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几岁开始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几岁完成本草纲目

麦兜
麦兜 2024-04-18 06:33:01

李时珍穿越400年看刊刻版《本草纲目》,李时珍是如何编写出本草纲目的?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李时珍是怎么样写出本草纲目的。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号濒湖,字东璧,他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劳动著成了《本草纲目》,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时珍是在自己37岁的时候开始写这部书的,在写完的时候他已经61岁了,花费了整整27年,而且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参看了1000种着作,李时珍前前后后三次修改了本草纲目,到最后才定稿,而且他为了写完这本书,访问了上千个人走了上万里路。

李时珍在34岁的时候决定写作本草纲目,为了这本书她也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因为他知道医药关系到的是人的生命,而且他在写作的时候非常的慎重,如果遇到了一些不明白的事情他就会去实地进行调查。

李时珍听说在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毒蛇,这种毒舌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而他为了搞清楚这种事啊,究竟是什么样子,爱吃什么东西,所以他就到了这种蛇的产地龙峰山去进行实地调查。

龙凤山又险又高,李时珍在捕蛇人的帮助下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爬到了龙凤山,来到了一个长满杂草的山洞,在山洞里面,他终于自己亲眼看到了这种凶猛的蛇,这种蛇满身黑底白花,正在吃一种野藤叫做“石南藤”。

而且在这里李时珍还亲眼看到了捕蛇人是怎么样不做这种事啊,然后又把蛇铺开洗干净并把这个蛇做成药材。

后来李时珍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的记住了这种蛇的形状产地,还有生活习惯,药用价值等等,并且也纠正修改了很多医书上对于这种蛇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以前人们还传说穿山甲可以做成药材,但是对于穿山甲的了解却非常少,于是李时珍就和几个猎人和砍柴人一起到了山里面,抓住了穿山甲,李时珍抛开了穿山甲,发现穿山甲的胃里有差不多一生的蚂蚁,这也就是说穿山甲是靠着吃蚂蚁长大的。

可是穿山甲是怎么吃蚂蚁的呢?李时珍又到大山里继续观察,直到自己亲眼看见穿山甲扒开蚂蚁巢穴,然后把头伸进去,用舌头舔蚂蚁吃,后来他也把这些事都详细地记录到了自己的《本草纲目》当中。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用了多少时间?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医家庭。祖父为名医,其父也是当地名医,为太医院吏目,撰有《四诊发明》等医书。李时珍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医药,随父诊病抄方。其父不愿李时珍以医为业,希望他走科举功名之路。李时珍17岁开始连续三次参加乡试,均未考中。从此,他立志读书,“十年足不出户”,若有所得,即随予著录。由于他聪明好学,在深厚的家学基础上,善于博采众长,医术日精,不久就在蕲州一带打开了局面。他在医疗过程中,随时注意总结经验。同时李时珍在博览历代群书中,深感“本草一书,关系颇重”,它不仅直接影响医生的技术发挥,而且还关系到病者的生命和健康。但以往的本草书“注解群氏,谬误亦多”,贻害无穷。李时珍以一个医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著一本新的本草专著,他从34岁起开始着手这项伟大的工程。除了向书本学习,他还躬身实践,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虚心向有经验的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如向农夫学习有关种菜等方面的知识,向猎人学习捕蛇、捕兽及运动的习性知识,向车夫学习采用旋花“益气卖筋”的功用知识,向渔民请教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还从手工业工人处学到防止采矿过程中中毒的措施和方法等。他的足迹遍及湖广、河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深入林区、矿井,菜畦等地体验和观察狸狼的生活习性,采集铅矿,种植韭黄等,收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对某些药物还亲自栽培(如薄荷、红花蕲艾等),减服(如何首乌蔓陀罗等)。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为了订正一味蓬藻,区别其5个不同品种,他亲自采集,一一比较,并与《尔雅》所载者进行对照,“始得其的,诸家所说,皆未可信也。”李时珍还非常注意吸收国外传人以及我国少数民族医疗经验,充实自己的著作。

经过27年的辛勤努力,在采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考8000多种文献书籍,进行大量的整理,补充,并增入自己的发现与文件,经过三次大的修改,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他60岁时编著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划时代的药物医学巨著,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李时珍是怎么编写《本草纲目》的?

李时珍(公元一五一八年~一五九三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县蕲州镇)人,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幼时体弱多病。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能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因此极力鼓励他读书应试。而他十四岁便考取秀才,但明代科场腐败,以后几次乡试,他都未能中举。由于世医之家的熏陶,他自幼就热衷于医药,科场失利,促使他在二十四岁时正式走上行医之路。

在长期临床实践和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药方的基础上,李时珍参核了八百余种文献,对各种药物进行辩证的研究。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开始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历时二十七年,期间又对原稿进行二次重大修改,终于在明朝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正式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