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锯岭和上甘岭谁惨烈,钢锯岭战役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钢锯岭战役"后还有更难打的阵地吗?
当然有比如说冲绳岛战役、硫磺岛战役。不过我觉得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更难打。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总共持续了43天,中美两国都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上甘岭战役的严峻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其历史意义则非常重要,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决定朝鲜战争的关键所在。
从上甘岭战役简介可以看出这场战役爆发于朝鲜战争后期,此时,美国与朝鲜以及中国已经多次炮火相对,但是都未能真正攻占朝鲜,于是将矛头转向了朝鲜东北部上甘岭。中国志愿军深知上甘岭的重要局势,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前往上甘岭与美国进行作战。美国先后使用了3000多架飞机,武器炮弹更是数不胜数,曾一度占领了上甘岭有利地势两处,将中国志愿军困于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中国志愿军并没有就此妥协,而是决心破釜沉舟与美国再次进行较量,并且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成功。
看美国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评述志愿军坑道斗争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这些战斗需要我们消耗极大的体力,需要我们具有无限的耐心和勇气。步兵象印第安人那样作战,他们在山坡上匍匐前进,吃力地拖带着自己的步枪、弹药以及迫击炮弹。有时,他们还被迫抵近敌人进行爆破,迫使敌人钻出地下工事。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
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美军要拿上甘岭开刀
1952年8月,美国首脑指示“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战场扭转被动局面。
克拉克在同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韩国李承晚进行磋商和谋划后,决定集中兵力、火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进攻。而范佛里特经过亲自勘探锁定攻击目标为上甘岭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直接指挥这次战役。范佛里特还将此攻势称为“扭转当前战局”的“金化攻势”,又称“摊牌作战”。
五圣山是我们的屏障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一个山村,位于金化以北五圣山南麓。五圣山是我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也是朝鲜中部平康平原的天然屏障。而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态势突出,直入敌方。敌人要夺取五圣山,必须首先夺取这两个高地。而如果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就等于在我战线中央打开了一个缺口,可以进一步进到平康平原,敌人的坦克就可以发挥优势。
他拉开仅有的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每秒钟落下6枚炮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在随后43天的激烈争夺中,“联合国军”方面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使用10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300多门,向我志愿军防守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用最多时达7个营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甚至一天达30多次。
简单对比一下,就会看出上甘岭战役的空前惨烈。1952年10月30日,我志愿军15军炮群的104门大口径火炮,持续猛烈地向美陆军第7师的阵地轰击。一名美军中尉心有余悸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怕极了,殊不知,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我志愿军官兵承受的是每秒钟6发炮弹的轰击。但是,我志愿军战士硬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作风,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坚守阵地岿然不动。
一人舍命 十人难挡
此次战役,我军前23天的作战任务由秦基伟为军长的第15军担负,后20天的作战任务由李德生副军长指挥下的第12军部队接替。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
我军坚守阵地的排长孙占元在两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然指挥战斗。他一个人打两挺机枪,直到子弹打完,敌人冲上阵地,他拉开仅有的一颗手榴弹导火线,和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22岁的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了三人爆破小组。在爆破过程中负伤后,忍着伤痛,从侧面接近敌地堡,伸开双臂扑向喷吐着烈焰的射击孔。
我军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都伤亡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多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守住了阵地。
扩展资料
上甘岭战役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我志愿军第15军先后投入21个连队同敌人反复争夺表面阵地。
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至10月29日,我志愿军第15军的前沿部队在敌人占领表面阵地的情况下,退守坑道,双方以坑道口为斗争焦点。
第三阶段:从10月30日至11月25日,我志愿军以第12军集中力量反击,夺回上甘岭表面阵地,并一再打退敌人反扑。最后,敌方夺取上甘岭的计划被粉碎。
10月8日,哈里逊将军单方面宣布谈判休会后,克拉克将军授意范·弗利特将军发起摊牌战役,目的是夺取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的高地。范·弗利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可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但第十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共产党猛烈抵抗下却苦战了好多星期,使美国和南朝鲜付出了九千人的代价,共产党死伤达一点九万人之多。在战斗于11月18日逐渐停下来时,联合国军的阵地只略略有点微小改善,而损失却太大太大了。直接进攻敌军主阵地,却只实现一点有限目标无异于枉费心机。
……一切战争都是悲剧性的,但最后这两年的朝鲜冲突,其悲惨程度却难以描绘,因为任何一方在停战谈判开始后的一切战斗中都一无所获。虽然范·弗利特将军向一座座山头和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联合国军司令部却不愿承受全线向北推进时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样,中国人要将第八集团军逐出阵地,再次赶回到南朝鲜去,也会蒙受更大的损失,他们也不愿这样做。
于是,双方很快便形成一种对峙局面。可悲的是,这种对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西线在那恐怖岁月中的堑壕战一样。在对峙情况下,不时会有对敌方阵地的炮轰,间或发生个别的战斗和摩擦,也时有巡逻战和小部队出击,几乎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翻版。而且像一战那样,这种作战方式要不断有人流血牺牲。
从实际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开城举行和平谈判时就已结束。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已得到了各自原先打算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决不会再得到更多的东西。随后进行的两年战争,真是可悲可叹,令人难以想象;它简直不能叫做战争,因为基本上毫无目的可言,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都一无所获。要防守或夺取一座山头,实际上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但是这种战斗实质上并没有加强己方的阵地,也没有削弱对方的阵地。为争夺山头而进行的无数次血战,只会对局部战术形势产生影响,而敌对双方的整体战略形势却未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参战官兵都有一种独特的、几乎可以感觉到的绝望情绪,好像双方都在黑暗中朝着一个无法找到的出口摸索,但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双方又不断地互相进行盲目的猛攻拼杀。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惨烈到什么程度?
