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正式承认外星人(中科院正式承认外星人专利),中科院发现外星人
中科院士相信外星人的存在,人类究竟是地球人还是外星移民?
探索 宇宙太阳系外生命,这是一个国家的智囊课题。外星人,是人类根据生命起源,去推定地球以外的恒星,还有类人类生命体的统称。
外星人之所以 存在,是因为整个宇宙不仅只有银河系,还有银河系外的类银河系,类太阳系的外星系毕竟存在,难免有类地球的恒星存在。中科院的武向平院士的演讲,就很笃定的称道:“天眼”接受到外星信号近2000次,完全有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有了类地球的环境条件,比如有大气层,有水,有类似地球的温度,就会有类地球的外星人存在!
国家相关外星信号 探索 的团队,就从去年10月以来,发现了来自比邻太阳系星系的强烈信号,与手机的频率相当,这是外星智慧生命,在向友邻恒星的同类生命“打招呼”!
地球人类不可能是外星移民,因为地球人类都是从原始 社会 过渡而来的,语言多元,民族多元,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漫长的人类进化史的长廊,走过来的,地球人类登月不过几十年,人类生命想跨越太阳系中的几大行星的距离,就没有可能,怎么可能跨越太阳系,到太阳系外的类地球天体上去呢?除非有了超地球人类智慧,发明了超光速的飞行器,同时有了保障多人几十年生存的物质储备仓,从太阳系飞行到另一个星系中的类地球上,才有了“地球移民外星”的可能!
地球人类只能利用探测器登录比邻地球的行星,登录太阳系外星球,目前还是一种幻想。既然地球人不能跨越地球进入系外恒星,怎么能说地球人来自于系外星球呢?
寻找太阳系外生命,与登录系外星球是两码事,因为寻找只是在利用现代 科技 去捕捉系外行星信号,利用飞行器不需要维持生命的“ 养生 仓储”的负重设备,飞行器则是轻装,就难以跨越太阳系,那就更不谈让活着的人能够跨越太阳系的恒星距离了。
捕捉外星信号还得识别外星人的语言,可近几十年的外星信号捕捉,目前还显得很零碎,并不能整合系统化,所掌握的外星信号不是来自同一个星球,也就意味着外星生命的 探索 ,目前并没有完成“事实上的对接确认”,只是根据“生命起源”推理,结合网络信号 科技 ,还处在捕捉进行时!
思乡人 于2022/1/11
4光年外的比邻星,发现第三颗行星!中科院院士:相信有外星人
在夜空中,满天繁星几乎都是恒星,它们就像太阳那样,周围也有形态各异的行星环绕。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位于4.25光年之外,这就是著名的比邻星。由于比邻星是一颗又小又暗的红矮星,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它。
比邻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2.2%,质量越低的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速率越慢,每秒释放出的能量越少,所以显得越暗。比邻星的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了2730 ,亮度比太阳暗了1000倍。
虽然比邻星很小,但如果能够找到它的行星,无疑会让天文学家振奋不已,因为这是人类近距离研究系外行星的好机会。2017年,天文学家发现了绕着比邻星公转的第一颗行星——比邻星b。两年后,天文学家又发现了第二颗行星——比邻星c。
现在,根据《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strophysics)杂志刊载的一项新研究[1],天文学家很有可能找到了第三颗行星——比邻星d。那么,这三颗比邻星行星究竟是怎样的呢?那里会有生命和文明吗?2021年,从比邻星方向接收到无线电信号又是怎么回事?
