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坐牢而取消诺贝尔奖的人,放弃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麦兜
麦兜 2024-04-17 23:00:01

寻马丁。路德金的资料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的父亲是一个教会牧师。1948年他获得莫尔豪斯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又获得柯罗泽神学院学士学位,1955年他从波士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1954年成为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牧师。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沙·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当地警察逮捕。马丁·路德·金立即组织了一场罢车运动(即蒙哥马利罢车运动),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演讲时被一名刺客开枪打死。

1986年1月,里根总统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二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3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坐落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

马丁·路德·金的铜像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1964年1月,约翰逊总统在白宫办公室会见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左一)、惠特尼·杨(右二)及詹姆士·法默(右一)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白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1963年8月23日)

历史上有哪些人拒领过诺贝尔奖?

获得诺贝尔奖一般会被视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不过有人偏偏却“不识抬举”。尽管这样的人极为罕见,但他们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犹如打开了生活的一扇窗户,让人们看到有些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对待荣誉的。其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诺贝尔奖情结”广为流行的今天更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耶利内克:获奖却感“绝望”

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理由是:“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而在得知自己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后,耶利内克并未如人们意料的那样激动。相反,她在8日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自己不会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该项大奖。她罗列了两条理由:第一,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第二,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

耶利内克说,在得知获得如此崇高的奖项后,她感觉到的“不是高兴,而是绝望”,“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杰尔 汉德克的。”耶利内克并不认为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奥地利的花环”,她与政府仍完全保持着距离。

尽管没有更多的细节披露耶利内克拒领诺贝尔奖的原因,但也可以看出耶利内克与当年萨特拒绝这一奖项有着相似的理由。只是,耶利内克能否拒绝到底,尚需时间的检验。

萨特:金钱与荣誉无法收买

法国作家、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可能是迄今为止唯一自觉、自愿且发自内心拒绝诺贝尔奖的人,因为他需要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也可以说,萨特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用金钱和荣誉难以收买的人。

1964年,当萨特得知自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并有可能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当即致信评委会,表示将拒绝该奖项。但评委会还是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郑重地授予了萨特,理由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这些著作业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不过,萨特的拒绝并不是玩虚的。在颁奖消息传出后,他立即起草了一份“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的声明,于当年10月22日由萨特在瑞典的出版商委派一位代表在斯德哥尔摩代为宜读。

“我很遗憾这是一件颇招非议的事情;奖金被决定授予我,而我却拒绝了。”

萨特为什么要拒绝诺贝尔奖?简单地说,理由有两条。个人方面的理由如下:“我的拒绝并非是一个仓促的行动,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这种态度来自我对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罗·萨特还是让·保罗·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绝不是一回事。”

客观的理由如下:“当前文化战线上唯一可能的斗争是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共存而进行的斗争。我并不是说,双方应该相互拥抱,我清楚地知道,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必然以冲突的形式存在,但这种冲突应该在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而无须机构的参与。我个人深切地感受到两种文化的矛盾:我本人身上就存在着这些矛盾。所以我不能接受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高级文化机构授予的任何荣誉,哪怕是我完全理解这些机构的存在。”

“尽管我所有同情都倾向于社会主义这方面,不过我仍然无法接受譬如说列宁奖。我很清楚,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有些事情恐怕并不是瑞典文学院的成员所能决定的。所以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哪怕是以接受诺贝尔奖这样令人尊敬的荣誉为其形式。”

由于萨特拒绝诺贝尔奖,时任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 奥斯特林代表学院发表声明:这位荣誉得主已经表示,他不希望接受诺贝尔奖,但他的拒绝并未稍稍改变本奖必须赠予的有效性。不过,在这种状况下,本学院只能宣布颁奖仪式无法举行。

显而易见,萨特的声明告诉人们,他拒绝诺贝尔奖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他是一个独立、自由、不必依附任何人的个体,所以拒绝任何来自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奖励。而且他的拒绝也是公开的,理由是直率的,所以,萨特对诺贝尔奖的拒绝是彻底的,也许今天还得加上耶利内克。唯其如此,世界上才多了一份对待诺贝尔奖独特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赵忠尧错失诺奖、两度入狱,临终为什么仍不忘物理研究?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仁人志士,他们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已任。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有"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戴叔伦;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他们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穿越历史时空直击人心。

