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为了人格和气节毅然辞官(仅当了83天彭泽县令)
在《晋书·陶潜传》中有写到这么一句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句话便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来源,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看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来龙去脉吧。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在东晋末年,当时的时局十分不好,而诗人陶渊明因看不惯当权者腐败无能,于是辞官退隐在家乡,不过陶渊明这个人不会经营生活,以至于生活越来越穷困,实在是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所以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一开始陶渊明在当地官府下做了个参军,但官员之间相互阿谀奉承,争权夺势让陶渊明有些不喜。
随后陶渊明便请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于是陶渊明到了彭泽当县令,某日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县视察,却不想这名督邮不仅蛮横粗俗,为人还十分傲慢,平时依仗着太守的宠信,在乡里作威作福,因此他一到彭泽就让陶渊明来拜见自己,本来陶渊明就心不甘情不愿地去看他,而后小厮说的一句话让陶渊明勃然大怒。
小吏说:“大人,督邮来了,您应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你这样有失体统,他会在郡太守面前说你的坏话的。”而这话无疑是在刺激陶渊明,陶渊明本就正直清高,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行为,于是高声说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之后便写了一封辞职信,并将印绶解下来封好而后交给小吏,离开了彭泽,从此以后陶渊明再也没有做过官,据悉他只在彭泽当了83天的县令。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展现了陶渊明为了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人格的尊严而选择放弃衣食无忧的日子,因为那是需要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的,这也是陶渊明能够写出独有的文风,并创作出了传诵百世诗文的原因之一,另外“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直被中国文人不事权贵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