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嫁到哪个国家了,贾宝玉第一次和袭人做是几岁

麦兜
麦兜 2024-04-09 23:03:01

《红楼梦》中,探春远嫁的究竟是哪个国家?有什么记载呢?

探春的远嫁国很可能是历史上的安南。.安南与中原王朝有过多次战争。中国一直试图统一安南,但一直没有成功。安南大部分时间是中国的附庸国。

那么可以猜测,南安郡王掌管着中国的南方边疆。中国和安南打仗,打输了,朝廷要惩罚南安郡王。南安郡王为了赎罪,提出让女儿去安南成亲,朝廷同意了。可是南安郡王没有女儿或者有女儿却不愿意让女儿嫁给他。于是,南安的太妃去贾府认探春为义女,让探春去安南嫁给他。探春从京城北京出发,乘船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到安南。

探春的判词暗示她远嫁的季节是清明的季节,也是放风筝的季节。有海,有大船,说明探春是靠船的海路。即将永远与父母分离的她,心中无限悲痛,但“万事自古安排”,面对命运的安排,作为柔弱的女子,无力改变任何事,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贾探春的命运对应着风筝。判词“千里东风远梦”和风筝谜语“游丝断,莫怨东风。”东风向西吹,表示西海沿。东风也意味着路漫漫其修远兮,难逢至亲。而和至亲说再见很难的。 但是福兮祸所伏,福兮祸所伏 ,对于探春来说,远嫁也可能是她命运的转折点。古代很看重嫡庶之分,如果探春留在贾府,嫁的人可能不太好,但远嫁是“公主”的荣誉,探春也有机会展示自己。

探春的婚姻其实有一个明显的脉络,从江南甄家带着他的第三个姑娘入宫请安,却只带着他的女儿入宫,如果不是公主,那就是姻缘。甄家和贾家是一个倒影,甄家有什么事,贾家也有什么事。这里预言了探春的远嫁。

贾家以军役起家,又与海防诸家多有往来,所以探春的婚事,娶他们的可能性较大。早在60回,广东官员参观贾府,在71回,他们提到粤海将军邬家的围屏。史上大多是属于朝廷的小国,明清时期广东广西海南属于未开发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也属于蛮夷。

探春的婚事,或许在南安妃来贾府见姑娘之前,还是贾府决定的,但现在她只能听从皇上的命令。探春就算不想结婚,也无能为力。身为贾家的千金,既然享受到了这种身份所带来的荣耀,就不得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她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结婚永远是一场冒险,因为她即将面对所有的未知,未知的丈夫,未知的环境和再也见不到的家庭。对她来说是的,未来可能是暗淡的。

红楼梦里探春嫁的是哪里的番王?

根据刘心武先生的探轶,探春是被皇上和番,远嫁到了茜香国。

贾探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是故事主人公贾宝玉的庶出妹妹,赵姨娘所生,与贾环同母。她也是海棠诗社的发起者,别号蕉下客,居于大观园中的秋爽斋,为人精明能干,擅长书法,从十二钗的判词中推断最终远嫁他方。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讲稿--探春篇

探春,曹雪芹在第五回设计金陵十二钗册页时,把她安排在第四位,这真是很高的规格待遇。有红迷朋友在听了我前面关于妙玉排序之谜那一讲以后,来问:你既然说曹雪芹他还是有等级观念的,那么,按你的考证,秦可卿是皇家的骨血,比所有其他各钗等级都高,应该排第一位哇,就是不排第一,也不能排在最末位呀!我认为,曹雪芹在排册子名单的时候,他虽然定下了主子身份的入正册或副册,不考虑比如说晴雯那样的他激赏和怜惜的丫头进入正副册,确实有等级观念在里头,但是,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框框,并不是说,他只从血统地位上来排序。比如探春,虽然是主子小姐,但她分明是庶出的,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庶出的地位比嫡出的低。上面已经跟你说清楚了,迎春是嫡出的,而且,长幼有序,也是那个时代必须遵循的一条等级原则。如果曹雪芹只是死认血统出身的等级,那探春绝对应该排在比她大的迎春姐姐后头。但是,他考虑来考虑去,不仅把她排在了迎春前头,还排在了史湘云和妙玉的前头。这就说明,在主子小姐媳妇这个大的等级框架范围内,他排序就比较灵活,是一种综合性评估,除了世俗价值观所确定的那个地位,还要考虑这个角色本身的素质,在书里戏份儿的多少。当然,还有他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以及如何达到一种大体的平衡,等等。应该说,能进入他设计的正册,哪怕排在最后,都说明是他心中所珍爱,所首先不能割舍的角色,想想薛宝琴那么一个美丽聪慧,几乎没有缺点的女性,到头来没排进正册,就应该懂得,排在正册后面,甚至排在末一名,应该也是很不错的。秦可卿排在最后一位,我想,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她在第十三回就死掉了,是前八十回里惟一死掉而且死得那么早的一个角色。我的研究,是从秦可卿这个角色入手,通过原型研究,来揭示隐藏在《红楼梦》显文本后面的潜文本,去理解曹雪芹创作的苦衷与追求,之所以称秦学,本是一句玩笑话,弄假成真,也只是当做一个符码,以突出我这研究的独创性。那些认为我只研究秦可卿,只对书中的清史背景感兴趣,只重视皇家血统等等的误会,听到这里,读到这里,应该可以基本消除了。