联合国军
自认共伤亡19000人 。其中美军5000人,韩军10000人。
韩军
韩国军不同于在异国境内作战的志愿军和美军,他们有经过一定训练的预备兵员和军官,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作战部队的缺额。战役开始时,韩国第2师有12000余人,战役过程中受到惨重损失,但经过不断补充到战役结束还有11000余人,基本上能够维持原有的建制单位(虽然新兵多了战斗力下降,但总比人越来越少要强)。
死3096人,伤5496人,失踪96人。
志愿军
共伤亡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共计1.15万人[6] ,伤亡率在25%以上。
为什么美军付出那么大代价也没能打下上甘岭,这场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从新中国的建立之后,中国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对越反击战,对印自卫战,这两场战役都是伤亡很小,获得了全方位的胜利,唯独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才是最激烈的一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攻打朝鲜最终的目的,只不过想借用这个跳板,最后对我们下手。
所以百万人民解放军雄赳赳气扬扬,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代价,当然我们自身也是非常的惨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应该就是上甘岭战役,我们每一个人在小学课本上都应该学过这场战役。
美国动用了数百门大炮,1000多架飞机,对于上甘岭进行全方位的轰炸。这场战役伤亡也是在抗美援朝所有战争当中,伤亡最大的所有革命先烈们,就算是没有受到炮火的直接伤亡,他们的眼睛或者耳朵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据说当时上甘岭整个山已经从下而上翻了一遍。而且由于轰炸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由地面向下1~3米已经没有了正常土壤的样子,全都变成了被烈火燃烧变为的焦土,时至今日,上甘岭那个战争的地方还没有草木而生长。中国人民也是用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帝国主义,让我们今天有了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正所谓吃水不要忘挖井人,要时刻记住,革命先烈鲜血所换来今天的一切。
如何评价上甘岭?对于这段历史怎么评价?
《上甘岭》评价我军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
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
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
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对于这段历史评价有对敌情判断错误的地方
开始以前有很多征候表明敌军可能会在上甘岭地区采取较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更为明显的是,战役前10天,第2师32团2营参谋李吉求向我军投诚,供出其所在部队将与美军配合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进攻的全部计划。
因此 不少资料包括一些权威的史料,都认为从战役的第二天起,志愿军就已判明了美军的主攻方向。其实,上至志愿军总部、第三兵团,下到十五军,都没有兵力部署上的变动。对美军的作战意图、主攻方向都是经过三四天的战斗才逐步明确的。造成了志愿军作战的很大被动。
扩展资料: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甘岭战役
历史上真实钢锯岭战役 远比想象中惨烈更多冲绳战役
世界历史就是一段斗争史,可能大家都比较认可弱肉强食这一说法,不断的在各类战役中拼搏。好莱坞大片《血战钢锯岭》让很多人觉得十分惨烈,但是实际上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和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相比也不遑多让了,和本站我一起了解一下。
历史上真实钢锯岭战役
钢锯岭战役就是日本和美国对抗的冲绳战役,在当时钢锯岭是冲绳岛上的一个普通的小山包,而冲绳以前叫琉球。这场战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因为冲绳是日本领土,第二是因为冲绳岛上,美军新建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可以100%带满炸弹,然后把日本战略目标炸个稀烂。而原子弹载机B-29,就是从冲绳机场起飞的。
冲绳岛战役,代号为“冰山行动”, 是在琉球群岛中冲绳本岛进行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 为期82天的战斗从1945年4月上旬开始直至6月中旬结束。
因为战役的重要性,所以才决定了日本士兵的殊死抵抗。当时日军指挥官战前动员中命令,每一个士兵都必须隐藏好自己,在自杀前必须至少杀死三个美国兵才算是合格。
日本士兵都相当忠实的执行这个命令,给予美军重创,巨大的伤亡数字让杜鲁门政府最后下了使用原子弹的决心。
当时岛上的日本居民全部蹈海自杀,无一幸存。另外其中绝大多数日军由于拒绝投降,被美军喷火兵烧死在个人掩体中,或者被美军推土机活埋。
冲绳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两栖作战,它敲响了日本帝国的丧钟。在它结束之后不到两个月,日本就吃了两颗原子弹,然后投降了。
虽然很多战争片看似十分可怕,但是实际历史上的战役和这些相比要可怕的多,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所以大家应该共创和平的社会,这样才能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