很多作品。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就这几个身份,随便哪个都让人佩服。在科学研究方面,张维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科研成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国籍博士。她的个人成就也是让人钦佩,她的学术论著《流体力学概论》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著的成就,在学术理论上、实验室的建设上陆士嘉博士都有自己非常显著的成就。

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在学术上有自己的成就,作出了很多贡献。发表的 科技 论文就达到85篇之多,在微波电子学、声学显微镜、光导波等等学术研究上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拿过很多的国家奖项,科研类的,教学类的都有,很优秀。

高晓松的外舅公,施今墨,是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政治上蒙在医学上都有非常高的贡献。高晓松的家世当真是非常显著的,父亲也是教授级别的,自己的妹妹也是有着博士的学位。

1969年,高晓松出生于北京市清华大学里的清华大院,显然这里是中国最有知识味道的大院。住在这个院里的好处就是,当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父母给写了一纸条,让去找谁谁谁,而这个谁谁谁就是周围住着的各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据他在节目里透露,他当时的隔壁邻居都是开国大将,国家级院士之流。

高晓松爷爷。高景德, 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奶奶:姜惠茹,网络上几乎没有她的资料。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是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的筹建人之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 科技 人才作出了贡献。

爸爸: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妈妈:张克群,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舅舅: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看看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很重要。

提起高晓松大家都知道,他凭借着自己学富五车的知识储备,和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成为内地脱口秀第一人,他所讲的从 历史 人文到 娱乐 八卦每个领域都讲得非常好。

不过“网瘾少年”们肯定都知道高晓松是自拍界的泥石流,无滤镜无美颜怎么脸大怎么拍,真正的诠释了“有颜任性”这四个大字,果然是不靠脸靠才华。

高晓松1969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而他在大三那年,自动在学校里退了学,和老狼一起背着吉他开始了他的音乐之路。留下了像《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

高晓松他的家庭才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创办者、两院院士,不仅如此,张维还和钱学森教授是儿时的好友,母校西南交通大学,为表达对张维院士的深深怀念之情,特别树立雕像,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

外婆陆士嘉,民国十八年(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该系唯一的一名女生,她是北京航空学院(现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者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她带出来的学生们如今也都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院士!

舅舅张克潜,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高晓松爷爷:高景德, 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晓松父亲高立人,也是清华大学教授,曾出版过数本力学及建筑学方面的专著,在制定青藏铁路的冻土层解决方案方面,高立人功不可没。

连她最次的妹妹也是博士毕业,所以在他家,他的学历根本连文盲都不如吧!还有一个段子,说是在家里如果所有人都不想跟他说话,就用德语交谈。因为读过大学的一般都会学三门外语,而高晓松在清华辍学,自然不懂德语。

有人说:“如果给高晓松的颜值来打分,可能只有60分及格,但他内心中那个无比浪漫的诗意世界,就配得上120分。”。他常说自己是个花瓶,那么你觉得他这长相算是花瓶么?

这样的家庭怎会教养出一亇外国藕的人才,他们家教育事业到达顶峰了,他在外国遵纪守法,在中国醉驾横冲直撞造成极坏影响,实际是靠著他的家庭做後盾,他才有这亇胆,是那个国家户口簿就滚回那去。

背景怎么样——起步顺心而己,后面要靠努力和能力,否则,打脸吧。

年少时读不懂高晓松,再读已不再年少

高晓松曾说:“硕士在我们家算是文盲。”

的确,看完他们家族的背景后,此言一点都不为过:

外公一人身兼多职:既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外婆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国籍博士,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

舅舅是清华大学兼博士生导师;

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

母亲师从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从小就在北京清华园长大的高晓松,在求知上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清华大院长大的他说“小时候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家人就会随便写张纸条,说你上哪家问谁谁谁去。”

“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儿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林微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而这些谁谁谁,就是一辈子研究这个的,他们家周围住的都是各个学界的泰斗人物。

高晓松一生下来就具有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按理说,出生在这样高知家庭的高晓松长大后起码应该也会当一名教授,可他却偏不。