第十三回末尾,古本上有两句话:金紫万千能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通行本删去了,是不应该的。这两句很重要,当然是具体针对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而说的。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一开头就说,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曹雪芹写金陵十二钗,绝不是只想写出一些不同的沉溺于个人情感的女性,关于这些女子的故事也绝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爱情和婚姻悲剧,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要写这些女子的才能,而且绝不局限在文才诗才画才等方面,她刻意要塑造出具有管理才能的杰出女性,也就是赛过男人的脂粉英雄。除王熙凤之外,他还花大力气写了探春,探春理家,遇到的情况那比秦可卿丧事要复杂多了,面对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积蓄已久的矛盾冲突的一次次大爆发,探春克服了自己因是庶出而遇到的特殊困难,其管理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历来的论家已经做过很详尽的分析,我不再重复大家都很熟悉的那些例子和结论。

大家都知道,探春最后是远嫁,不是嫁给了一般的男人,去过一种平庸的生活,而是有其一番独特的作为。第五十五回,赵姨娘为兄弟赵国基死后的丧葬赏银一事来跟探春聒噪,探春急切中有这样的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伏笔,她在八十回后,果真就像男人那样地出去了,但那是不一般地出去,那是一去难返的流放式的远嫁。但是,这个美丽、睿智而有管理才干的女性,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释放自己的才能来抗衡内心的痛苦。

第五回里关于探春的册页诗画和《分骨肉》曲,大家都熟悉,从“清明涕泣江边送”和“一帆风雨路三千”等词句可知,她出嫁的时间,是在清明节,一个鬼节,一个按说最不适合办喜事的日子里;所嫁往的地方呢,是要坐船,从江边出发;路程呢,在三千里以外。那么,她究竟嫁到了什么地方,嫁给了谁呢?不知道你注意到那册页上所画的内容没有,说是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关于图画的说明既然说是一片大海,船又是大船,就可见虽然出发的地方不是海边而是江边,但驶出江后,还要漂洋过海,那三千里基本上都是水路,要经过一番起伏颠簸,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曹雪芹对太虚幻境薄命司橱柜里册页画面的设计都极简洁,没什么废笔,但是,关于探春的画上,是两个人在放风筝,为什么要画两个人?

曹雪芹在书里提到过一些外国,第十七、十八回,贾政说怡红院的西府海棠又叫“女儿棠”,是从女儿国传过来的种。中国古代一直有关于女儿国的传说,说那国家全是女的,没男人,生育的方式是入水洗浴时受孕,也能生出男孩,但养不到三岁一定死掉;第二十八回提到一个茜香国,国王是女的,她给中国皇帝进贡,有种贡品很奇怪,是系内衣的汗巾子;第五十二回写到真真国,地理位置在西海沿子上,这个国家的女孩子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而且其中一位还能写中国诗;第六十三回提到福朗思牙,专家们有说指法兰西的,有说指西班牙的;此外还提到过爪哇国、波斯国、暹逻等等。

