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故乡时的背景故事简介,鲁迅写故乡时的背景故事简介概括
鲁迅写《故乡》时的背景
1921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故乡》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1921年是什么时候呢?1911年辛亥革命,清帝退位,随后建立民国。1916年袁世凯复辟,83天后又宣布撤回,随后袁世凯去世。
在随后的几年间,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军进行了很多次的较量,而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也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全国进入一种名义上统一,但实质分裂的状态。
各地各自为政,因为势力的变化是动态的,军阀和各级政府为了满足自己实力增长的需要便需要扩军,而且还需要有更多的钱粮,这些都要从老百姓身上获取。
小说里这样说闰土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到鲁迅写《故乡》的1921年,这样的状态没有改变,反而更严重了。
闰土从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少年变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木偶人,这都是社会带给他的不幸;
杨二嫂从之前的一个“豆腐西施”,变成现在这个世俗、爱占便宜、而又市侩的人,也是因为“生意”不好,被生活折磨成现在的样子。
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
在这段时间,鲁迅一直居住在北京,而且和弟弟周作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和他弟弟周作人后来因为事情,后来开始分家。
鲁迅曾创作《狂人日记》开始,都在关心世间最不受待见的普通人,用极为细腻的笔触来展现这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但他主要目的还是期望这些人能够觉醒,能够打破枷锁,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他笑话闰土拿了祭拜的工具,但自己也觉得四处都是高墙,让他喘不过气来。
彼时的鲁迅看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他没有解救的方法,只能“怒其不争”了。
《故乡》的背景是什么
《故乡》的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由于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小说写“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通过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新回乡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小说一开始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悲凉的气氛,是为后面的感慨作渲染和铺垫:“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这也正是“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境的反映。
《故乡》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故乡》选自《呐喊》。
小说作品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且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会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们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主要内容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故乡》: (1)故事情节的三个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三幅故乡画面: ①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 ②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 ③理想中的故乡——令人神往。 (3)三位主要人物: ①闰土——勤劳善良饱受苦难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②杨二嫂——自私尖刻鄙俗的小市民; ③“我”——对现实生活不满正在寻找新生活的知识分子。
鲁迅故乡的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鲁迅先生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在这一年多以前,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鲁迅故乡之行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回乡的行程,个中的繁杂与艰辛尽在其中。
但令鲁迅震惊的是,他亲眼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于是,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一篇小说,把眼中的故乡描绘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鲁迅《故乡》的人物形象:
鲁迅笔下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小说《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和闰土最为栩栩如生。闰土是一个在旧中国受尽摧残,却还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他不仅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等级观念的束缚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他过的是一种辛苦麻木的生活。
杨二嫂是一个当时社会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小私有观念支配的小私有者的形象。二十年前被人摆布,以色相招徕顾客,被称之为“豆腐西施”,社会经济的没落,使她终于逃出悲苦破产的命运,不但外形改变,人格也发生了异化,变得庸俗贪婪,明偷暗抢,尖酸刻薄,泼辣放肆。
杨二嫂的形象本身表明她是一个不幸者,她是这个日益衰败的畸形社会的产物。她身上的坏习气主要是生活的压迫和封建统治阶级精神毒害的结果。杨二嫂过的是 一种辛苦恣睢的生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故乡
《故乡》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是什么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让我们进步,每本书中都蕴含着不一样意义,都值得我们学习。下面介绍的是《故乡》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故乡》主要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故乡》创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