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军是怎么来的,伪军从哪来的

麦兜
麦兜 2024-04-17 12:27:01

抗日战争中,伪军数量多达上百万人,其武器装备从何而来?

在我国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正规伪军及伪武装组织的人数总计在200万人以上,其中100余万伪武装被八路军、新四军消灭。但到日本投降时,各路伪正规军、保安团、军警的数量依然十分庞大。

在抗战中如此多数量的伪军,其武器装备的来源是何处?本文就来探讨下这一问题。

一:日军提供日式武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短短数月间就攻陷了我东三省。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因此整合了投降日军的部分东北军部队和土匪武装为伪军,这些伪军在日军侵占我东北期间,起到了极坏的作用。

伪满洲国成立后,这些伪军摇身一变成为了伪满洲国军。最初,这些伪军的武器装备仍是东北军时代的杂式武器,仅步枪便有26种之多。

日军随后着手整编伪满军队,裁汰了大部分原东北军和土匪部队,并以日军顾问和伪军校培养出的军官为指挥人员,另招募兵员补充军队。

在军队编制上,伪满军的主要作战单位为混成旅、步兵旅或骑兵旅,混成旅又分为一号混成旅和二号混成旅,旅级编制以下则是作战团。

伪满军的军队编制是在原东北军编制基础上改编的,但做了大幅度的弱化。以其甲种步兵团为例,全团只有971人,还没有日军步兵大队的兵力多。

在武器装备上,日军也弱化了伪满军,除了几支铁甲车队(装备8辆土造装甲车、22辆卡车、8辆乘车和5辆摩托车)和重炮部队(最早为6种型号的88门山炮和70门野炮,后统一为日造38式野炮和41式山炮,但仍有从东北军处得到的重炮,如从军舰上拆下的10门120毫米炮)外,大部分伪满军都是以步兵武器为主。

不过日军给伪满军提供的却是日式武器,比如其步枪就统一为三八式步枪,轻机枪为大正十一年式,重机枪则为大正三年式,当然这些武器好多都是日军裁汰的,而且给伪满军配备的子弹也较少。

在伪满军中比较例外的是所谓的“铁石部队”,该部每个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1个战防炮连,1个迫击炮连,1个工兵连,1个辎重连,1个指挥排,1个通信排,1个卫生队;步兵每营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步兵每连连长以下188人,装备12挺九六式轻机枪,12具八九式掷弹筒;战防炮连装备平射炮8门;迫击炮连装备迫击炮8门;重机枪连装备九二重机枪8挺。

这支部队的武器配置比当时山海关内的日军都要好,当其被用于冀东与八路军的作战时,关内日军还多有抱怨其武器超过自己。

日军在侵占我东北地区后还不断拉拢内蒙的德王,1935年冬一次就允诺给其步枪5000支及经费数十万元。

伪蒙军的规模不大,其后续也得到了部分日式武器的补充,但并非全日式武器。

此后,日军对华北及汪伪的伪军也都补充过日式武器,但总的来说由于关内伪军数量极大,日军对关内伪军提供的日式武器并不是太多。其中仅限于伪军中的精锐部队,如汪伪政权中的警卫师中就有不少日式武器。

二:日军提供缴获武器

全面抗战前,日军轻取了我国东北,缴获了巨量的武器装备。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与国民党军的大规模会战有22次,其中大多数以国军败绩而告终,日军由此也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据日方统计,1937年7月到1941年11月,其缴获的武器有:

重炮、野炮、山炮等1427门;速射炮和高射炮375门;迫击炮1966门;重机枪4425挺;轻机枪13526挺;步枪405165支; 汽车 和坦克(少量)1459辆。

上述时间段内的大规模会战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中条山会战、上高会战等。

因上述会战大多为日方获胜,日军确有缴获大量武器的可能(注:日军战报中的杀伤数字多有夸大,但缴获数相对真实)。

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7月到1941年的四年半时间中间,军队伤亡约250万人,占到了全面抗战时期国军损失的近80%。

