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是大象的哪个部位,象拔蚌是个啥

麦兜
麦兜 2023-10-26 13:24:02

象拔蚌是什么

象拔蚌的简介

其实象拔蚌的生物名称叫太平洋潜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因为其外形特征像大象的鼻子,所以又被人称为象拔蚌。象拔蚌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动物,壳长约18-23厘米,体重连壳可达3.6公斤,是蛤属的大型贝类。其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东海岸。象拔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餐饮业中属高档消费品。

象拔蚌的价值

象拔蚌的出肉率高,一般可达60%-70%左右,在贝类中是不常见的,且每100克含热量81千卡、蛋白质14.4克、脂肪1.3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象拔蚌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象拔蚌(学名:Panopeaabrupta):生物名称是太平洋潜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海产商品名称“象拔蚌”。两扇壳一样大,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水管(也称为触须)。

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大象的鼻子(象拔)被人们称为“象拔蚌”。

功效:

1、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2、壮阳壮腰:促进性功能、生精助育。强精益气,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

3、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4、补肾虚:症状为“寒”,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

5、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扩展资料:

象拔蚌的生活环境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人工养殖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

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18米,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为50-80厘米。

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10厘米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营穴居生活,不再移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拔蚌

满汉全席里面的象拔是象拔蚌还是大象鼻子?

满汉全席里面的象拔是指的大象鼻子。

“象拨”是满汉全席中的“山八珍”之一,其余的几种珍品为: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豹胎、犀尾、狮乳。“山八珍”都是动物中的珍品,“象拨”是指的大象鼻子。

扩展资料:

满汉全席四八珍,即指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

四八珍: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拨、豹胎、犀尾、狮乳

海八珍:鱼籽、鱼翅、海参、鱼肚、鱼骨、鲍鱼、鱼唇、干贝

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汉全席四八珍

象牙蚌是什么

象拔蚌(学名:Panopea abrupta):生物名称是太平洋潜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海产商品名称“象拔蚌”。两扇壳一样大,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水管(也称为触须)。

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红管,很似大象的鼻子(象拔)被人们称为“象拔蚌”。当地人并不吃象拔蚌,所以象拔蚌生长状况良好。但自从亚洲移民开始捕食北美的象拔蚌,使当地的象拔蚌变成濒临绝种。1996年中国市场开始人工养殖。

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是一种海产品,又叫皇帝蚌、女神蛤。象拔蚌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动物,壳长约18-23厘米,水管可伸展至1.3米,体重连壳最重可达3.6公斤,是蛤属的大型贝类。

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由于其外形特征非常像大象的鼻子,所以才称之为象拔蚌。

象拔蚌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海岸地区。

象拔蚌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生吃,也可熟食。

象拔是什么?

应该是象拔蚌吧?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Panopea abrupta

象拔蚌(Panopea abrupta)是商业名称,其种名为高雅海神蛤,俗称皇蛤、管蛤等,象拔蚌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红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象拔蚌”。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海螂目、缝栖蛤科、海神蛤属,是蛤属的大型贝类。

象拔蚌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目前美国、加拿大年生产量为2000—300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年收入达3—4亿美元。其中每年销往中国的就有1000—1200吨,价值为1—1.5亿美元。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3年驯化,目前可适应水温为0—25℃,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18米,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为50-80 米。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10厘米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营穴居生活,不再移动。

象拔蚌前4年生长较快,1龄贝壳长5-6厘米,重36-40克;2龄贝壳长8-10厘米,重200-250 克;3龄贝壳长10-12 厘米,重400-500 克;4龄贝壳长12-15 厘米,重500-800克。随着年龄增长,贝壳生长渐变缓慢,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寿命可达100多年。象拔蚌的出肉率高,达60% -70%,其中主要食用部位为水管肌,占总食用量的30% -35%,每100克含热量81千卡、蛋白质14.4克、脂肪1.3克,具很高的营养价值。

象拔蚌雌雄异体,每年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7月,盛期为5-6月。个体产卵量达1000-2000 万粒,产卵水温为14-17 ℃。卵径为82微米,受精卵经4-5天,发育成D形幼虫(120-130 微米);10-12 天发育成壳顶幼虫(1 60-180 微米);30天左右幼虫下沉,随着变态,壳长达350-400 微米。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象拔蚌的主要敌害是蟹、海星、蜗牛及鲽鱼等鱼类,成贝栖居于海底,有较强的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