那么,探春远嫁,远到漂洋过海,究竟是到了什么地方呢?八十回里既然出现了以上一些外国的名字,那么八十回后,探春所去的地方会不会就是这当中的一个呢?还是曹雪芹另外再设计出一个地方,一个外国,或者不说外国,说番邦,给取另外一个名字呢?我认为,根据曹雪芹惯用无意随手、伏延千里的手法,他后来写探春远嫁,所去往的地方,就应该在八十回里设下伏笔,那么,在上面所列举的名称里,我觉得最可能的,就是茜香国。

茜香国不清楚是以哪国为原型再加以虚化的国家。它当时的国王是女的,但跟出产“女儿棠”的女儿国应该不一样,不会也是一个没有男人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跟中国的关系,就可能很微妙。女国王居然把系内衣的带子,其实就是内裤的腰带,作为给中国皇帝的贡品,这或者说明那国家还没有像中国那样,出现比较高级的文明,显得有些野蛮愚昧,或者说明两国之间有些纠纷,这样进贡具有某种故意不恭的挑衅性。总之,我觉得曹雪芹设计出这样的国家这样的贡品,不会只是仅仅为了用那腰带——到了中国当时叫汗巾子——来作为蒋玉菡和袭人后来结合的伏笔,可能还有一石数鸟的用意。

我们都注意到,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探春抽到的是写着“瑶池仙品”的杏花签,上面的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签上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于是就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些情节所传递的信息是很清楚的:探春今后的婚姻是“日”指配的,她嫁出去以后,地位是王妃,而出嫁的季节,就是杏花盛开的清明时节。

如果是茜香国和中国发生纠纷,中国皇帝为了缓和矛盾,答应把中国的公主或郡主远嫁给茜香国的女国王的一个儿子为妻,那是完全可能的,八十回后如有那样的情节,是不足为奇的。而中国皇帝又哪舍得把真正的公主和郡主嫁到那种相对而言还很不开化的蛮荒之地呢?就完全可以用冒牌货,声称是公主或郡主,嫁到那边去,起到像历史上王昭君一样的“和番”的作用。那么,在书里的贾家,首先是荣国府,因为藏匿江南甄家的逆产被严厉追究的关口,贾政献出探春,以供皇帝当做公主或郡主去“和番”,是有可能的。探春的美貌、风度、修养、能力,恐怕是皇家的公主郡主们都难匹敌的。茜香国使臣一看,肯定满意,就是茜香国女王或王子亲自来过目面试,也绝对不会失望。这样,探春远嫁过去,身份当然也就可以说是王妃。

当一个王妃,那还能算薄命吗?一位年轻的红迷朋友跟我讨论,我就对他说,如果是在中国,在北京,那时候的一位贵族家庭的小姐当了一个王妃,那当然不仅对她个人来说算得幸福,她的整个家族,也会为她而骄傲。曹雪芹的姑妈,就嫁给了平郡王,是一位王妃,《红楼梦》里应该是没把她作为原型,塑造成一个艺术形象,但是上面引的那句“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应该是曹家女儿们开玩笑时说过的一句真话,被曹雪芹很自然地挪用到了书中。探春的原型,未必真是像王昭君那样,以那样高的身份规格送去和番,也许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只不过是皇家赏给了某个远域部族的中等首领,当然目的还是政治性的考虑,所谓威猛并施,你那部族叛乱我就坚决镇压,你如果表示投降归顺,那么所赏赐的就不仅有物品,还有活人,探春的原型就应该是那样的一种活人赏赐。因此,这种远嫁,即使真达到王妃的名分,说穿了也还是充当人质,纵使像探春原型那样“才自精明志自高”,去了以后发挥出一些管理方面的才能,也还是要哀叹“生于末世运偏消”,不是什么幸福快乐的事情,依然得算是红颜薄命。

第七十回末尾,写宝玉和众女儿们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只凤凰,这本来很吉祥,但是,忽然又飘来一个凤凰风筝,似乎更吉祥,更怪的是又来了个门扇那么大的喜字风筝,还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这不更锦上添花了吗?两只凤凰一大喜,多好的象征啊,可是,那三只风筝最后竟是绞在一起,三下齐收乱顿,结果呢,线全断了,三个风筝全都飘飘摇摇远去了,竟是很糟糕的一个局面。我认为,这就喻示着,探春的远嫁,表面上体面,其实,是双方政治较量当中的一个互相妥协的产物,借用第五十三回贾珍说的那个歇后语,叫做“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于是,再想想,第五回册页里关于探春那幅画,为什么一定要画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放风筝,船上那个女子为什么掩面泣涕?就是象征着,休战可能是短暂的,两只风筝随时又可能绞成麻花,齐收乱顿,线断无常。第二十三回,探春的灯谜诗,有一句就是“游丝一断浑无力”,她远嫁后,其实也可以说是命若游丝。