首次出国,与诺奖擦肩而过

1902年,赵忠尧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他自幼聪慧、善于钻研、学习刻苦,在18岁那年,凭借着优异成绩成功考上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年后,该校改名为国立东南大学,赵忠尧因成绩出众,毕业后被留校任教。

在东南大学学习及任教期间,赵忠尧一直致力于物理研究事业,他才思敏捷、能力超群,在研究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经常忙于研究而顾不上吃饭,并且得到了物理大师叶企孙的赞扬。

在叶企孙的帮助下,赵忠尧的物理研究变得更加顺利,视野更加开阔,但同时他也发现了我国的物理研究与欧美国家有着很大差距。

1925年,赵忠尧接到恩师叶企孙的邀请,北上来到清华大学担任助教,以便接触到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文献资料。在那个国力孱弱的年代,即便是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研究也举步维艰,于是一群人便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选择出国留学,将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赵忠尧就是其中一人。

1927年,赵忠尧怀揣着为国奋斗的梦想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征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更好的为祖国的物理研究事业做贡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赵忠尧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大师密立根博士。

在美国求学的几年间,赵忠尧不断推陈出新、进步飞速,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在"正负电子"的研究上发现了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现象,是该领域发现这个现象的第一人。

而这时他的同学安德森却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抢先研究出了这种带正电粒子的研究轨迹,并凭借这个研究结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赵忠尧却与当年的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虽然没有得诺奖,但是赵忠尧却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1932年,赵忠尧学成回国,并开始在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核物理课程,该课程开中国核物理教育之先河,赵忠尧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核物理教育的第一人,他建立了一所核物理实验室,极大推动了我国核研究事业的发展。

首次入狱,初心不改不忘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地区已不再安全,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被迫向西南地区转移,赵忠尧也被迫离开北平,来到云南的西南联大再次任教。

在赵忠尧这样的学者看来,他们在战乱年代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出大批科学家、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达到威慑敌人以及增强国防的作用。

赵忠尧在西南联大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其中就包含后来的两弹元勋钱三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这些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国防科技取得了极大进步,为后来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46年,赵忠尧受邀参观美国原子弹爆炸的实验。于是赵忠尧再次来到美国,为祖国研究自己的原子弹收集材料和经验,并购置一批制造原子弹的零部件。

这次来到美国,赵忠尧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先进的实验室里进行核研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一大批科学家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于是祖国向留学海外的科学家们发出邀请,一起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赵忠尧听到消息后,立即收拾行李和材料准备踏上回国的归途,但是以他此时的特殊身份,想回国并不容易。

1950年,赵忠尧和一批留学美国的科学家们远渡重洋准备回归祖国,但却在日本被美国情报局的间谍抓获,并被关押在东京一个戒备森严的监狱里。赵忠尧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他初心不改不忘报效祖国。

后来中国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不断向美国施压,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美方只好释放被无故关押长达两个月的赵忠尧,经过重重阻挠,赵忠尧于1950年11月28日回到了久违的祖国。

再次入狱,至死不忘物理研究

回到祖国后的赵忠尧立即展开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他隐姓埋名、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核事业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带领一批科学家在核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曼德拉坐牢28年没有精神

曼德拉坐牢28年有着永不屈服的精神。曼德拉,作为南非第一位精神领袖,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众人皆平等是曼德拉用这一生去贯彻实践的,对于当时黑人和白人地位不平等,要实现众人平等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坎坷。27年的牢狱生活,南非民主选举的第一位黑人总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曼德拉不平凡的一生,足以书写成一部沉浮录。正如曼德拉所说,不轻易向绝望屈服,屈服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曼德拉,一生都在为平等而奋斗,坚持努力地进行战斗。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因何事情坐牢?坐了多少年牢?什么时间出狱的?

1961年,他领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此后转入地下武装斗争,被任命为非国大领导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总司令。他曾秘密赴国外访问,并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反非自由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beyond的光辉岁月就是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