你以为高晓松只会玩音乐,那真是大错特错。

初中时高晓松就读于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名校北京四中,而且是全校学习成绩最好的A1班。

当年高晓松高考时是化学单科的北京状元。

最后他的高考总分还高出了清华录取分数线六十多分,之后直接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而系主任嘛,就是他舅舅。

高晓松曾自爆:“当年父母培养我琴棋书画,原本是想让我当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但最终我却变成个懂点儿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原本对本专业就没多大兴趣的高晓松决定在大学期间找点乐子做做:组建乐队。

由于经费不足,他想向家里要钱,但父母却不给,对他说“你得先证明自己有凭此谋生的能力。”

高晓松知道从爸妈这里拿钱玩音乐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趁着放假时间,背着一把吉他,身无分无地跑去天津卖唱。

谁知第一天就出师不利,弹了一天琴后只收到5毛钱,饥肠辘辘的他并没有将这五毛钱拿去买吃的来果腹,而是都拿去买了烟。

第二天又去天津大学,结果被当成流氓抓了起来。

虽然他高喊着:“别抓我,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可他那痞样,谁信呢!

几天后,实在撑不下去了的高晓松只能黯黯地回到了北京。

回到学校后,不安分的高晓松与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组了一个叫“青铜器”的乐队,其中就有老狼。

可他们还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没钱买乐器。

这点小事怎会泯灭掉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能买多少是多少呗。

吉他和贝斯不到100块钱,鼓槌就用刷子柄代替,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几十块钱的女生们硬是凑了400快钱买了一台音箱。

而买到音箱后嫌打车费太贵,就用自行车硬是把200斤的音箱拖了回去,途中有几次音箱掉下来,大家直接拿脚挡住,差点弄成残废。

老狼回忆起第一次见高晓松:他当时穿着军装和一双拖鞋,带着草帽,心里想这那是清华的,分明就是个买瓜的。

高晓松一上来就问:“我们缺一个主唱,你先唱两句试试。”

在老狼唱完《我要的不多》后,就被确定为为乐队主唱了。

不久之后“青铜器”就混成了北京高校数一数二的乐队。

1990年暑假,“青铜器”收到了海南的一家酒吧的邀请,乐队里的除了高晓松与老狼外,都认为此事不靠谱,而他俩二话不说直接提包上车南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惜海南人民不懂摇滚,他俩不愿随大流唱粤语歌,还没挣到钱,他俩就被炒了。

赚的钱只够一个人回北京,高晓松直接把机会让给了老狼,而高晓松用剩下的钱买了张到厦门的票。

之后高晓松就在厦门开启了一段时间的的流浪生活。

在厦门的生活时高晓松灵感的爆发期。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是高晓松在厦门流浪时创作的。

当年高晓松流浪到厦大后就摸进了人家女生宿舍。

一头长头发,浑身又十分“痞气”的高晓松宣称自己是“流浪的摇滚歌手”后,就受到了那几位女生的欢迎。

高晓松之后回忆说:她们还用酒精灯来给高晓松煮粥,怕不够香还在粥里加了桂花。

高晓松在厦大受到了广大的青年学生的喜爱与崇拜,还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额爱情。

1990年11月14日时,在高晓松的生日聚会上,与女友x(因高晓松承诺过不对她进行任何的文艺作品,便把她称为x)在东边社幽深小巷里接了10分钟的41摄氏度的吻。

之后高晓松与女友在厦大附近的一个小渔村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过着两小无猜的生活。

但漂泊得再远,他还是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

回到北京后,他做了一个至今他都觉得十分牛掰的事——从清华退学。

退学没过多久,《同坐的你》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高晓松和老狼火了。

20出头就火了的两人,用高晓松的话来说:“火了之后,我们迅速膨胀了。”

