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实验设计,旁观者效应实验设计案例

麦兜
麦兜 2023-10-23 09:12:01

adc的旁观者效应怎么测

您好,ADC的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观察到另一个人正在做某件事时,他会受到这个行为的影响,而不是被观察者本身的行为。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例如,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可以让一组受试者观察另一组受试者正在做的事情,然后让观察者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以测量他们在观察到另一组受试者的行为后的表现。研究者可以比较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组受试者的行为前后的表现,以测量ADC的旁观者效应。

你会伸出援手吗?——旁观者效应

在1964年的美国纽约发生过一起凶杀案,称为吉诺维斯案件。案发那天的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劫持杀害。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的30多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了窗前看了很长时间。甚至在引起一位邻居的注意后,杀人犯逃离现场,十分钟后重回现场并继续捅这位小姐直到她死亡。然而,没有一个人去实施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一对夫妇(他们说他们认为已经有人报了警)把两把椅子移到窗前去观看这一暴力事件。杀害吉诺维斯的人温斯顿.莫斯利(Winston Moseley)最终死在了监狱里,呆了五十多年,历经十八次假释被拒,最终没见到阳光。

从整个作案手法来看,这场谋杀的手段很普通甚至有些拙劣,但却因为38个目击者的冷漠,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甚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就此事发表演说:

“这件事传递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处于危险之中,而且还是孤立无援的。”

这个案件在当时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Latane)和达利(Darley)。作为科学家,他们并不打算谴责谁,而是试图揭开为什么没有人对受害者伸出援手的心理因素。在案件发生后,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他们假设,吉诺维斯案件中的多人在场,导致了社会责任的分散。当目击者看到其他窗户上也有人用闪现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没有必要行动,或者认为既然别人也看到了事情发生,别人可能已经通知了警察。他们提出的理论是: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任何一个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这就是“旁观者效应”(BystanderEffect),即危机现场中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越少。

2011年,在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女孩小悦悦在路上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以及前些天发生的“地铁骂人事件”,全程都没有人挺身而出,间接的证明了“旁观者效应”的正确性和普适性。

王小波写过一本书叫做《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叫“大多数的沉默”更贴切一些。(在这里还推荐大家去看一部纪录片,根据吉诺维斯的事件拍摄的,《沉默的证人》(The Witness))

那么,是因为我们经历的突发事件太少,所以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是因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私冷漠的?

常识可能告诉我们,在一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大。拉特纳和达利却提出了相反的假设,也就是说,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某种想法就越强烈“在场这么多人,肯定会有人伸出援手,我何必出这个风头,又何必趟这趟浑水”。这样的想法降低了旁观者的道德负担,提供帮助的动力也大大减弱。最坏的情况,是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这种现象,也被他们称之为“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现象。

为了验证责任分散的假设,达利和拉特纳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在各种应急情境中,被试相信在场的其他人越多,实施帮助的比例也越小,该研究真正的目的,是考察被试在肚子一人时的主人倾向是否与他相信还有其他人存在时不同。其中90%的研究都表明,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更大。达利和拉特纳相信,公众目睹别人身临危难却不去救援的原因,不是人性的丧失,而是由于其他人在场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抑制了人们援助的动机。

还有一种解释是心理学家称之为“评价恐惧”的现象。达利和拉特纳认为,当别人在场时,我们没有去帮助当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害怕难堪或被嘲笑。设想一下,如果你有帮助别人的愿望,而别人并不需要或者不想让你帮助时,你将感到多么的尴尬,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我们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问题及时,这些经历告诉我们一种错误的东西:帮助他人的行为看上去很蠢。

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又发现,仅仅是设想自己是群体的一员就会改变帮助行为,当我们设想自己是群体一员的时候,大脑会立即把握机会,认为自己的个人责任变少。

这一系列的研究确是让人觉得对帮助他人的内在动机有些悲观,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时处在群体之中,然而生活还是每天在发生帮助他人,利他甚至是英雄主义的行为。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让人醍醐灌顶,不仅解释了使人困惑的人类行为,而且还有助改变这种行为,当人们更多的认识带这种效应的机制的时候,他们会更愿意向危难中的人伸出援手, 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永远像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一样去行动!

写到这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啊,至少人性是可以相信的,查资料的过程,简直就是“性恶论”和“性善论”在打架啊,感觉要分裂的样子。想象一下,如果人性不值得信任,社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有关于责任感的心理学原理或者实验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责任分散效应,三个和尚没水喝正是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有人发现众人一起工作的效率并不如一个人工作的效率高。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因此,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的杀人案没有人见义勇为的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效应”。 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要强调责任到人的做法,以此避免责任分散效应。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上)》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上)》| 秋秋解读

关于作者

劳伦·斯莱特,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波士顿大学教育学博士,既是一名心理学家,也是一名专业作家。她将科学研究写得像小说般引人入胜,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为她招致了诸多批评,但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

关于本书

这本书解读了对20世纪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10个心理学实验。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心理学实验,梳理了心理学知识,洞穿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轨迹,揭露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核心内容

对于这本书的解读将分为两期,本期为第一期,主要给你解读三个有趣的实验:一、斯金纳箱;二、旁观者效应实验;三、认知不协调实验。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斯金纳箱实验

斯金纳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招致最多骂名和非议的心理学家。

他在实验中设计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斯金纳箱,巧妙地安排食物、控制杆等刺激,让老鼠受到情景暗示,进而出现原本认为是自主的反应,让世人见识到了“奖赏”和“强化”对塑造行为的重大影响。斯金纳由此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压根不存在。他还主张通过强化作用训练人或者动物,完成指定任务。