在武器装备方面的损失也非常大,仅仅1937年7月到1938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中,就损失重炮、山炮、野炮660门、迫击炮1300门、重机枪4000挺、轻机枪18500挺、步枪311000支。其中除部分为损坏、被摧毁外,大多为溃败时遗弃,除流散在民间者外,有相当部分则被日军缴获。

日军缴获的这些武器,其中除了少数装备会留用之外,大多数则不会自己使用,而是储备起来。

这倒不是说这些武器没有使用价值,而是日军这种近代化军队有着完整的装备供应体系,使用缴获装备会打破这种供应结构,因此其并不会经常性地使用缴获武器。

一直到了抗战后期,由于日军本土武器供应量不足,其才有选择地使用缴获武器整建制换装了部分部队。

至于缴获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其实是提供给了当时占领区内组建的伪军了。

1941年1月,日本与汪伪政府甚至签署协定:(伪军)装备之武器来源及资材以由日军交付之虏获品为主,其他补给来尽量由日军维持。

如孙殿英投敌后,日军即补充其不少缴获的武器。庞炳勋投敌后,日军对其比较重视,立即划拨一批缴获的武器装备由孙殿英转手提供给庞部。但孙殿英将这批武器截留,提供给庞炳勋的都是本部的杂式武器,日军听闻后甚至直接向庞炳勋部提供了一批在缅甸战役中缴获的英式武器。

不过,日军虽然会为这些伪军提供武器装备,但是对于重型武器是有限制的。同时日军也严格控制伪军所拥有的武器弹药,以防其在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时被缴获,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部分伪军反正后将这些武器弹药带走,反过来会对日军造成打击。

三:国军投敌自带武器

全面抗战前期,国军主动投敌者还比较少,到了抗战中期之后,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国军开始大量整建制投敌。

据估计,抗战时期整建制投降的国民党军约有50万到60万人之众,其中绝大多数部队是持械投敌。

这些投敌的国军中,一部分是由于其长官丧失了抗敌斗志,视自身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所致,如多次倒戈的孙殿英部;还有一部分出身杂牌军,但因受到排挤而投敌者;另有一部分是为执行所谓“曲线救国”策略而主动投敌者。

这些投敌的原国军整建制部队被改编为伪军后,大多与重庆方面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大部分也能保持所部的独立建制。

日军对这些投敌国军与重庆方面的联系并非不知情,甚至有的国军投敌时与日军商讨的“合作”条件便是成为伪军后,不得将其用于与国军的作战中。

在正常状态下,这些国军在降日前本也牵制着日军的不少力量,而其投降并成为伪军后可作为扫荡八路军、新四军的武装使用。

对日军来说,即便这些伪军不能用于与国军作战,但其用于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中依然可以解脱大量日军兵力,并且可减轻日军的伤亡,其仍然是乐于使用的。

当时,日军通常会划归部分地盘给这些伪军,同时也会提供部分补给。

当然,日军为了笼络这些伪军,也会提供部分武器装备,但不会很多。

相较于伪满洲国军、伪华北治安军和汪伪独立建军的这些伪军来说,日军对原国军整建制投敌的这部分部队控制力度是要弱一些的,同时也是边使用,边警戒的状态。

日本投降后,由于国军主力还在大西南,为了能尽早占据华北、华东地区的要点,这些伪军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所谓的“先遣军”“挺进军”,率先“受降”了。

四:伪军自筹、自造武器

抗日战争中,有些伪军是比较另类的,如伪华北治安军即是如此。

该军以采用了极其正规化的建军思路,其军装的设计甚至是非常西化的,这与主导伪华北治安军建设的齐燮元有关,此人曾是北洋军阀之一,对于军队建设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在伪华北治安军的建设过程中,甚至还从欧洲直接采购武器,人员如步枪、手枪及轻机枪等。

当然了,伪华北治安军不可能全部以采购的新式武器为主。其绝大多数武器还是日军提供的缴获武器,为强化伪治安军战力,日军也提供部分日式武器,甚至是火炮。

而南京的汪伪政权由于建军之后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各路伪武装之间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虽然是投日了,但其仍具备相当的独立性,其为了使得自己的力量得到壮大,也会想办法自己筹措,甚至是自己造一些武器来装备。