买林肯车,穿着皮克夹,左手拿着公文包,右手拿着3万块的大哥大,上面还绑了一个BP机。

当时的传呼号一般只有几位数,而他的只有一个“6”。一说“呼6”就觉得自己特别洋气,要多显摆就有多显摆。

在接受采访时,高晓松以浴袍出境,令采访无法进行,而编导也毫不客气地把一定会把他们加入黑名单。

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时,当天的到场人数达到了该馆的历史之最,门外还有几百号人没买到票,高晓松直接要求负责人把大门打开。负责人直呼:“我们这是在卖票啊。”

高晓松才不管那么多,直接把门打开,说:“他们在外面感受不到里头的氛围。”

作为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的老狼妈妈刚刚接到邀约电话还不信:“就老狼那样,还能唱歌?”

一个月后,老狼妈妈语气就变了:“我们家老狼三万可不行,好歹也得七万。”

20岁出头的他们就尝到了红的滋味。

很多艺人在出狱后都不愿提及自己的这段“黑暗”历史。

但高晓松却还坦言:“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那半年没有网,也没有手机。只有特别高的房顶,那个灯,永远24小时不关,因为怕黑了之后出现恶性事件。处在一个连时间流动都感觉不到的地方,特别好。”

才子在狱中还不忘继续投身教育事业,教狱友们写诗,读书。

有一阵子,高晓松的牢房里,还掀起过人人写诗的小高潮。

不曾想,当才人遇见黑社会老大竟起了奇妙的反应:

与黑社会老大称兄道弟,以至于这位黑社会大哥还把自己存了好久的豆腐乳奉上。

高晓松对一个年轻狱友承诺:等他出去后,让他做助理。

谁知当年轻狱友出狱后,身边的人强烈反对,高晓松就给了这狱友一笔不少的钱,还帮他报了新东方厨师学校。

火了之后的高晓松与老狼的友谊开始出现了决裂。

1995年高晓松与老狼的因为在音乐上产生分歧而导致关系直线下滑。

老狼不想再继续玩校园民谣,想转型玩摇滚,而高晓松却坚持玩校园民谣。

因此两人常常吵得不可开交。

有一次他俩在酒馆喝酒,突然吵了起来,桌子被掀翻,高晓松还差点拿椅子砸老狼。

两人正式决裂。

可是那么久的友情怎会说放就放。

下两年后,他俩在酒吧相遇,当高晓松举杯走向老狼时,两人就冰释前嫌,相拥而笑,一笑泯恩仇。

和好后的两人关系特别铁:

高晓松出狱后老狼二话不说直接打十万元给高晓松账上;而在老狼参加《我是歌手时,从不烫发的高晓松力挺哥们儿,为老狼烫发。

老狼生日时,高晓松给老狼买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老狼穿了好几年。

出狱后老狼曾对高晓松说:“我去年演出比较多,而你在里头吃糟咽菜,比较苦。你向来花钱大手大脚,以后没钱了,我养你。”

在《我是歌手》上老狼唱了高晓松为他写的歌《冬季校园》,这歌唱哭了很多人:

几个爱情诗人

几个流浪歌手

校门口的酒馆里

也经常有人大声哭泣

黑漆漆的树林里有人叹息

那宿舍里的录音机

也天天放着爱你爱你

可每到假期

你们都仓皇离去

这冬季的校园

也像往日

有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

只是再没有人来

唱往日的歌

……

我亲爱的兄弟

陪我逛逛这冬季校园

那漂亮女生

那白发先生

趁现在

没有人

没有风

……

那么多年,高晓松身旁的姑娘换了又换,去了很多地方,周游世界,一到一个地方就买部车去旅行,去看这个世界每一个地方的日落,在路上继续寻找他的梦,追寻着诗和远方。

而老狼还是保持着多年前的长发,一样的微笑,一样握话筒的姿势,身旁还是第一次遇见高晓松时带的姑娘。

有人说高晓松和老狼是幸运的,在最好的年代遇见了最好的朋友,泡到了最好的妞。

懂得珍惜,珍惜遇见,珍惜岁月,这就是他们的幸运吧。

岁月有限,愿你也有人携手,有人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