【实验】

斯金纳箱里面有一个机关,以压缩空气为运转动力,由各种零件齿轮组成,关在箱子里的老鼠只要拨下这个机关的控制杆,食物颗粒就会掉出来。刚开始,老鼠只是无意中踩到控制杆,发现有食物掉出来,此后,老鼠就会刻意去踩控制杆。也就是说,为了得到食物这个奖赏,老鼠学会了操作控制杆。

随后,斯金纳调整了食物掉出来的频率,老鼠想要得到奖赏,必须压杆5次。结果发现,老鼠随之调整了行为,它会一口气连按5次。同样的,如果把食物掉出来的频率调整到20次,老鼠也会一口气压杆20次。奖赏出现的频率改变了动物的反应方式,斯金纳把对老鼠的强化行为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又着手研究不固定的强化。他让压杆掉出食物的比例缩小,而且频率是不固定的,实验结果出乎意料:间歇给予食物奖励的方式,反而让这些老鼠像上瘾一样不断压杆,不论能不能得到奖赏;相比之下,如果固定奖赏停止了,比如一直是5次压杆就能得到食物,老鼠停止反应的耗时反而没那么长。奖赏间隔不规则的情境下,消除老鼠的反应行为耗时最长。

二、旁观者效应实验

群体规模与采取行动的比率相关。越多人目睹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会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他人分摊责任,责任扩散的作用加上对举止得体的要求,让人对某种生死攸关的情景视而不见。

【实验】

达利和拉丹以研究大学生适应能力为名,请60多名纽约大学的学生参与实验。他们把每个被试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里,只有一个话筒可以对外发声,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每个接受访问的人按照顺序依次发言,没有轮到自己发言时可以听别人的发言,只有轮到自己发言时,才可以通过麦克风谈论自己在大学里遇到的挑战。这个实验让被试有这样一个心理预设,就是他们以为同时接受访问的有60多人,而实际上,被试听到的只是研究人员事先准备的录音而已。

实验正式开始了。被试听到了一个学生的发言,其实是一段录音,他说自己有癫痫病,紧张的时候很容易发病,刚开始他说话还是正常的,接着开始胡言乱语,声音越来越大,呼吸越来越急促,最后上气不接下气,不断呼救请人帮他。实验结果是,采取行动的被试只有31%,剩下的人没有采取任何救助行动。如果被试以为当时有4人以上在场,就不会采取行为帮助受害者,如果被试认为癫痫病人发作的时候只有自己在场,那么有85%的人会在3分钟内采取行动。

达利和拉丹推测,如果人们知道有很多人在场,就不会觉得自己的责任有多大,因为有很多人分摊责任,这种现象称为责任扩散。还有一个影响行为的原因,是人们对举止得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没有完全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自己大惊小怪会很没面子。

【实验】

达利和拉丹让4个人坐在一个房间里填调查问卷,然后暗中给这个房间释放烟雾,气体无害,但是会让人觉得可能发生了紧急情况。其中有3个人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表现得好像什么异常都没有的样子。结果在60多个被试中,只有一个人在4分钟内就起身下楼,告诉负责人这里有情况,有3个人在实验结束后把情况告诉了负责人,剩下的人完全没有采取行动。绝大部分人把这种情况解释为空调系统的小故障,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旁人的举止神态。

三、认知不协调理论实验

如果人同时持有相互抵触的信念,那么思想对立的最终结果,就是衍生出一种力量,进而改变人的行为和态度。人们可能改变信念来合理解释行为,而不是让行为符合信念。这个理论曾经引起了心理学界的震荡,它颠覆了斯金纳的用强化作用塑造人类行为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但是缺陷在于,它不能解释人们如何改变思想、创造新思想。

【实验】

费斯汀格将被试分成两组,让他们说谎,一组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另一组只能得到1美元。事后被试们的反应显示,宣称相信自己说的是真话的被试中,得到1美元的比得到20美元的高得多。

费斯汀格认为,两组人都要为说谎行为提出合理解释,但区区1美元很难成为说谎的合理解释:1美元的报酬少得可怜,自己又那么善良聪明,怎么会为了这点钱撒谎呢?所以,为了解释矛盾的行为,被试只能改变想法来配合行为。得到20美元的被试,他们会合理解释自己的说谎行为,因为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丰厚的报酬,所以他们不会为了行为调整信念。

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颠覆了整个心理学界,过去人们总认为,洗脑要是能奏效,一定要借助酷刑威胁或者重金利诱,但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要是做了跟他们信念抵触的行为,所得的奖赏越微薄,这个人越有可能改变原先的信念。

金句

1. 劫机事件中,最初3分钟内若没有人反抗,就可能不会有任何反抗了。紧急事件中,等待时间越久越不利,因为时间越久,越会让人麻痹无能。

2. 奖赏间隔不规则的情境下,消除既有行为需时最久,这一切都是间歇性强化在作祟。这种心理作用威力惊人,自古以来,无人不受其影响。

3. 人类有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一旦认定是这样,就会设法让情况符合内心所想。

4. 协调一致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只会注意符合自己信仰的信息,习惯与认同我们信仰的人来往。当遇到矛盾冲突的信息时,如果它可能危及现有信仰体系的稳定,我们就会忽略它。

5. 心理学先天不良,所以必须要依附科学,否则无法独立生存。

撰稿:秋秋

脑图:摩西

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