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300亿宝藏在哪里(探索发现李自成宝藏之谜七),李自成的宝藏被发现了多少
李自成宝藏去了哪里?
将财宝埋于低下,是中国古人热衷于干的事,其目的是隐藏起来,有朝一日再发掘出来为己所用。可是,与此同时,窃匪横行,很容易被盗。那么,传说中的李自成宝藏被盗过吗,去了哪里呢?
1644年春季,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入北京城,拷打明朝王公大臣,获得白银七千五百万两,从明宫内库搜出金银三千七百万两。不久,李自成携带巨额财宝撤出北京城。第二年元旦,在清兵围剿下李自成放弃西安城,进入湖北省江西省等地。
李自成殉难后,李过率大顺军,进入了江西修水县与湖南平江县山区,十余万大顺军分扎在各个山寨,山顶白云寺就成了大顺国宝藏的隐藏地。老营驻地选择于此,就是为了方便大顺军各营寨,军饷物资的供给。后来随着大顺军联明抗清行动的失败,老营保管的财宝也转移到附近的幕阜山区。
在江西省幕阜山,现存有大顺国文档和李过回忆录,约三千余件。李自成在遇害之前,就留有谕旨,指定李过为他的唯一继承人。后来大顺军的帅府,就一直设在江西修水县白岭镇的黄龙寺。
顺治年间,十余万清军进山围剿,李过率四万大顺军,转移到附近的湖南平江县石牛寨。清军围攻石牛寨达八个月之久,由于大顺军弹尽粮绝,石牛寨被清军攻破。在清兵即将攻上山寨前,李过在这里劝说将士们,秘密下山隐居,并把军中财宝分散给将士们。他们在夜里四散而去,大顺军从此不复存在。大顺王国也从此消失,大顺军老营家属大多隐居在修水县一带的深山老林。
清军撤离后,李过认为东山再起无望,回到修水县黄龙寺削发为僧,号黄龙真人,在黄龙寺自耕自食。
在湘鄂赣交界深山老林中,发现多顶金皇冠、金凤冠。在幕阜山一带,大顺国的遗物至今还在不断出现,李自成宝藏散在人间。
据说李自成兵败后私藏了大量宝藏,这些宝藏最后哪去了?
据说李自成兵败后私藏了大量宝藏,这些宝藏最后哪去了?我认为很大可能就是在如今的山西一带以及附d近,理由有两个。一是从李自成兵败后,他的逃跑路线经过山西一带以及附近。大家知道,李自成打下江山后,也攒了不少金银财宝。后来兵败,他逃离北京的时候舍不得那些金银财宝,就带走了一亿两白银以及一百多万两黄金,还把这些金银全部融化,把它们铸成了方便携带的金锭银锭。
然后,一路上向西逃亡。后来,为了便于打仗也为了便于逃命,这些大量的金锭和银锭不好再带了,会拖累他们。李自成不想带着也不想给别人,还有将来再回来找。于是,在逃跑路上他就需要找个地方,把这些金锭银锭埋藏起来。而李自成最后经过的路线就包含了山西大道、南山以及祁县南二十里的孙家河等地。所以,我说很大可能就在山西一带以及附近。
二是后来山西很多人突然发迹,还产生了很多的晋商。大家知道,以前的山西是荒凉贫瘠之地,除了有矿外,其他资源很少,很少有有钱人。可是,只要查阅一些材料,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记录,即关于晋商使用李自成埋葬宝藏的记录。
比如,晋商万荣县潘家,元丰玖票号股东孙郅都有传他们发现李自成财宝而发家的,亢家也曾得到李自成留下的八百万两宝藏,使得他家成了山西首富。这样一来,大家就能理解了为何在清朝时,晋商突然脱颖而出,成了当时很强大的商帮。因为发现了李自成留下的巨额财宝,有了一大推财富,就有了资本,有了资本就有了商帮就有了后来的晋商,就有了后来著名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等。
拥有很多宝藏的李自成,失踪后把宝藏藏到哪里了?
大文豪苏轼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写道:“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此言原是苏轼用来形容学问增长,后来多用于形容人一夜暴富。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这种机会也不是没有,只是甚为稀少。而通过得到宝藏,一夜暴富,更是各种传奇故事里的经典桥段。说起关于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藏,就不得不提起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被部下奉为“闯王”。此人自陕西起兵后,领兵攻下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至此,李自成从一个普通的乡间农民出身,变成了执掌大权的大顺皇帝。不过李自成并未将已经到手的江山守住,吴三桂投降满清后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敌,退出西安,后至河南陕西继续抗击清军。清顺治五年(1648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神秘失踪,至此下落不明。
李自成剧照
01
关于李自成的下落,在民间有各种传言。这固然是由于他的一生颇具传奇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宝藏。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仅此一项,便可以想象李自成获取的财富之丰厚。
那么,李自成兵败之后的神秘失踪,跟这些财富有没有什么关联呢?这么一大批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到底下落何处?甚至,李自成真的像传言一样留下了巨额宝藏吗?关于这些,正史野史各有说法,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
宝藏照片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顺着李自成的败亡路线来做一番探查。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向西撤退,意图退至潼关后据险地而守。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由于军心涣散,大军一旦溃败便再难聚集,正如清朝的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所言:“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还没有到达潼关,李自成的部下就已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了。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东山再起的希望渺茫,便将自己征战多年搜刮来的巨额财富藏在了河南灵宝。
02
刘中廉本是山西人,当时在灵宝行商。他从小本生意做起,后来在灵宝开了几家门面,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生意,但是他依然非常勤恳,每天一大早就起身打理店铺。
清代商铺旧照
彼时刘中廉身处乱世,生意难为,不但收入菲薄,还常常担惊受怕,生怕飞来横祸令自己无端丧命。某日一早,店里来了两个客人,他们的举止行为颇似行伍之人。刘中廉不是没见过世面,倒也应对自如。这两位客人刚打照面,就提出租借仓库暂存货物,刘中廉正巧有空置的库房,便一口答应了这桩生意。两位客人没有再多言语,将货物搬进库房之后支付给了刘中廉一笔丰厚的租金,此后便迅速离去。此时的刘中廉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这批货物让他彻底改变了命运。
03
这两位客人离开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因为忙于其他事务,刘中廉很快就将此事抛诸脑后。直到好几年以后,刘中廉的库房因为年久失修而垮塌,在维修库房的时候,他发现了那两位客人的货物依然放在原地。刘中廉揣测着,客人大约是遭遇了什么不测,应该不会再来了,于是他揭开封条,将箱子打开。
宝藏照片
万万没想到,这几个箱子里竟装满了金银珠宝。刘中廉一下就联想到之前的李自成宝藏传言,当时那两人很有可能就是李自成的部下,可能是因为逃亡时不方便携带,所以奉命将钱财暂存商铺。发现了这笔钱后,刘中廉顿生贪念,立刻带着这笔钱远走他乡。此后,刘中廉便凭借这笔财富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晋商。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积累300多年的库房被他搜刮得一干二净,肯定不会只有这点财富留在人世。从山西到广东,几乎全国各地都在传说着李自成的宝藏。曾经有日本学者研究后表示,晋商的第一桶金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李自成留下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