高鹗续书,倒是写了探春远嫁,但是嫁出去没多久,就回家探亲来了。这是不符合曹雪芹的悲剧性构思的。她是断线风筝,有去无回。脂砚斋在她的灯谜诗后有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可见,第一,她的远嫁,不是在贾家遭遇灭顶之灾,彻底败落之后,应该是在荣国府为甄家藏匿罪产的事情刚刚爆发,第一波打击初来的时候;第二,她远嫁没多久,皇帝就把宁荣二府参与“月派”谋反跟当年藏匿秦可卿的罪行新老账一齐算,那时候应该是几乎没有什么再可以回旋的余地了,但是,对她的处世应变能力的激赏,竟使批书人认为在那样一种近乎绝境的情况下,如果她还没远去,竟仍然可以做到使诸子孙不至离散;第三,这条批语的口气,让我们感觉到,“此人”,也就是探春这个角色,在真实生活里是确实存在的,而书里的故事,也是大体都存在的,否则,对一部完全虚构,人物全凭想像捏合的故事书,犯不上去做这样的设想,去哀哉伤哉地悲叹。

我还特别注意到,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庆八十大寿,特别写到,有一位粤海将军邬家,送了一件重礼,是一架玻璃围屏。那个时代,玻璃是比较难得、非常贵重的材料,贾母的丫头,有好几个就用贵重的东西命名,琥珀、珍珠、翡翠之外,就还有玻璃。我前面已经举过很多例子,告诉你曹雪芹他常常在似乎无意之间,写到一个人物的名字或一件道具,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废话,其实,那都打着埋伏呢。那么,我就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位送玻璃围屏的粤海邬将军,从名称上能看出是负责海防的武官,他在八十回后,也许就是负责安排探春远嫁事宜的人物之一。书里说贾母特意叮嘱凤姐,说好生收着那围屏,她要留着送人的,那么,八十回后就应该有这架玻璃围屏出现,不知究竟派了个什么用场,在故事发展中是否起到了一定作用?

那么,讲到这里,我把金陵十二钗里的九钗,都分析到了。下一讲我会跟你一起讨论王熙凤母女和李纨这三钗。关于王熙凤判词里的“一从二令三人木 ”究竟是什么意思?巧姐为什么要列在正册里?书里还有一个大姐,跟她是一个人吗?我要跟你说,李纨不但不是一个道德上完美的人,而且在贾府事败后,她人性的阴暗面暴露得相当充分,令人寒心,你会相信吗?希望我下一讲的内容,仍然能引起你的兴趣。

红楼梦中,探春被封为王妃,她远嫁去了哪里?

虽然曹公一直在模糊时间流走的痕迹,可是在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还是慢慢长大了,到了一定年纪她们都需要谈婚论嫁了。宝玉最害怕女孩们长大出嫁,因为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就算结束了。

宝琴的年纪最小,可是她早就确定了婚事,她和梅翰林家有婚约;湘云的年纪次之,她也早就开始商议婚事;邢岫烟同薛蝌定下了婚事;迎春是最先出嫁的人,她给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探春的婚事虽为说明,可是也早就显露了端倪。

南安太妃在贾母生日的时候,到贾府里相看女孩子们,其中黛玉、宝钗、宝琴、湘云和探春出来见她,她在五人中最后选中了探春。南安太妃需要选择一个女孩子远嫁和亲,这个人就被定为探春。探春抽到的指代命运的花签,她是杏花,此签确定她将会有“贵婿”,李纨笑说她将来也是“王妃”。

既然探春的注定会远嫁和亲,那么她嫁到哪里去了呢?