如豫北的扈全禄部,1942年有了修枪所,1944年扩充为兵工厂,其便可以少量制造步枪和机枪。但因为日军的警惕性比较高,此类的自造武器通常不会有太大的规模。

五:伪军警备队所得民间武器

中国北方自清末至抗战前的20余年时间中,几乎年年都有战乱,战败的军队往往溃败为匪,而民间为了自保又往往存在大量的松散武装。

这使得当时中国北方的民间存有大量武器,其中绝大部分是军阀混战所遗弃者,另有少部分为地方富户自筹。

日军占领华北后,其除了打造伪正规军之外,主要是在各县建立地方性的警备队武装,以帮助日军巩固占领。

这些伪警备队大多是原先的地方保安团队,其军人来源比较复杂,但大多为恶霸、地痞之类,为弥补兵员不足也会抓壮丁,或吸引吃不上饭的青壮年参加。

这些伪警备队本身就有一些武器,其投靠日军后也会不遗余力地收缴民间武器,另外还收编土匪为警备队武装,这些地方型伪军潜在的武器数量也是不少的。

据日军统计,仅仅在1941年,华北伪军的县警备队一级的编制人数就达到了72000人,其中有枪63000支,这个人枪比例比正规军都要高很多了,只不过枪械型号杂乱,且弹药也不是很多罢了。

日军在占领区也大力笼络、发展民团武装,甚至还举办全壮丁性参与的军事训练活动,将占领区丁壮都列入所谓的自卫团体系中。

不过这类自卫团,其实主要是日军为了防止敌方丁壮参加抗日武装的手段罢了,其基本上是没什么像样武器的。而且,自卫团大都是被胁迫的,对日军的忠诚度极其有限,日军也不可能给其提供武器。

结语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伪军的武器来源是很复杂的,基本上日式武器只有伪满洲国军队和汪伪、华北的伪军精锐部队中才有。

大部分伪军正规军以及由国军投敌的伪军使用的是日军提供的缴获自国军的武器装备,这也是为什么八路军中捷克式机枪、汉阳造比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伪军装备的日式武器较少,八路军消灭伪军后其实缴获的多为杂械武器。

另外在地方型伪军中则主要是使用现成的民间武器,同时日军也提供一小部分武器加以笼络。

总的来说,伪军的武器装备一般相当于国军中等水平,其高于八路军,但远不如日军。但是伪军其数量极其庞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日军兵力不足的劣势,使得我国的抗日战争付出了更大的损失和牺牲,他们的所做作为必将钉在 历史 的耻辱柱上不得翻身。

为什么抗战时有那么多伪军超过日军

 伪军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投降日本并参加日军的人,有伪满州国军、华北伪军、华东伪军等。由于伪军大多参与了对同胞的战争,因而在有伪军的国家伪军士兵大多受到广泛地指责。这些伪军穿戴和日本人不同,戴的是布帽子,可见日本人当他们是工具。老百姓称他们为“二鬼子”。

产生伪军的原因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区内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镇压地方反抗而牵制了大量的作战用正规军。因为中国面积太大,只靠日军无法统治,于是招募当地人来负责占领区治安。这就是最早的伪军。

产生伪军原因之二:国民政府内部统治派系林立,地方与地方之间、国民党与其它政治力量之间、国民党内的派别之间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汪精卫为争做最高领袖,拉拢陈公博、周佛海、张发奎等以“曲线救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投入到侵略者的怀抱,成为汉奸。由于汪精卫位高权重,他的“号召力”很强,直接带领十几万人称为汉奸,做了伪军。

产生伪军原因之三: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后,蒋介石对握有重兵的各个地方实力派仍心有余悸,处处设防,时时排挤,经常假借种种理由打击、削弱、吞并各地的军事实力。有些地方实力派为了私欲加上对国民政府的怨恨,忘却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卖国求荣,卖身投敌。

产生伪军原因之四: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民不聊生。迫于生计,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在日本占领区为日军服务,或通过参加伪军来谋生,从而充当了日军侵华战争的走狗。在金钱的吸引下,不断有下层的民众加入伪军队伍。