由于迄今为止,人类只知道地球这唯一一颗行星上存在生命和文明,所以我们在寻找宜居行星时,自然而然地会以地球条件为参考。虽然恒星有的很热,有的很冷,但只要行星的距离适中,它们就有可能像地球那样有着适宜的表面温度,从而让液态水能够存在。
除了运行在宜居带内这个条件,宜居的行星还要求是岩质行星。对于木星这类的气态巨行星,它们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没有固态的岩石地表,很难有条件孕育生命。
此次新发现的比邻星d是一颗岩质行星,它的个头要比地球小一些,其质量估计为地球的26%,相当于火星的两倍。这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系外行星之一,此前发现的系外行星大都要比地球更大。
比邻星d与比邻星的距离只有433万公里,它公转一圈的时间只需5.1天。虽然比邻星要比太阳冷了很多,但比邻星d距离主星还是太近了,它的表面温度估计高达90 ,所以很有可能不是一颗宜居的星球。
比邻星c可能是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估计是地球的7倍。比邻星c的轨道半径相当于日地距离的1.5倍(2.25亿公里),它的表面温度低至-234 ,比距离太阳59亿公里的冥王星还要更冷一些,所以它也不大可能是宜居行星。
最可能宜居的是比邻星b,它的轨道在比邻星c和d之间,距离比邻星726万公里,这里处于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比邻星b是一颗比地球稍大的岩质行星,它有条件孕育出生命。
比邻星系统并非像太阳系那样属于单恒星系统,比邻星还在绕着1.3万天文单位(0.21光年)之外的南门二A星和南门二B星转动,这三颗恒星构成了一个三合星系统。这是一个稳定的恒星系统,轨道并非混沌的,而且比邻星周围的三颗行星只会绕着比邻星转动,并没有同时绕着三颗恒星转动。
此前,天文学家通过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比邻星方向的无线电信号。研究表明,这个信号不是人类产生的,排除人为干扰的可能。时至今日,天文学家也无法解释这个信号是怎么产生的。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比邻星文明发出的。天文学家估计,比邻星的年龄已有53亿年,比太阳更长7亿年。如果比邻星b是宜居的,它有足够的时间给生命进行演化,也许最终诞生了比邻星文明。
在浩瀚的宇宙中,像比邻星这样的行星不在少数,银河系中估计有数以亿计颗,所以人类是孤独的可能性很低。中科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因为宇宙真的大到超乎想象,如果认为地球非常特殊,那就显得非常狭隘。
考虑到比邻星离太阳系非常近,我们有机会深入研究这个系统。等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正式投入观测之后,它将有望直接看到比邻星b的大气层,揭开这颗系外行星的神秘面纱。
另一方面,人类还计划在未来数十年内发射探测器前往比邻星。这种探测器非常轻盈,可以由地球上的激光阵列进行推动,能让它们的速度加速到光速的10%至20%。以此速度飞行,只要几十年的时间,探测器就能飞抵比邻星系统,我们在有生之年或许能够见证这一宏伟的星际任务。
参考文献
[1] J. P. Faria, A. Suárez Mascareño, P. Figueira, et al. A candidate short-period sub-Earth orbiting Proxima Centauri, Astronomy Astrophysics, 2022, DOI: 10.1051/0004-6361/202142337.
中科院院士称相信外星人存在,人类和外星人建联会有哪些利弊?
相信外星人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是经过严谨的逻辑思考后得出的理念。这种信理念恰恰是排除了人的特殊性,也排除了地球、太阳甚至银河系的特殊性。
既然没有特殊性,宇宙这么大,既然地球能诞生了我们人类这种具备高等智慧的生命,那么没有理由宇宙中就只有这么一个适宜生命演化存活的地方。而且我们的文明发展程度也未必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高,还有太多太多宇宙中的秘密等待我们探索。
暂且不考虑费米悖论中大过滤器的事,即便我们真的就遇到了这么一个地外文明,我觉得能建立联系的概率并不太高。两个发源完全不同的文明,想要能够建立联系,至少需要两个文明的技术点差异不要太大。都不用说两个文明了,这就类似于,你在用bp机、我在用智能手机,我们两个就已经无法建立联系了,这不过才二十几年而已。
当然了,这bp机这个例子并不准确,因为从bp机到智能手机只是技术的迭代,本质上还是同源的,毕竟都在用电磁波通讯。但问题是,人类大规模利用电磁波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引力波从理论提出到现在也不过百年,到底有没有一种宇宙中更普遍的通讯方式,是我们不知道的。技术一旦出现了代差,或者科技树点亮的压根儿就是不同的枝丫,那两个文明就只能错过了,除非跑到人家星球上去看看……
如何评价中科院2022年跨年演讲直播中,武向平院士表示,天眼搜索到疑似外星文明信号
渺渺太空,总会勾起人们无限的探索欲,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外星人是否存在的话题。
近日,在中科院2022跨年演讲直播中,中科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称自己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
据武院士介绍,从1959年开始,人们就找寻专门的望远镜收集来自宇宙空间的信号,希望找到外星人,最早的时候,(望远镜)像足球场一样大小,球门换成了射电接收机,在1977年8月15日,它曾收到过一个据说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至今依旧没被破译。
而在两个月以前,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用直径64米的望远镜,在离我们4.2光年的比邻星上,收到了一个信号,后经证实该信号并非人为的干扰,频率为982兆赫,和手机频率几乎一样,因此被确认是人类收到的第一个外星呼叫。
武院士还称,希望天文学家有一天能够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地球,用旅行的办法把大家送上去,同时他还表示希望真的和外星人建立联系。
对此,有网友表示赞同,“银河系有超过上千亿个像太阳系一样的恒星系,而我们的宇宙中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有至少上千亿个,地球上生命多种多样,宇宙中的生命更是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