第一,推测她可能嫁到了当时藩属的几个小国

在《红楼梦》中女孩子们的判词都是对她们命运的一种写照,探春的判词是“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有船和大海,那么这就预兆着探春嫁到了海外。从贾府的位置来看,她们都是在京城生活,那么京城靠海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临近国家可能是嫁到日本、爪哇或者暹罗。在古代的时候,朝鲜和韩国都是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国,所以探春如果是作为“远嫁和亲”的话,嫁到这些番邦小国是很合理的。

第二,探春被嫁到的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探春的婚事其实有一条很明显的脉络,其中从56回开始,江南甄家就带着她家的三姑娘到宫中请安,只是带着他家的女儿入宫,如果不是入宫为妃,那么就是奉旨成婚。甄家和贾家是一种映照,甄家的事也是贾府的事,这里也就预言了探春远嫁。

贾府以军功起家,而且还同海防的家族多有往来,所以探春的婚事也多有可能和他们联姻。60回的时候,有广东的官在贾府来参拜,71回提到粤海将军邬家的围屏。

在历史上和亲多半都是朝廷归属的番邦小国,并且在明清年间,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属于还没有开化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也属于蛮夷之地。那么,探春远嫁的地方就很有可能是这个地方,贾府同边防之地有交集,当地的粤海将军就很可能是探春需要远嫁的人家。

第三,远嫁对于探春而言是一场悲剧,可是也是新的开始

探春的婚事,在南安太妃来贾府相看女孩子之前或许还能由贾府做主,可是现在只能听从皇命。即便探春不想嫁,可是却也无可奈何,作为贾府的女儿,她既然享受了这个身份带来的荣耀,那么她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她无法选择只能认命。

远嫁对女子而言,从来都是一场冒险,因为即将要面对所有未知,未知的新郎、未知的环境,以及再也无法相见的家人,反正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前途就是一片渺茫。

但是“福兮祸所伏,福兮祸所伏”,对于探春而言,远嫁或许也是她命运的转折。古代对女子的嫡庶看得很重,如果探春继续留在贾府,那么所嫁之人未必会很好,可是远嫁便是“王妃”之尊,探春也有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的来说,探春远嫁是她命运之悲,可是相对地也是命运的转折,因为探春有了一个新的天地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她远嫁和亲的地方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日本、琉球一带;另一个就是广东、广西和海南一带。

探春从小对于自己最为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她的出身,她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贾府是一个小小的国度,这里是养育她长大的地方,也给了她很多的东西,让她学会了知识和管家之道,探春远嫁就是对贾府的报答。她的判词中她就是那只风筝,贾府就是那根线,探春还不能展翅高飞的时候,她需要贾府牵住那根线,可是当有一天逆风来临,探春也能够离开线的束缚,独自飞翔。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里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红楼中,贾探春远嫁海外异国的异国,究竟是哪国?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红楼梦中贾探春的结局是远嫁异国。不过小说中没有确切的提及这个异国是哪个国家,不过文中提及贾探春是去做王妃的。所以结合红楼梦的背景以及细节可以得出贾探春是远嫁天竺国。贾探春的命运判词是风筝,风筝断线后会从东方向西方漂流,而红楼梦的初篇也提及西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以及神瑛侍者,另一方面红楼梦暗示贾探春是真真国少女,这个真真国属于天竺范畴。

一、心比天高贾探春

早在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时,贾府众位女眷的命运已注定。而贾探春的判词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林黛玉和贾元春,可知地位非常高。而且在红楼第六十三章有人对贾探春说我们家已经出了一位皇妃,难不成你也是王妃吗?所以这里就透露出贾探春远嫁异国是去当王妃的,不过贾元春在红楼中是皇妃,而探春是王妃,一字之差在古代地位就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从贾探春房间的陈设可以看出她的人生,很有可能生育的孩子继承王位。

二、远嫁天竺

红楼梦中并没有说起贾探春嫁到哪个国家,但是在红楼第五十二章节,薛宝钗念了一首真真国少女所写的词,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是一部充满暗示隐喻的小说。书中只有贾探春远嫁,而又出现真真国的暗示,所以贾探春远嫁的地方很有可能是真真国。根据现代人的推测,真真国就是锡兰,而锡兰属于天竺国的境内,所以贾探春最终远嫁的地方是天竺。其实在红楼中有很多跟中原交好的国家,例如日本朝鲜等,但是贾探春远嫁方向是西,所以排除。

三、命运多舛

很多人认为贾探春薄命,注定结局悲惨。但是在我看来贾探春是庶出而且被远嫁,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回到中原跟亲人相见,但是相比其他红楼女子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