综上,当时的中国不论是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都有产生伪军的土壤,其数量也是不断的扩大。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着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其中,又以1943年5月14日,庞炳勋、孙殿英两人联名通电投日,所率领的军队数量为庞大,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200万人。

那么伪军的命运又如何呢?可以用一句古话来形容:“多行不义必自毙!”汪精卫1944年病死日本,逃过审判。陈公博、王揖唐、褚民谊、丁默村、叶蓬、齐燮元等人被判处死刑,周佛海被判处无期徒刑。王克敏被押不久,即病死狱中。侥幸逃脱审判的伪军高级将领及其所属部队,也大多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消灭或向解放军投降。除吴化文在济南战役中率部起义外,其他如孙良诚、孙殿英、张岚峰、郝鹏举等都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日本的伪军是怎样招募的

是1931年10月1日投敌的洮南镇守使张海鹏及其所部 日本遂采取以华制华的方针,命张海鹏所部3个团向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进犯。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区内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镇压地方反抗而牵制了大量的作战用正规军。为解决前线作战兵力不足的现象,希望利用当地现有的兵员维持统治,招募当地人民来负责占领区治安。根据日本占领区的傀儡政权的管辖范围,设立如“南京国民革命军”、“华北治安军”等,各傀儡政权没有相互干预伪军活动的权利,但日本军官有权随时调遣任意地区的伪军。 数量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并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华北地区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伪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 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与在华日本军队的数量相当,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根据统计,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队数量的国家。 伪军等级 国人对当土匪并不太小看,但对当汉奸极为蔑视。人饿急了,当土匪落草,拿枪逼有钱人还有个好名声叫劫富济贫,这不算丢人。招安还是条路,替外国人卖命当狗来欺压中国人,这可是连祖坟都要遭骂的缺德事。 伪组织分等级地,就如同洋葱头那也分价钱的,出来卖,也是分水平的,当汉奸也分三六九,伪政权那从中央到地方,层次很明显,可在基层,跟东洋爸爸卖命的也是分的很明确地。 按45年“汉奸”的定论,分为三类; 1.东北和台湾过来的老资格汉奸,“ 特高科”“宪兵”,能穿日本军服。这为一等汉奸。 2.沦陷地区投靠日本、并由日本组织的特务性质武装,所谓“便衣队”“特务队”“夜袭队”等,着杂色服装,统称特务情报人员,这为二等汉奸。 3.伪政府军以及地方部队,或者说皇协军,如东亚皇协军、兴亚同盟军、东亚同盟救国军、自治军,护国救民军、维新军、清乡军、和平反共兴亚建国军、山西剿共军、绥蒙联军等等名目繁多的武装,听起来特别牛的部队,后因公开干的全是日本人想干的事,又自圆起说改为执行“曲线救国”政策。基本穿正规国军服,并打国民党旗号,但有区别—重庆与南京的国民党旗帜大同小异。此为三等汉奸。 伪军和伪政权大致上属于三个系统,汪精卫的中央军,25万以上,华北治安军10万,后来叫皇协军,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蒙古军1.5万,地方团队25万。正如伪政府的所有决策要听命于日本顾问一样,伪军队的所有行动必须听命于日军。日军对伪军重要的控制形式就是作战会议。伪军参加日军的作战会议,几乎没有发言权。作战,打头阵永远是伪军。那些汉奸省长、警备司令、警察厅长,听起来官名比日本参事、日本顾问大得多,实际上,不过像木偶戏里的小戏人子一样,无论怎样蹦跳都是身不由己。

抗日时期日伪军是怎么来的

日伪军其实是两个概念,包括日军和伪军。日军就是日本鬼子的军队,伪军是中国人,是那些汉奸组织的队伍,替日本人卖命,欺压中国人的。日军的战斗力比较强,但是伪军绝大多数是中国的普通农民,被地主汉奸们武装起来的,装备、士气都很差,顶多只能欺负一下老百姓,见了八路军、新四军就溃不成军。所以八年抗战八路军消灭的日伪军中,伪军数量多于日军,常常是大规模投降的。

伪军是一切汉奸队伍的总称,包括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的部队、华北自治政府等汉奸组织的队伍、伪“满洲国”的队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